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0003746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19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目的1学习做一个富有发明性的人。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4. 帮忙学生确立理解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 造性思想、发明力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端正态度,积极投身到创新的洪流中去。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2. 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活泼一下氛围,从而为课堂教学打下情感根底。 课堂:由课前的歌曲提问: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有什么?进而提问:在同学们的眼睛里春天是什么?在老人的眼睛里春天是什么?师:有3个学生答复了不

2、同的答案。看来生活中事物的规范答案不止一个。真如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所以说: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察看,察看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二.整体感知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作者提出了哪几个问题?由此你认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了使论点有力,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式?2. 用浪线划出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谈会。请组长把小组的共同见解作好记录。学生读书2分钟,然后自由交流:4-5分钟,由组长负责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做好记录,教师可以参与到其中的一组中去。二.交流见解第一题指导回答下列问题的思路:问题-观点-论证方式问题一:发明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3、?观点1.渊博的学识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事实论据: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问题二: 发明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发明力和不足发明力的区别呢?观点411.任何人都有发明力,发明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2.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创造家也并非是轻而易举的获得灵感。不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形成的。3.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发明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发明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的想法。事实论据:举例论证:贝多芬、爱因斯

4、坦、莎士比亚。第二题交流引起你思考的警句,并结合自己谈谈会。教师总结:做一个富有发明性的人1.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2.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楔而不舍地把它开展下去。三.发明火花过渡语: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寻求第二种答案,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发明力,下面我们就动一动手,来发挥一下自己的发明才能。材料:3个回形针,一张卡通信纸。 在实践中探索回形针的用途。夹书、书签、钓鱼钩、女生的花夹子、当拉链坠、门帘、项链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 使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四.本文写法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目的:反思学习过程,学有所得v 1.充沛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力的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v 2.引用的成语、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那么是始终为论点效劳五.写作实践下面就请同学们以课文发明性思维的必须要素之一为论点,充沛运用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以及一些成语、典故,给文章添加一个自然段。要求是:立意新颖,不流于俗套;紧扣中心,有一定深度;语言简明,150字左右。学生写作,后交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六.奇思妙想作为机动内容-时间多,当堂交流,时间少,作为作业说一说自己想创造发明什么 你准备怎么去努力实现你的创造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