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0007208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检测题岳麓版必修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020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历史必修2单元检测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 2.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南朝 D、唐朝 3.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C.铁制农具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5.(07年山东)白居易诗:“

2、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重视农业的观念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安土重迁的思想A B. C. D.6.孔子审订的诗经中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均田制 B井田制 C屯田制 D授田制7.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8.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是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

3、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D维护国家的统一与安定9.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B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积极作用 D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10.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有技术先进私营手工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A B C D11.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

4、C.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丝织品D.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玻璃1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13.隋唐时期,促进商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农业经济的发展 B手工业的发展 C大运河的开通 D纸币的发行14.唐代长安城设立市坊制度,宋代东京城打破市坊界限,这种变化主要有利于A市民的生活 B文化的交流 C家对人民的统治 D商业的发展15.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16.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

5、,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C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 D白天在城郊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17.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18.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19.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6、”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20.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二非选择题 21.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吉祥”为主题的词句、对联、图案非常丰富。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它们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回答:(1)我国传统中以“吉祥”为主题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动

7、植物、人物、器物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把莲花和金鱼放在一起,寓意为“连年有余”,把麦穗与花瓶结合在一起,寓意为“岁岁平安”等。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任选三幅图分别用四字词组概括每幅图的寓意。 图一 仙鹤与松树图二 喜鹊与梅花 图三 花瓶与月季化图四 大象与玉如意(2)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反映 “吉祥”内容的词句、对联非常丰富,试举三例。(比如:瑞雪兆丰年。)(3)简述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4)如何看待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祈求吉祥的现象?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

8、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中国古代经济史纲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一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9、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CABBBCBBCCDDDCDDBB21.(1)图一:松鹤延年或松鹤长春;图二:喜上眉梢或双喜临门;图三:四季平安或月月平安;图四:吉祥如意或如意吉祥。(2)五谷丰登、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人勤春来早,家合喜事多。等(3)以家庭为单位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精耕细作。(4)反映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生产力水平底下的情况下,它是一种精神寄托。(言之成理即可)22(1)有益之处:互通有无;增加居民收人;稳定社会秩序。(2)原因:自然经济为主;防止沿海居民与外敌联系,形成海患。危害:阻隔中外贸易;造成人民贫苦和社会不安;沿海港口城市走向衰落;影响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