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物理教案 6.5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002930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案 6.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案 6.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案 6.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案 6.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物理教案 6.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物理教案 6.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尔山市一中高一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 主备人刘波课时2时间4.10课题6.5宇宙航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重点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导学设计(一)引入新课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我国在70年代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相继发射了多颗不同种类的卫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99年发射

2、了“神舟”号试验飞船。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1、牛顿的设想(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设想在高山上有一门大炮,水平发射炮弹,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颗炮弹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2)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动力学原因。人造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提出问题: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呢?,可见:高轨道

3、上运行的卫星,角速度小,周期长。引入: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小,是否发射也容易呢?这就需要看卫星的发射速度,而不是运行速度2、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推导:问题:牛顿实验中,炮弹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发射,才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6370km。分析:在地面附近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即为地球半径。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 得:又结论:如果发射速度小于7.9km/s,炮弹将落到地面,而不能成为一颗卫星;发射速度等于7.9km/s,它将在地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要发射一颗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km/s。可见,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意

4、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3)第三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成为一颗人造行星。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

5、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3、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1)发射速度:发射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的初速度,一旦发射后再无能量补充,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2)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地面飞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3同步卫星所谓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和地球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同步卫星必须位于赤道上方距地面高h处,并且h是一定的。同步卫星也叫通讯卫星。由得:h= (T为地球自转周期,M、R分别为地球的质

6、量,半径)。代入数值得h=。例题分析【例题1】有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行,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4:1,求这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周期之比;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由得所以由得所以由得由得【例题2】地球半径为6400km,在贴近地表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速度为7.9103m/s,则周期为多大?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解:;由 得:思考: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min的人造地球卫星?(三).梦想成真 (展示问题) 师:探索宇宙的奥秘,奔向广阔而遥远的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那么梦想成真了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梦想成真”部分 生: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

7、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61年4月12日,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入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火箭点火起飞绕地球飞行一圈,历时108min,然后重返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地面上,铸就了人类进入太空的丰碑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成功登临月球,蛾人航天技术迅速发展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把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送人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3分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主着陆场这次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8、,为进一步的空间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中国已正式启动“嫦娥工程”,开始了宇宙探索的新征程当堂反馈练习册 对应训练13 即时巩固 1,2当堂收获人造地球卫星的动力学原因。宇宙速度。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例题分析【例题1】有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行,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4:1,求这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周期之比;向心加速度之比。解:由得所以由得所以由得由得【例题2】地球半径为6400km,在贴近地表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速度为7.9103m/s,则周期为多大?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解:;由 得:思考: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min的人造地球卫星?家庭作业教材48页1,2,3。教学反思增加训练力度主管校长审核_ 教务主任审核_ 备课组长审核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