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02371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民路小学2013-201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单元主题4.单元 手备课人吴素娟 个性化使用单元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有关手的知识,感受手在劳动创造中、人们的交往中和社会生活中起到的巨大作用。2. 继续学习写摘录笔记,自学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有关带有手字的成语。3. 学习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出文章的要点。同时初步学习如何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的方法。4. 理解“跨越、彼此、惺忪、敏感、痕迹”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5. 继续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方案1. 教学我们的手。写摘录笔记。开始积累带有“手”字的成语。2. 教学一双手。写摘录笔记。

2、“日积月累”第三小题。“初显身手”。布置观察自己熟悉的手。3. 教学手上的皮肤。写摘录笔记。自读手指。4. “日积月累”第二小题,交流积累成语情况。5. 指导“笔下生花”。6. 交流习作。复习检查。课时备课 第一课(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我们的手。写摘录笔记。开始积累带有“手”字的成语。教学目标1. 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悟到手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表达的关爱与情谊。2. 写摘录笔记,自学生字新词。3. 仿照课文再写一节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把语言在头脑中构造出生动的画面和情节,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仿写练笔。教学过程一、 导入课程同学们,伸出你们的手,看

3、看你的手像什么?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2.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你们的办法都很不错。开始学习吧。3.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三、 细读课文,加深理解1、 学习第一课。(1) 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2) 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

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作出评价。小组汇报。(3) 出示第一句并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由此看出,这也是比喻句。(4) 指名读,让学生谈谈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2、 学习第二节。(1) 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2) 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 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3、 学习第三、四节。(1) 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2) 齐读。(3) 有感情的朗读。四、 品读课文,感悟内涵1、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

5、么呢?2、 男女生对读。3、 师生接读。4、 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五、 整体回顾,总结全文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六、 布置作业1、 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2、 积累带“手”字的成语。课时备课 第二课(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一双手。写摘录笔记。“日积月累”第三小题。“初显身手”。布置观察自己熟悉的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3、通课文内容过朗读,体会,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

6、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2、 读中质疑,读中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感情,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内容1、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4、小组讨论并汇报:(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谈你的理解。(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3)自读课文419自然段,课文时怎样描写着双手的?

7、你见过这样的手吗?(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说说为什么?6、本文要告诉我们: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老张的手很不好看,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长早了翠绿的森林。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修改自己的笔记。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1)比喻的恰当运用: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2)巧妙地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8、拓展提高: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人的手的样子及作用。二、大家一起长本领1、积累手的动词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三、布置作业1、

8、完成本课生字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课堂小结 课时备课 第三课(第一至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手上的皮肤。写摘录笔记。自读手指。教学目标1.通过学文,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增强学生对手的情感。2.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训练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召开“新闻发布会”,引入课题1.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关于手的“新闻发布会”,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介绍给大家。2.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到这里大家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手的信息,看

9、来你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今天我们共同学一篇关于手的文章,来更加系统的认识我们的双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做出评价。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主要内容。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合作交流,研读课文1.学习方法。瞧,这一课的“金钥匙”又要交给我们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共同听一听。2.运用学法,默读批注3.合作交流,质疑解疑。(1)交流自读批注的结果,说说学习中的收获。(2)进行“你问我答”:说说学习中的困惑,请小组成员解决。4.全班交流,理清脉络。(1)提出小组

10、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补充解疑。(2)全班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手上的皮肤?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引导思考以下问题:第二段中处理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人双手的特点第三段中处理的问题:如果有人去看手相,你打算怎样劝说?第四段中处理的问题:相互比一比指纹是否相同。5.借助板书,浏览课文,试将每段的大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一说。小结:除了找文章总述段或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整体感知,拓展延伸。1.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手上皮肤的知识?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的双手?三、布置作业。1.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手指。2.运用归

11、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内容。第四课(习作)教学重难点学会审题、会分析作文题。教学过程一、审题-的手二、分析题目1.可补充的题目范围很多。2.思路。(1)描述手的特点;(2)选择事例加以说明;(3)总结手的特点。三、学生习作 单元检 测题一、看拼音,写汉字。zh jin hn j ji sho ( ) ( ) ( ) b c gu zh chun d ( ) ( ) ( )二、看字形,巧记忆,并组词。炼( ) 均( ) 栽( ) 磨( )拣( ) 钩( ) 裁( ) 摩(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这句话把-比作-。2.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手上

12、皮肤的神经特别发达 能灵敏地感受冷 热 触压和刺痛四、课内句段阅读。1.我们的手是桥, 我们的手是船,跨越海洋, 在心灵与心灵之间在陆地与陆地之间 托起洁白的帆。传递彼此的问候。(1)文中的“是”表示( )的意思。(2)这两节中把我们的手比作( )、( )。(3)试着仿写一小节。2.手指肚的地方,有许多整齐有规律的图形,就是人们常说的“指纹”。指纹有斗形、箕形、弓形等。每个人的指纹都与别人的不同,并且终生不变。因此,按手指印可以代替盖印章;公安人员经常用在犯罪现场取指纹的办法抓坏人。指纹增强手指触觉的敏感性,所以盲人能熟练地用手指触读。指纹犹如自行车外带上的花纹,可以加大手指的摩擦力,捏东西的时候,东西不至于滑落。(1)本段主要介绍的是( ),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2)用“-”从文中画出说明指纹特点的句子。五、根据提示各写一个含“手”字成语。1、形容高兴( )2、形容聪明( )3、形容凶狠( )4、形容喜欢( )5、形容医术高明( )六、习作题目:-的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