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浮力》教学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11292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浮力》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5浮力》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浮力》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浮力》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5.浮力教学反思 吴忠市盛元小学 刘永霞 浮力这一课的实验教学,由学生的分组实验最终转变为师生间的演示实验,原因如下:教材中呈现的测量泡沫塑料块浮力的实验装置,的确有难度。首先,教师要自制刻度水槽。我们有14个实验小组,就得制作14个,工作量很大。尤其是手画细密的刻度线很麻烦。况且水槽那么大,泡沫块在水槽中,液面上升的幅度也很小。其次,是在水槽中用橡皮泥固定一个钩码,让细线从钩码的挂钩中穿过,移动自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橡皮泥根本固定不住钩码。只要一拉测力计,钩码就随着移动,无法正确读数。第三,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用细线的一端拴住泡沫塑料块,把另一头从钩码的挂钩中穿过,再挂在测力计的挂

2、钩上,要打两次结。这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却是手忙脚乱,用了很长时间。第一组实验只是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不同体积进入水中的拉力,就用时过长,何况第二组实验要测量大、中、小三块不同泡沫块的拉力(其实再测两次,第一组的实验数据可以直接搬过来用),还得再换、绑两次。在第一次的实验中,学生打的是死结(不会打活结),到这会儿绳子也解不开了。除非再为他们准备两根细绳。头天的3个班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完成教学内容。其余3个班不能再这样教下去了。第二天,我改变了教学策略,由学生和我共同来完成实验。我先在1000毫升的大塑料量杯里倒入700毫升水,再在700的刻度线旁边向上贴上细密的刻度纸(每一小格是

3、20毫升)。用细线把泡沫塑料块和测力计连接好之后,请学生上来帮忙。我把钩码和泡沫块放入水中,一名学生用玻璃棒按住钩码中间的凹陷处,使钩码不能移动。我提起测力计读数,另外两名学生同时观察水面的刻度,并计算出泡沫块排开的水量,还有一名学生往黑板上的表格里填写实验数据。用这样的方法,总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这样的教学,自己也感到很牵强。于是向有经验的老师求助。原来在南方的一些学校,学生手里都有学具袋,可以用学具袋中的吸盘做实验。老师建议我用粘钩实验。在超市里我终于找到一款适合做实验的底部带吸盘的挂钩,代替钩码方便多了。测力计的选择也是很关键的。由于泡沫塑料块很轻,用量程是1N的测力计测中、小泡沫块的拉力,一点反应都没有。只好给泡沫块配重,再测。宁波的老师推荐用最大测量范围是0.5N的测力计,1cm x 2.5cm x 2.5cm的泡沫块大概0.01N 。哪里找这样的测力计呢?上好一节科学课真不容易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