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形成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0002731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人格形成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人格形成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人格形成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人格形成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人格形成中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人类的人格并非是凭空产生,或者上帝赐予的,而是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下面我将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作用谈谈人格的形成。一、遗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人类是依靠基因将自己的性状传递给下一代,达到延续种族生命以及扩大种群数量的。性状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有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人体的各个系统,其中包括各种激素的分泌腺,这些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的情绪、感情,甚至性格!由此可知,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如气质的形成,包括兴奋性强弱、主动或被动、反应速度快慢、活动水平高低、反应强度等。比如,遗传影响着多巴胺这种物质的分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神经元细胞传送脉冲,而这就是大脑中形成情欲、感觉的物质基础。缺少多巴胺就会阻断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甚至让人患上抑郁症。二、环境对人格形成的影响如果说基因是形成人格的硬件,那环境的影响就是形成人格的软件,在某些方面,外在的环境影响甚至比内在的遗传更为有效。人类是社会性生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而这个社会又是指什么呢?是指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庞大关系网络。人类从出生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人,被迫或非被迫地接受着他们的理论(道德),或者更早期人

3、类的习惯(传统习俗),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三大部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超我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如果人不会受到其他人类的影响呢?也有这种可能性,比方说,狼孩。但狼孩虽然不会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却还是会受到自然环境(动物)的影响的。环境影响着人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的人格。被不同动物养大的孩子会显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论攻击性,食草动物抚养的孩子就弱于食肉动物抚养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都会对人格造成影响,并且在这里社会的作用更大。一个苛刻严酷的社会环境会令一个人变得怯懦怕事;而宽松的环境则会使人充满信心。由此可知,环境对于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三、环境与遗传对人格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人格是在环

4、境与遗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遗传是产生人格的物质基础,而环境则是将人格上的某种性状激发出来的“药引”,二者缺一不可!心理疾病是人格最极端的也是最明显的体现,下面我将以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考试焦虑症为例对此进行详细的论述。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以我自身为例,我有轻微的考试焦虑症,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对默写英语单词的过度焦虑。明明掌握了单词,并且默不出来也没有任何惩罚,但一听说有默写

5、就没来由地手心出汗、坐立不安。我很明白这件事其实没什么,却无法让自己停止焦虑。从遗传方面考虑,我的父母并非紧张型的人,但我的祖母是,我也是。我和我的祖母都会为了一件小事而紧张很长时间,都有一紧张就小声嘟囔的习惯。这种性状从遗传学上来讲,属于隔代相传,因为我并不与祖母生活在一起,甚至一年也见不到几面,不会受到她的习惯的影响。而紧张型的人与松弛型的人相比较,显然是前者得焦虑症的可能性更大。从环境方面来看,环境的影响比之遗传更为明显,但却是以遗传作为基础的。我本身在基因上就属于紧张型的人,但听到除单词之外的其它考试信息都不会出现坐立不安的严重情况,这种情况很明显是幼时的不良环境所引起的。在我儿时,很

6、小就开始被逼背诵英语单词,当时背不下来就会遭到家长的殴打,而我从心理上又不愿意背诵被我视为额外任务的单词,所以通常在默写之后就会挨揍。而默写的通知通常在默写前几天告知我,真正的实施却又是家长何时想起来就何时进行,默完后立刻针对我成绩的好坏进行惩罚,不知何时会默写的我会在默写前一直处于焦虑警惕的状态中。我认为就是这种环境造成了现在我对考试的不必要的焦虑。依照条件反射的理论,我可能是在那时将默单词与受到伤害联系了起来,成为了下意识的条件反射,认为默单词就是受到伤害的前兆。而听到默单词的消息,我就会习惯性地处于焦虑状态中,时刻紧张着默写的出现,这种情况有时甚至会持续到默写结束后。很明显这就是幼时环境

7、对我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持续性的,惩罚停止后也不会完全消退。但如果我不属于紧张型的人格,我一开始就不会担心默写,考前的焦虑也从源头上就受到了遏止;而如果我幼时未因默写而受到体罚,紧张型的我则不会将默写特殊对待,会将它视为一般性的考试,虽也会紧张,但却不会过度。由此可知,是紧张型性格的遗传和小时候的不良环境共同造成了我现在对考试的焦虑。即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了人格的形成。这种结果的产生,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四、总结综上所述:人格是由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健康的基因与良好的环境可以造就出正常的人格,而反之,将会出现扭曲的人格。现在的科技水平还未到改变不良基因的高度,但我们可以从环境入手,适宜的环境能让我们的人格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