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33036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21物质的分类期末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本节学习要点】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重难点讲解】重难点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标准很多,常有:2一类物质有多种分类方法如酸的其他分类:(还有其他分类方法)3理清交叉分类的关系如氧化物的分类中:(1)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Al2O3等;(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等;(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氧化物交叉分类图:重难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常见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1 nm1 n

2、m100 nm100 nm分散质粒子分子、原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集合体或单个高分子巨大数目分子的集合体外观均一、透明均一、有的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介稳体系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半透膜能不能不能是否有丁达尔效应无有无能否发生电泳现象不能能不能实例饱和NaCl溶液、澄清的石灰水豆浆、牛奶泥浆水、Ca(OH)2的悬浊液特别提醒(1)三类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是由它决定的。同种分散质在不同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如NaCl溶于水得溶液,溶于酒精得胶体。 (2)液体分散系的稳定性质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这是因为这类分散系中的分散质(溶质

3、)对于分散剂(溶剂)而言是可溶性的。溶质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直径1 nm)的形式自发地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浊液是不稳定的分散系因为分散质粒子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粒子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或沉淀,故表现出浑浊、不稳定、不透明、不均一的外观特征。胶体是介稳性的分散系胶体之所以具有介稳性,主要是因为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在通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阻碍了胶体粒子变大,使它们不易聚集。胶体粒子所作的布朗运动也使得它们不容易聚集成质量较大的颗粒而沉降下来。(3)胶体与溶液的外观相似。重难点三、胶体1胶体的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4、 nm之间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依据,同时也决定了胶体的性质。2胶体的分类3Fe(OH)3胶体的制备注意要点(1)实验操作中,必须选用氯化铁饱和溶液而不能用氯化铁稀溶液。原因是若氯化铁溶液浓度过低,不利于氢氧化铁胶体的形成。(2)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而不是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否则会因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而无法得到Fe(OH)3胶体。(3)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原因是自来水中含电解质、杂质较多,易使制备的胶体发生聚沉。(4)往沸水中滴加氯化铁饱和溶液后,可稍微加热煮沸,但不宜长时间加热。原因是长时间加热将导致氢氧化铁胶体聚沉。(5)要边加热边

5、摇动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使Fe(OH)3胶粒碰撞成大颗粒形成沉淀。4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粒对可见光的散射而产生的,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可用来鉴别胶体与溶液;液溶胶、气溶胶能发生丁达尔效应,大多数固溶胶无此性质;丁达尔效应证明了胶粒的大小范围。(2)电泳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但胶体是电中性的;一般来说,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胶体粒子因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成大颗粒,这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所有的胶体微粒都带电,如:淀粉胶体的胶体

6、微粒不带电。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下也能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而胶体微粒为中性分子的淀粉胶体,无电泳现象。(3)聚沉胶体聚沉的方法:加入可溶性电解质(或电解质溶液)加入的电解质在分散剂中电离,产生的与胶体颗粒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粒所带的电荷,消除了胶粒之间的斥力,从而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加入与胶粒带有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吸附离子而带有电荷是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由于同种分散质粒子带同种电荷,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使它们不容易聚集成直径大于100 nm的大颗粒,故可以稳定存在较长时间。加入与胶粒带

7、相反电荷的胶体,中和了胶粒的电荷,使得胶粒之间的斥力减小,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加热或搅拌加热或搅拌可以加快胶粒的运动速率,增大了胶粒的碰撞机会,从而易使胶粒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聚沉。特别提醒从胶体微粒大小认识胶体的某些特征。由于胶体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它对光有一定的散射作用,因而胶体有特定的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也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不大,所以胶体也有它的力学性质布朗运动;胶体粒子较小,其表面积较大,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选择吸附某种离子而带有电荷,使得胶粒互相排斥,因而胶体具有介稳性,且显示胶体的电学性质电泳现象。5胶体的应用(1)农业生产: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胶粒带负电荷能吸附NH,可

8、防止铵盐随雨水流失。(2)医疗卫生:血液透析(渗析);血清上的电泳实验;利用电泳分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不同血型的人不能相互输血(胶体聚沉)。(3)日常生活中胶体聚沉的应用:制豆腐;两种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明矾、硫酸铁净水。(4)自然地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5)工业生产:制有色玻璃;工业制皂的盐析(胶体聚沉);冶金厂、水泥厂、硫酸厂等工厂除尘(胶体电泳)。(6)科学技术:由于纳米粒子的直径与胶体粒子的直径大致相当,故胶体化学与高科技紧密联系到一起。【典例精讲】题型1物质的分类方法【例1】下列各组物质按组成规律不同分类,请找出与其他种

9、类不同的物质(1)HClH2SO4H2CO3HNO3(2)NaClKNO3Na2CO3NaNO3(3)FeAlZnC(4)溶液水浊液胶体解析(1)只有HCl是无氧酸,其余是含氧酸。(2)只有KNO3是钾盐,其余是钠盐;只有NaCl是无氧酸盐,其余是含氧酸盐。(3)只有C是非金属单质,其余都是金属单质。(4)只有水是纯净物,其余都是混合物。答案(1)HCl(2)NaCl或KNO3(3)C(4)水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快速地找到相应“标准”,此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时“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题型2胶体的性质【例2】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BC:_;.分散质粒子的大小B是不是一种稳定的

10、体系C会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D.粒子有没有带电荷解析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就是其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胶体:1100 nm、溶液:1 nm、浊液:100 nm;胶体具有介稳性,但不是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丁达尔效应仅能用来区别胶体与溶液。答案BC:_;对于三种分散系,其本质的区别就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胶粒由于吸附溶液中的阴离子或阳离子而带负电荷或正电荷,胶体本身并不带电,是中性的。有的胶体如淀粉胶体,其胶粒也不带电。题型3胶体的制备【例3】某课外活动小组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并检验其性质。(1)若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_。BC:_;A.冷水 B沸水CN

11、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2)现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甲同学的操作是:取一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请评价该操作是否正确_。乙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请评价是否正确_。丙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为了使反应进行充分,煮沸10分钟,请评价是否正确_。丁按教材步骤操作时,边滴加FeCl3饱和溶液边用玻璃棒搅拌,结果没有制得胶体,请你帮他分析其中的原因_。(3)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4)怎样检验你制得的胶体?_。(5)取少量你制得的胶

12、体加入试管中,加入(NH4)2SO4溶液,现象是_,这种现象称为胶体的_。(6)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AA.胶粒直径小于1 nm B胶粒带正电荷C胶粒作布朗运动 D.胶粒能透过滤纸(7)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最本质的特征是_。BC:_;A.Fe(OH)3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 nm之间B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Fe(OH)3胶体是均一的分散系D.Fe(OH)3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解析(1)FeCl3在冷水中反应程度小,不能形成Fe(OH)3胶体;FeCl3与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荷,遇NaCl溶液发生胶

13、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不会形成胶体。(2)甲同学操作正确乙同学直接加热FeCl3饱和溶液,因FeCl3溶液浓度过大直接生成Fe(OH)3沉淀丙长时间加热会导致Fe(OH)3胶体聚沉制备Fe(OH)3胶体时,边滴加饱和FeCl3溶液边振荡烧杯,但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因为用玻璃棒搅拌时,会减弱胶粒对电荷的吸附能力,使胶粒容易碰撞结合形成更大的颗粒而沉降。(3)书写方程式时不能写成“Fe(OH)3”。(4)丁达尔效应是区别胶体与溶液的最佳方法。(5)Fe(OH)3胶粒所带正电荷被SO所带负电荷中和,产生红褐色沉淀。(6)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互相排斥不易形成沉淀;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