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28325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案例上传: yuer 更新时间:2012-11-15 17:45:01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语文课变得更美丽。 原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主要靠语言表达,许多内容无法在网络教学中得以完成,或者不借助网络也可以完成,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感到了网络的神奇,我领略了网络的魅力,因为信息技术既可以丰富视听感受,也可以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它集图象、声音、文字、与时代气息于一体,使用

2、这一媒介,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语文课更富吸引力。下面以美丽的武夷山为例,谈谈在教学中的做法和点滴体会。 片断1:美丽的风光,高涨的兴趣。 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写景的课文,虽然文字非常优美,但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远远比不上有趣的童话故事给他们带来的兴趣和快乐。我是这样导入的: 师:同学们,我们每年都有两次长假,你们在假期里都做什么? 学生有的回答写作业,有的回答读书,有的回答上各种辅导班,有的回答去旅游。 师:老师也和你一样,非常喜欢旅游,今天,我带大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旅游好吗?好,现在我们出发。请大家打开“美丽的风光”,看看我们已经来到了哪里? (学生观赏武夷山的风光片,

3、美丽的景色,优美的音乐,把学生一下子吸引住了。) 评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美丽的风光,优美的音乐,使学生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武夷山有个总体的印象,为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铺路架桥。 片断2:多变的文字,良好的效果。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来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鼠标点一下,你会有意外的收获的。 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点一下,屏幕上马上会出现放大的这个字,并且带有拼音。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大家学会了吗?打开“认一认”,许多生字朋友正等着你去跟他交朋友呢。 学生点击,屏幕上

4、出现带字的气球飞过,学生认读。 评析:传统的教学,靠粉笔黑板打天下,字体总是穿着黑底白花的“外套”,那种单调、冷漠让学生难以接受。此时,电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字体的设计可以是楷体、宋体,也可以是艺术字,字体呈现的方式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字的颜色也可以多种色彩,再用漂亮的背景作衬托,文字的魅力尽情显现,可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的兴趣。 片断3:生动的再现,深入的理解。 师:武夷山的山势非常险峻,尤其是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是神奇的自然景观。想不想去看一看?好,现在我们就出发。请大家打开“三十六峰”,屏幕上会出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想看什么形状的山峰,你就在这句话上点一下。 生:边读

5、边欣赏。 师:同学们,通过游览三十六峰,你有什么体会? 生:这里的山太美了!生:这里的山峰真奇特! 师:对,这里的确很美,那你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呢? 在配乐声中,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 评析: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增强教学的艺术感染力,将学生的情感引入轨道,以其引起审美的共振,并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中种种情景的设置,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探索,加深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和鼓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片断4:情景的设置,乐学的源泉。

6、 师:这里的山很美,这里的水更美。现在我们坐着竹筏,到九曲溪上游览一番。请打开“九曲溪”。 画面上出现了九曲溪的风光,溪水很静,很清,几条竹筏在水面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漂行,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能身在其中而欣喜,时而为清绿的水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这天下美景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山水这间,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 片断5:广阔的空间,自由地探究。

7、师:武夷山真是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同学们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它,可以点击“美丽的武夷山”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生:自由浏览教师事先设计的网页。 师:通过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评析: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把目光牢牢地盯死在书本上,认为维有读课本才算是学习。而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为学生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学习空间,因此,让学生通过网络空间的自主实践和探究,既是文本学习内容的运用和巩固,又是文本学习内容的补充和扩展。让学生登录教师的专题网页,自由浏览其它相关资料,拓展课堂所学的知识。实践证明,利用网络资源扩充信息量,使学生开阔了得视野,活跃了思维

8、,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优异条件。初中体育教案全九年级 第一周 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室内-第1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上体育课应注意什么,怎样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可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掌握知识、方法,促进身心发展、增强体质的目的。重 点:常规教育与安全教育 大家好!祝贺你们顺利的升入了八年级,你们是否意识到你们成熟了,成为了一名好少年。少年时代美妙而珍贵,它不仅富于幻想,而且还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阶段。幻想是理想的翅膀;身体则是理想和知识的载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 讲述课堂常规及注意事项。 1、 对老师有礼貌。上课铃响,体委整队,静候上课。要求;快、静、齐 。因故迟到要

9、喊报告。下课时按老师要求整队,听老师下达口令后才下课。 2、 不迟到,不早退。如有特殊情况要有班主任或医生证明。提前向教师请假并按老师的要求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或全休。 3、 上体育课要穿轻便的服装和鞋子,尽量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携带小刀、钥匙、胸针、钩针等硬物。补充重点对运功服、运动鞋的要求必须要做到。 4、 注意安全。严格按老师教授的方法练习,未经允许不随意动器材,不做与课无关的动作,同学间要互相鼓励,做好保护、帮助,听从体委和组长的指挥。重点强调对安全的注意,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5、 爱护公共财物。课前按老师要求布置好场地器材,练习是要爱护使用器材,课后要认真清点归还器材。二、 进行

10、合理的体育锻炼。 在体育锻炼中,你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给你带来的兴奋和快乐,而且你会切实的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经常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还可以调节神经活动的灵活性。体育实践课教案课 次教学内容1、队形变换2、篮球传运球比赛教学目标1、通过队形变换为初中段的队形训练打好基础。2、通过小篮球游戏和比赛,进一步提高技能和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准确性,能初步运用基本技术进行集体对抗练习和比赛。第 课课的部分(时间)教 学 内 容手 段 及 组 织 法运动量练习次数练习时间练习强度开始部分一、

11、集合整队,二、师生问好Class beginsGood morning everyone三、宣布课的内容四、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一、组织队形二、要求精神饱满、声音宏亮2准备部分一、准备活动 沿操场跑一圈二、准备操五节要求: 动作准确、全身关节活动开,以免发生运动创伤一、队形:全班由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二、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练习4x8拍8中中下基本部分一、队形变换:交叉进行方法:教师提示练习,学生自喊口令自练选择1-2个已学生的队形变换方法练习。1、交叉走2、裂队走3、并队走一、组织: 二、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听口令进行练习112中基本部分三、要求: 队伍整齐、有序 口令

12、清晰、动作正确二、运球、传球比赛练习方法: 各队面对面错开站立,线前2-3米处画一个直径为1米的圆,各排头持小篮球向面的小圆圈运球,运到圈内做急停转身球传给对方排头,自己则排到对方的排尾,依次进行。一、队形 二、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2、学生练习3、学生比赛三、要求:1、结合传运球技术进行练习比赛2、学生间相互配合36次10中上结束部分一、放松操阿西跳跃二、小结三、布置回收器材四、宣布下课,师生再见Good-bye everyone一、组织: 二、要求: 动作协调4x8拍2中下对 机 能 的 影 响场器地材小篮球4只190180170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练习密度授课班级六年级43课后小结平均心率130135次/分强度指数1.4跨越式跳高海绵垫8块、橡皮筋5根、小排球2只、录音机1台、磁带两盒。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要求时间及练习次数场景布置一、 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集队,向学生问好,声音洪亮。向教师问好,明确课的内容和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1二、 热身活动1、游戏“钻山洞”2、定位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