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02832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2017年7月 满分: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 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个体经营的农业模式B均田制的推行 C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下列诗句摘于人民版必修二教材,能够反映宋代是一

2、场“商业革命”的是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 C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D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3.下列史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市场空间拓展的是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一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B“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晓不绝” C“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 D“散放经丝,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4.晋商票号取名讲究,如“日升昌”、“合盛元”、“协同庆”、“大德通”等。这些票号名称的内涵不包括 A. 兴旺发达的诉求B放眼世界的胸怀 C诚实守信的理念 D和气生财的寓意5.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

3、表。它自耕农和地主佃 农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商 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 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状况 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表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AB C D6.据考古研究表明,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隋唐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而唐都长安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 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A时代赋予坊市制度不同的内涵 B历代实行严格的坊市分离制度 C汉代的商业发展水平高于唐代 D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7.2015、2016年分别是农历的羊年、猴年,传统历法中每一年都对应一个与人们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生肖” 形象,与这种

4、独具中国特色的“生肖”文化形成关联最密切的是 A.古代中国畜牧业发达 B.古代城市商品货币关系繁荣 C.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 D.西方海洋商业文明的传人8.某学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 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 B C D9.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

5、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 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男女平等的社会状况B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10.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 为“大生纱厂”。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政府扶持,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抵御外侮11.某学习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6、的兴起12.1904年,商部头等顾问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 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之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此举 A有利于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步 B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C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权益 D有利于发展实业与维护海权13.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其中阐述的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客 观因素是 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C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14.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

7、显著发展,1956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 广告业一度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企业热衷产品直销1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 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 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贸中心地位 B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D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16.

8、小李同学用“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形象概括了 中国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那么,中 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历史时期是 A洋务运动期间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人民解放战争期17.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种命运的根源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BC D18.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9、造,1978年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是性质完全相反的经济政策 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C.后者是对前者的完全否定 D.都是为了发展生产力19.旧中国是“一个连铁打都需要进口的国家”,为了改变落后状况,新中国决定进行 A三大改造B工业化建设 C“大跃进”运动 D改革开放20.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 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又是一个春天”到来的标志是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B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2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

10、: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 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 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 宣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的抛弃。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取向 B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原有禁忌 C中国市场经济抛弃了公有制和计划体制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22.对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商品经济发展追求贵金属黄金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

11、主义萌芽货币需求量增加 C欧洲商业危机东西方通商要道断绝商品价格猛涨 D追求贵金属黄金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23.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 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立足于文明史观 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 B C D24.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 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

12、、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25. 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 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调整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26.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27.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真的吗?其依据 是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收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28.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 家公式。”这一观点 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