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与酒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000483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人与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代诗人与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代诗人与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人与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人与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代诗人与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许是酒能给诗人们带来思想的自由驰骋,带来文章的生花妙笔,中外的许多诗人都喜欢饮酒,而在中国的古代,有一群诗人,更是嗜酒如命,而且喝酒喝出了豪气,喝出了名气,更喝出了才气。与酒为伴,诗人们便少了些红尘俗世的无奈与落寞,平添骨子里的几许潇洒、飘逸、放纵。有酒壮胆,诗可如利器,亦可如珍馐,也可似音乐,还可以像美人。在酒的世界里,诗人兴然执笔,酣畅恣肆,摆脱了所有内外的束缚,进入到艺术创作的自由王国,于是创作出了大量流传千古的不朽佳作。饮酒,饮出了才气,且最为浪漫的,莫过于唐朝。那是一个繁华鼎盛、空前绝后的朝

2、代。那个年代,令人怀念,令人魂牵梦萦。唐朝的诗人与酒结下了千古奇缘,李白与白居易堪称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李白终生嗜酒,喝酒的名气几乎与他的诗歌不相上下。人们称李白为“诗仙”,更不忘给他配上一个相当的雅号“酒圣”、“醉圣”。李白钟情于酒,酒也成就了李白。李白的一生写下了大量以酒为题材的诗作,如登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将进酒、山中与幽人对酌、月下独酌等,其中将进酒可谓是中国酒文化的宣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饮酒后,才思更为敏捷,精神更为超拔。有杜甫的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其情其景,令人叹服!中唐大诗人白居易一生与酒为伴,更喜欢与众

3、人共饮同乐。每当良辰美景,他便邀客而至,先拂去酒坛上的灰尘,然后打开诗匣,再捧出丝竹。于是乎,一面饮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席间,有家僮奏霓裳羽衣曲,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白居易六十七岁时,写下了醉吟先生传。文中的醉吟先生,实指自己。饮酒,能够饮出真性情者,莫过于陶渊明。“彭泽去家百余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因贪酒,而求官,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刚正人格,让诗人忍痛割爱,高唱归去来兮辞,然后退隐田园。即使在清苦的田园生活中,诗人仍“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保持着一种自娱的生活心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人不是一个种田好手,但绝对是一位酿酒大师。这样一位酒不离身,身不

4、离酒的伟大诗人,有时也会陷入窘境: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即便如此,诗人对酒的嗜好仍丝毫不减。陶渊明晚年的时候,有一次已经断炊很久了,正逢江州刺史檀道济到访。檀刺史赠之以酒肉,却被诗人断然拒绝。陶渊明固然好酒,但更坚守自己的志趣。“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这恐怕就是陶渊明从酒中悟出的人生意趣吧。饮酒,饮出了豪放大气的莫过于苏轼。苏轼一生坎坷,仕途艰难。但几乎一生都豁达开阔。这与他从酒那里取得了人生之道、生活之理不无关系。“酒醒还醉还醒,一笑人间千古”、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苏轼与同僚、下级以及乡野百姓,都相处得极为融洽,这其中,酒,是桥梁。苏轼的许多名篇,大多是酒后所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饮酒,可以使人变得放荡。这一类诗人中以北宋大词人柳永为最。少年时代的柳永才华横溢、志向远大。曾到汴京应试,由于当时的宋仁宗重“策对”而轻词曲,重理学而轻文学。再加之柳永擅长词曲,常为歌妓们填词作曲,所以仁宗皇帝送了他四个字:且去填词。柳永受到这种轻蔑和打击后,从此变得玩世不恭,自称整理为word格式“奉旨填词柳三变”,最终过起了放荡不检、妓院为家的流浪生活。官场失意,情场得意。偎红依翠,醉酒高歌,词人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并将之发挥得淋漓酣畅。“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拥香衾,欢心称,无限狂欢乘酒兴”

6、等等。在中国古代,嗜酒者多矣,喜饮者更多。诗人们喜欢饮酒,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为了规避尘世的烦扰,求得心灵平静,不免要借酒浇愁,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其二,有一部分诗人,起先是出于各种原因而沾上了酒,而后发现大脑在酒精的麻醉之下,能激发出创作灵感,同时可以摆脱某些固有的束缚,而让诗词创作进入到自由的境界,使创作能力得以提升,于是乎,对酒情有独钟起来。诗人们醉酒后,喜欢给自己起个雅致的称呼。蔡邕称自己为“醉龙”,皮日休自称“醉士”,王绩称“斗酒学士”,最有名的恐怕要数“竹林七贤”中的刘伶了。因嗜酒如命,被世人称为“酒鬼”。时传“天下好酒数杜康,酒量最大数刘伶”,他的一生与酒共存亡。杯中长日月,酒里见精神。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些嗜酒的诗人们,已然离我们远去,在他们传诵千古的佳作中,后世的人们依稀品味着,欣赏着,沉醉着其实,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是上帝在考验我们每一个人,不过,因人而异,各有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去学着调节,去学着理性看待。既不沉湎于狂饮之中,寻求片刻的麻醉而导致损伤健康的身体,也不看破红尘,消极遁世。只要掌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善于变换角度思考,积极乐观面对,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一定会随着自己的心意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菜根谭中的这句话,愿意与诸位嗜酒者共勉。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整理为word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