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欣赏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000256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欣赏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诗词欣赏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欣赏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欣赏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词欣赏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意义古语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揭示了大自然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 系。作为人类,只不过是万物之灵而已,但毕竟是大自然的一个分子,应归属于大自 然。美丽的大自然不仅生长了万物,哺育了人类,而且是人类思想和智慧之源。在 古代,大自然是神秘的,是让人敬畏的。可是,伴随着古代文明的消逝,现代工业文明 的发展,当代的人们越来越轻视和脱离大自然,而且多数人总是作为大自然的局外 人,傲视和破坏大自然。于是大自然被破坏,美好的山山水水不复存在,多数人与大 自然的感情亦显得陌生,而无归宿感。特别是当代中学生,包括农村中学生,由于生 存环境的恶化,加上

2、当代教育课堂的封闭性,试问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轼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马致远的“小 桥流水人家”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有多少学生见过类似如诗如画的美景呢 ?即使 能联想,亦只是海市蜃楼而已 ,无法真正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谁还会爱护大自然 , 谁还会敬畏大自然,以至最终让自己丧失了大自然的纯朴和灵性,甚至导致乡土情 结的丧失,让自己成为思想和精神上无归宿的流浪汉。同时,因为丧失美的具体体 会,丧失对美的抽象感悟,语文课堂的美育功能亦容易丢失。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 积极性的难度亦加大了。因此,利用传统文化中描写美丽大自然的相关篇目对中 学生进行爱

3、山爱水的教育,有其独特的时代意义。就现在高中语文课本而言,有将近20篇古诗词和散文涉及到对大自然的描写, 或讴歌山水,或抒发作者感情。其景壮美绮丽险峻,读了让人流连忘返。这些作品 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更是对大自然的亲近,是与大自然的和谐,利用山水文化 对学生进行教育,可见其意义深远。二、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一)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大然的美当代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在生活中无法体会大自然的美 ,因此通过课文去感 悟、去联想、去品味大自然的魅力,不失为一种对学生热爱山水文化教育的重要 途径。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清水急流,多么美丽的山水;万木欣欣,泉水涓涓, 初春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 ,怎不让人羡

4、慕;晚霞与野鸭共翔,秋水与蓝天一色,意境 深邃,美景引人入胜。滚滚长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画面雄浑,更 显作者的万丈豪情;清风徐来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 ;风光秀丽的边远小城,谁不羡 慕不向往?这种感悟和想象,似是乌托邦式的,但却是现实的,让这种美深深根植于 学生心灵,并去体味大自然的魅力,最终热爱山水,对大自然敬畏,并回归大自然。(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给学生大语文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山水文化教学,更易把学生引 出学堂,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去亲身体验大自然之美。通过 回归大自然,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山水之妙 ,再把学生学习引向语文教材,学生对文 本的解读会更深,对文本描绘之景吃得更透,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三)可以加强学生人文性的教育通过对学生山水文化的教育 ,学生不仅认识了山水美,也陶冶了学生情操,而 且亦让学生更加亲近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从而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使 其在思想上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使其思想上有生命 归宿感,形成爱国情怀,而产生一种人文美,最终达到对学生人文性教育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