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000235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文写作中的炼句技巧应用文“因事成文”的特点要求应用文体的写作表意清晰、平实 质朴、组句严密、措辞精炼,好的应用文不仅表述平实准确,易知易 晓,而且语句明快不拖踏,逻辑清晰不混杂,不仅有内容美,更具形 式美,是文质兼备,富于文采的,如何提高应用文特有的明朗晓畅的 语体美,力避常见的乏味干瘪、繁琐冗杂的毛病,可以从学习炼句技 巧入手。一、长短结和,多用短句。长句与短句的主要区别在句子的结构形式上,长句结构复杂, 联合成分较多,修饰语较多,短句则相反。使用长句,可以使表意更 加严谨细致,但其结构复杂容易出现语病,造成阅读接受障碍;而短 句表意简洁明快,干净利落,阅读起来一目了然,更符合应用文沟通

2、 思想、办理政务的目的。因此,应用文写作中,除了要表达十分复杂 严密的意思而采用长句外,能用短句尽量用短句。广为传诵的西晋李 密的陈情表,文中用了大量的短句,开头既写:“臣以险衅,夙 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三个短句, 二十四个字,就将自己真实的悲惨凄苦的境遇突出地展现出来,给晋 武帝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像“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 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这样表意清晰而明朗的短句和句 群,随处可见,使文章读起来畅快无阻,朗朗上口。当代,邓小平同 志的文章最大的特点也是善于大量使用短句,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诸如“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

3、”、“贫穷不是社 会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等等,因其简短形象而广为流传。当然,应用文中有时也要使用长句,以表达严密精确的意思, 并间杂在短句中,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但需注意:一是不要长句用 得太多,造成繁杂拖踏,读起来太累。二是要注意句子成分搭配合理, 避免语误,口:“我院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从1996年建设至今,从 未因出现技术障碍而耽误教学训练活动的现象,真正地实现了保障有 力。” “从未现象”是错误的,“从未”是副词,不能带宾语, 只能是“从未有过现象”,或“从未出现现象”,这个错句 就是典型的因句子附加成份太长而忽略主要成份搭配造成的。所以, 有的长句,能化为短句,就尽量化短。口

4、: “为进一步摸清各单位新 任务准备的底数及准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单位高标准 落实好新任务准备工作”,就可以将前半句的长宾语拆开,变成三个 短句:“为进一步摸清各单位新任务准备的底数,发现准备过程中存 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各单位高标准落实好新任务准备工作”。改后, 表意同样周全但却更清晰直白。二、巧用整句,意蕴贯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在应用文中适当地使用整句,可以使文章凝练新颖,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首先,可以用整句制作小标题。在应用文常见的部分式结构中, 小标题运用是比较广泛的,小标题是结构提纲的直接体现,是对大量 材料的直接概括,如果用形式相同的整句充当小标

5、题,形成共同规律、 固定格式,不断重复,回环出现,就会起到精练、醒目、突出事理的 效果,从而加深读者印象,提高阅读兴趣。如某军队医院财务部门的 年终总结建立正规的财务秩序,编制合理的资金预算,为了突出 财务工作改革后,克服困难,解决超编现象的主题,设计了这样几个 小标题:(1) “逼”出一条路子(2) 算清“两笔帐”(3) 利刃切除“肿瘤”(4) 搅活一池春水这几个动宾结构的小标题,简明概括了实践的经验,彰显了文章 整体框架,自成一体,别具一格,给人鲜明的印象。其次,使用意思基本相同、相对或相反的一串整句,可以起到 突出强调,加强对比,表意透彻的良好效果。公元前168年晁错就 粮食对国计民生的

6、重要性及商人兼并和农民流亡的原因向汉文帝上 奏书论贵粟疏,文中写道:“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 不待甘脂;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 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 民哉? ”用一组意思相近的整句透辟入理地说明了农民基本生存保障 的重要性,接着又写:“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 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 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 阴雨,冬不得避寒冻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 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 卖,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 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 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 所以流亡者也。”用几组整句构成一段,前半段用意思相近的整句组 论述农民终日操劳却生活艰辛,后半段采用同样方式说明商人囤积居 奇,生活奢侈,前后两段又构成意义上的鲜明对比,句式上也灵活多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