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001446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Mn-55 Ba-137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自然界中的有些元素主要存在于海水中。下列元素中,被称为“海洋元素”的是A. 钠B. 碘C. 溴D. 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蕴藏在汪洋大海中,故溴有“海洋元素”的美称。答案选C。考点:海水资源2.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OH=NaO2HB. FeCl3=Fe3Cl3C. Ca(NO3)2

2、=Ca22(NO3)2D. NH4HSO4=NH4+HSO42-【答案】D【解析】【详解】A. NaOH=NaO2H中,OH-不能拆成O2H,错误;B. FeCl3=Fe3Cl3中,Cl3应为3Cl-,错误C. Ca(NO3)2=Ca22(NO3)2中,2(NO3)2应为2NO3-,错误;D. NH4HSO4=NH4+HSO42-,正确。故选D。3.铝合金、氧化铝、硫酸铝三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混合物、氧化物、盐B. 单质、混合物、盐C. 盐、氧化物、纯净物D. 混合物、盐、化合物【答案】A【解析】【详解】A项、铝合金是金属铝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成分高温熔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氧化铝属于

3、氧化物,硫酸铝属于盐,故A正确;B项、铝合金是金属铝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成分高温熔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氧化铝属于氧化物,不是混合物,故B错误;C项、铝合金是金属铝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成分高温熔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盐,故C错误;D项、氧化铝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A。4.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金属先熔化B. 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C. 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D. 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答案】B【解析】【详解】A项、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在燃烧匙里加热时会先熔化,故A正确;B项、钠在空气中放置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钠在燃烧匙里加热,燃烧

4、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故B错误;C项、钠在燃烧匙里加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故C正确;D项、钠燃烧时,先受热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然后燃烧,燃烧时火焰为黄色,故正确;故选。【点睛】钠在空气中放置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是解答关键,也是易错点。5.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图正确的是( )A. Na原子结构示意图:B. Cl结构示意图C. O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 Al3+结构示意图【答案】C【解析】【详解】A项、N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11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项、Cl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7,核外有3个电子层,18个电子,离子的结

5、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项、O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有2个电子层,8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项、Al3+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3,核外有2个电子层,10个电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C。6.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A. 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 某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C. 某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有Fe2+D. 某溶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3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中,CO32-,SO42-,均可以使得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故A选项错误; B选项中未排除CO32- 的干扰,C

6、O32-也可以使得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故B选项错误;C选项中,开始含有Fe2+的溶液与KSCN溶液不发生反应,但是随后Fe2+ 被氧化为Fe3+,Fe3+ 与KSCN溶液反应形成血红色络合物,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中,如果溶液中只有HCO3- 也会有完全一样的现象,故D选项错误。考点:离子检验时排除干扰离子7.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则下列叙述X被氧化;X是氧化剂;Y2+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Y2+是氧化产物;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X+2Y3+=2Y2+X2+可知,X的化合

7、价升高,Y的化合价降低;X作还原剂,被氧化,故正确;X的化合价升高,X是还原剂,故错误;+2的Y化合价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正确;Y的化合价降低,Y2+是还原产物,故错误;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Y3+的氧化性比X2+的氧化性强,故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名师点晴】明确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X+2Y3+=2Y2+X2+可知,X的化合价升高,Y的化合价降低,则X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Y3+具有氧化性,结合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来解答。8. 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A

8、. 稀H2SO4B. 氢氧化钠溶液C. 硫酸铜溶液D. 氯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钠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钠不仅和稀硫酸反应还和水反应,稀硫酸和钠反应生成物是硫酸钠和氢气;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钠反应,实质是钠与水反应,生成物是氢氧化钠和氢气;硫酸铜溶液和钠反应,可看作钠先和水反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所以产物有蓝色沉淀、气体、硫酸钠;钠和氯化镁溶液反应,可看作钠先和水反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镁反应,所以产物有白色氢氧化镁沉淀、气体、氯化钠,有关反应方程式分别如下:2Na+H2SO4Na2SO4+H2、2Na+2H2O2NaOH+H2、CuSO4+2Na+2H2OCu

9、(OH)2+Na2SO4+H2、MgCl2+2H2O+2NaMg(OH)2+2NaCl+H2,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D。考点:考查钠与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和产物的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表面看钠与碱不反应,无方程式可写,但是钠却能够和溶液中的溶剂水反应,所以反应的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另一方面还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B. 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 保存FeSO4溶液需加入少量铁粉D. 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钠非常活泼,容易与空气中氧

10、气或水蒸汽发生反应,因此要密封保存,由于钠的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所以可以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A正确;B、氯水中的HClO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所以氯水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B正确;C、FeSO4中+2价的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变为Fe3+,而Fe3+会与Fe发生反应产生Fe2+,所以保存FeSO4溶液需加入少量铁粉,C正确;D、NaOH容易与玻璃的成分SiO2发生反应产生有粘性的物质Na2SiO3,将玻璃瓶与玻璃塞粘在一起,所以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橡胶塞,D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的保存的知识。10.用1L1molL1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

11、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A. 13B. 21C. 23D. 32【答案】A【解析】11.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核素为 ,该原子中子数为( )A. 56B. 101C. 157D. 258【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原子构成,258为质量数,101为质子数,利用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根据原子构成,258为质量数,101为质子数,利用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258101=157,故C正确。12.某溶液中只含Na+、Mg2+、SO42-、Cl,其物质的量

12、浓度比为Na+Mg2+Cl=355,若Na+的浓度为3 molL-1,则SO42-的浓度为()A. 2 molL-1B. 3 molL-1C. 4 molL-1D. 8 molL-1【答案】C【解析】【详解】假设Na+浓度为3mol/L,由c(Na+):c(Mg2+):c(Cl-)=3:5:5,可得c(Mg2+)=5mol/L,c(Cl-)=5mol/L;根据溶液电荷守恒有c(Na+)+2 c(Mg2+)= c(Cl-)+2c(SO42-),故 3mol/L +25mol/L= 5mol/L+2 c(SO42-),计算得出: c(SO42-)=4 molL-1;故C正确;故答案选C。【点睛】电

13、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电荷数(或量)的求法:该离子的个数(或量)离子所带电荷数。13.在蒸馏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 冷凝管中冷却水的流向是从上向下流C. 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体暴沸D. 加热时,蒸馏烧瓶下面要垫石棉网【答案】B【解析】【详解】A、将温度计水银球放在蒸馏瓶的支管口,测蒸汽的温度,A正确;B、冷却水从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使冷凝效果更好,B错误;C、蒸馏需要加热至沸腾,为防止液体局部沸腾而造成液滴飞溅(即暴沸),需要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暴沸,C正确;D、烧瓶、烧杯类仪器底面积

14、较大,若直接加热易导致炸裂,应垫石棉网加热,D正确;故选B。1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熔融和溶解时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B.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在此范畴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D. 在水中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答案】D【解析】【详解】A项、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故A正确;B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项、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如果弱电解质溶液中

15、离子浓度大于强电解质溶液,则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于强电解质,所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故C正确;D项、有的电解质溶解度很小,在水中几乎不导电,如硫酸钡为电解质,硫酸钡在水中不导电;有的非电解质,如氨气、二氧化硫等,在溶液中能够导电,故D错误;故选D。【点睛】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为化合物,溶液导电能力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电解质强弱无关,溶解度减小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不导电,如氯化银、硫酸钡等;有些非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导电,如氨气、二氧化硫等。15.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区别开Na2SO4、AgNO3 和Na2CO3三种溶液,该试剂是A. BaCl2溶液B. KOH溶液C. NaNO3溶液D. 稀盐酸【答案】D【解析】【分析】选择试剂时,可采用逐一分析法,即将三种溶液中的离子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