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003465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水开发常用术语S1(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注水开发知识汇编辽河油田公司开发处二O一二年十月目 录1、基本地质概念2、注水开发常用术语3、注水开发指标及计算方法4、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5、油田开发管理纲要有关规定1基本地质概念11.1油气田11.2油气藏11.3构造油气藏11.4地层油气藏11.5岩性油气藏11.6块状油(气)藏11.7层状油(气)藏11.8裂缝性油(气)藏11.9油砂体11.10单层11.11砂岩组11.12油层组11.13有效厚度11.14地质储量11.15含油面积21.16储量丰度21.17单储系数21.18连通储量、不连通储量及损失储量21.19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21.20表外储层21.21储采比21

2、.22储采平衡系数21.23储量替换率21.24储层流体21.25注入流体21.26产出流体21.27示踪流体21.28油田水21.29油层水21.30层间水31.31束缚水31.32底水、边水31.33渗透率级差31.34渗透率变异系数31.35四性关系31.36高压物性31.37高压物性取样31.38饱和压力31.39原油体积系数31.40储层的敏感性31.41速敏性31.42水敏性31.43盐敏性41.44酸敏性41.45碱敏性41.46油水粘度比41.47流度41.48流度比41.49地层系数41.50流动系数41.51流动压力41.52油管压力41.53套管压力41.54回压41.5

3、5油藏经营管理41.56精细油藏描述42注水开发常用术语52.1注水52.2注水方式52.3边外、边缘与边内注水52.4行列切割注水52.5面积注水52.6三点法注水52.7四点法注水52.8五点法注水52.9七点法注水52.10九点法注水52.11反九点法注水62.12注水井62.13角井62.14边井62.15中心井62.16注采井数比62.17点状注水62.18全面注水开发油田62.19部分注水开发油田62.20未注水开发油田62.21油田开发阶段划分62.22注水开发油田的三大矛盾62.23层间矛盾62.24平面矛盾62.25层内矛盾72.26分流线72.27主流线72.28舌进72.

4、29加强层与限制层72.30油田开发中的“三个结构”调整72.31注水结构调整72.32产液结构调整72.33储采结构调整72.34“高注低采”与”低注高采”72.35试注72.36排液72.37正注与反注72.38合注82.39笼统注水82.40分层注水82.41配水82.42“注够水、注好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82.43“六分四清”82.44多元化注水82.45多元注水方式82.46多元注入介质82.47多元注采关系82.48多元注水时机82.49多元调控方法82.50非稳定注水92.51油藏综合调整92.52层系井网调整92.53注采系统调整92.54隔层调整92.55开采方式调整92

5、.56注水结构调整92.57产液结构调整92.58储采结构调整92.59油(气)藏动态分析92.60单井动态分析92.61井组动态分析92.62油(气)藏动态指标92.63油气田开发动态监测92.64监测系统102.65压力监测系统102.66流体流量监测系统102.67流体性质监测系统102.68水淹监测系统102.69中子寿命“测注测”法102.70碳氧比能谱测井102.71试井102.72稳定试井102.73不稳定试井102.74分层测试102.75水侵速度与水侵系数112.76泵效112.77水型112.78井压梯度112.79折算压力112.80输差113注水开发指标及计算方法123

6、.1递减率123.2综合递减率123.3自然递减率123.4综合递减与自然递减的关系123.5含水率123.6含水上升率123.7存水率123.8连通系数123.9厚度连通系数133.10层数连通系数133.11水驱储量控制程度133.12水驱储量动用程度133.13极限水油比133.14吸水指示曲线143.15吸水指数143.16注水强度143.17注采比143.18地下亏空体积143.19驱油效率143.20水驱指数143.21注水波及体积系数153.22水驱油田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153.23综合开采曲线153.24水驱规律曲线153.25油井利用率163.26注水井开井率163.27注水

7、井分注率163.28分层注水合格率163.29注水井井况完好率163.30注水井测试率163.31注入水质达标率163.32注水单耗163.33注水系统效率164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174.1效果评价目的174.2效果评价主要内容174.3效果评价主要方法174.3.1注水方式和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174.3.2注采压力系统评价194.3.3综合含水率及耗水量大小的分析评价214.3.4注水利用率分析234.3.5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小评价254.3.6自然递减率和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评价264.3.7可采储量评价275油田开发管理纲要有关规定295.1水驱油田年度调控指标295.2水驱油田

8、阶段调控指标295.3注水开发不同含水期调控措施:295.4采油工程技术管理指标要求295.5注水井管理要求295.6分层注水工艺。305.7注水井管柱和井况检查。305.8注水井洗井305.9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305.10注水水质监测305.11注水井资料录取管理305.12注水系统运行控制305.13油田开发动态监测305.14动态监测阶段内容要求315.15地层压力测试要求315.16注水井注入剖面监测要求315.17采油井产液剖面监测要求315.18井下技术状况监测要求315.19含油饱和度监测要求315.20流体性质监测要求319 101 基本地质概念1.1 油气田在一定的构造范围内

9、一个或多个油气藏的组合叫做油气田。油气田可分为砂岩油气田和碳酸岩油气田两大类。1.2 油气藏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统一压力系统,同一油水界面的油气聚集叫油气藏。注:“单一圈闭”: (1)受单一要素所控制;(2)流体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气水边界。1.3 构造油气藏由构造变形(如褶皱)或断裂形成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属于此类的油气藏有:背斜油气藏、断层遮挡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构造裂隙油气藏以及少见的向斜油气藏。1.4 地层油气藏在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叫地层油气藏,主要类型有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剥蚀隆起油气藏等。1.5 岩性油气藏B、C-位于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油气藏A、F-分别

10、为岩性尖灭油气藏和背斜油气藏D、E分别为潜山油气藏和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在岩性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叫岩性油气藏,主要类型有岩性尖灭油气藏、透镜体油气藏、生物礁块油气藏等。1.6 块状油(气)藏储集层厚度大于含油(气)柱高度、没有连续不渗透岩层间隔、具有统一油(气)水界面、含油(气 )段完全由底水衬托的油(气)藏。1.7 层状油(气)藏储集层呈层状分布的油(气)藏。1.8 裂缝性油(气)藏以裂缝为主要储渗空间的油(气)藏。1.9 油砂体含油砂岩中被低渗透的岩石所分隔的一些相对独立的含油砂岩体。它是组成储油层的最小沉积单元,是控制地下油水运动的相对独立单元。1.10 单层同一时间单元沉积的油砂体的统称

11、。1.11 砂岩组上、下以比较稳定的泥岩分隔的相互靠近的单层的组合,在垂向上是一个小的岩性沉积旋回。1.12 油层组包括几个砂岩组,是相似沉积环境下连续沉积的油层组合,其顶底有较厚的稳定隔层分隔。1.13 有效厚度油 ( 气 )层中具有产油(气)能力部分的厚度,即工业油(气)井内具有可动油(气)的储集层厚度。1.14 地质储量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的储层中油(气)的总量。其容积法计算公式为:No=100AohoSoo / Boi 式中:No为石油地质储量(万吨);Ao含油面积,km2;ho平均有效厚度,m;平均有效孔隙度,%;So原始含油饱和度,%;o地面原油密度,t/m3;Boi

12、地层原油体积系数(无因次)。1.15 含油面积含油外边界所圈闭的面积,即含纯油区面积与油水过渡带面积之和。含油内边界:油藏中油水接触面与油层底面交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纯油区:油藏含油内边界以内或油气藏含气外边界以外的含油区。油水过渡带:油藏含油内边界至含油外边界之间的地带。油水界面:油藏中油与水之间的接触界面。油水界面并非是一个截然分开的面,而是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油水过渡段。为了确定油藏参数,人为地确定油水过渡段中某一深度为该油藏的油水接触面1.16 储量丰度油气藏单位含油气范围内的地质储量叫做储量丰度,单位:油104t/km2,气108m3/km2。油田储量丰度分为:高丰度(300),中丰度(100300),低丰度(50100),特低丰度(10),中丰度(210),低丰度(2)。1.17 单储系数油(气)藏单位体积内所含的地质储量叫单储系数,单位是:104t/(km2m)。1.18 连通储量、不连通储量及损失储量注水开发油田中,把注水井和采油井互相连通的储层中的地质储量称为连通储量;只存在于采油井中(或暂未射孔)的那部分储量叫不连通储量;只存在注水井中或采油井暂未射孔的那部分储量叫损失储量。1.19 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按开采价值将储量分为表内储量和表外储量两大类。表内储量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