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0000947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则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那么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定位摘要:信赖保护原那么是二战后德国行政法院在授益行政行为的撤销判决中开展起来的一项行政法原那么。其在保障人权、规制行政权的行使、追XX质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由于缺乏对信赖保护原那么的合理定位,间接阻碍了该原那么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开展。笔者认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那么应被定位为我国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之一,并最终通过制定我国行政程序法加以确立。关键词:信赖保护原那么行政法根本原那么一、行政法信赖保护原那么的概念信赖保护原那么是二战后德国行政法院在授益行政行为的撤销判决中开展起来的一项行政法原那么。当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过程中某些因素的不变性形

2、成合理信赖,且这种信赖值得保护时,行政主体不得变动上述因素,或只能在给予合理补偿相对人的信赖损失的前提下才得变动。该原那么的核心思想即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保护社会成员的正当权旺益。二、信赖保护原那么在我国行政法中的现有地位从世界X围来看信赖保护原那么在行政法中的地位有三种表现:第一种是明确信赖保护原那么是具有宪法效力等级的一般法律原那么,不仅约束行政活动,而且约束立法行为,学理和判例上均从宪法原那么或者一般法律原那么的高度推动其开展。如德国和荷兰是这种做法的典型代表。第二种是明确将信赖保护作为行政法的一个根本原那么,但将其使用X围限于行政行为特别是授益行政行为的撤销、废止,以此为着眼点把信赖

3、保护原那么与法律的安定性原那么、依法行政原那么结合起来,协调这些原那么之间的冲突。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已经将信赖保护原那么视为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只是在法律规定或者法学研究上把信赖保护原那么的重点放在行政行为的撤销和废止方面。采取这种做法的是我国XX地区及日本等。第三种是没有明确提出信赖保护的概念,但是在其行政法律体系或者行政法学研究中,具有信赖保护的相关规定或者观念。法国、英国和美国行政法和行政法学即属于这种情况。在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行政法思想的影响,“依法行政被作为行政法上的一项根本原那么,不管是在我国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均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和推崇。而具有保障人权、规制行政权的行使、追XX质公

4、平、正义等价值的信赖保护原那么在我国长期处于立法上的空白。在我国现有行政法律体系中,信赖保护不是行政法的一个原那么,更谈不上是一个根本原那么。同时,我国行政法学中也很少对此展开研究,信赖利益多是作为民商法上的概念出现。因此在我国行政法中缺乏对信赖保护原那么的合理定位。三、信赖保护原那么在我国行政法中的应有定位一信赖保护原那么是行政法原那么而非宪法性原那么信赖保护原那么终究是行政法的原那么还是宪法性原那么?一般认为,信赖保护原那么是为规制公权力的行使而开展起来的,扎根于公法的肥厚土壤。在它的发源的德国,最早也是被用于限制授益行政处分的撤销。因此,信赖保护原那么是一个行政法层面的原那么。但同样是在

5、其发源地德国,近年来学者在谈及信赖保护原那么的重要性时,多用“宪法原那么之位阶来表达。在他们看来,信赖保护原那么与依法行政原那么具有一样的法律地位,而依法行政原那么在德国根本法上是一个宪法性原那么,所以信赖保护原那么同样是一个宪法性原那么。并认为只有成认其宪法性地位,才能使信赖保护原那么在拘束行政行为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突破禁区,从最初的受益行政行为向负担行政行为开拓,从保护相对人的利益向保护第三人的信赖利益开拓,从国内行政法院适用向欧盟法院适用的开拓。笔者认为信赖保护原那么应是行政法原那么,而无需上升到宪法性原那么的高度。这主要因为:其一,宪法性原那么表达的诸如主权在民、人权保障、分权制衡、法

6、治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共同认可的根本价值,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涵盖性和稳定性。而信赖保护原那么在价值取向上单一而明确,即限制行政权的任意行使,维护相对人合法利益。并不具有宪法原那么的根底性、综合性的特征。其二,宪法原那么是调整根本社会关系、确认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依据,因此往往能在各国的宪法条文中找到明文规定。而从世界各国来看,信赖保护原那么一般是由行政法典进展规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信赖保护原那么主要适用于公法领域。其三,如前文所述,信赖保护原那么构筑于法治国家原那么、人XX权原那么、根本人权原那么之上,而这三者都是公认的宪法根本原那么。所以,信赖保护原那么是宪法原那么在行政法领域的具体化,即是行

7、政法上的一项原那么。二信赖保护原那么应是我国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之行政法根本原那么,是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根本准那么,贯穿于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法制监视的各个环节之中,它是对行政法规X的精神实质的概括,表达着行政法的价值和目的。这一定义同时也提供了行政法根本原那么的判断标准:1专属于行政法这一部门法,表达行政法根本价值观念;2具有明确的指导性,贯穿于行政法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3具有较高的层级和拘束力。信赖保护原那么具备行政法根本原那么的特征。首先,在价值表达上,信赖保护原那么一方面维护行政秩序的稳定和行政管理的高效运作,另一方面通过对行政权的合理限制,保

8、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承载着协调公平、正义、秩序、安定等法的根本价值要素的任务,表达行政法的保护公益维护行政秩序的终极价值。其次,信赖保护原那么能在行政主体作出、变更、废止行政行为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以保障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再次,信赖保护原那么在实践中是行政主体制定、执行或适用法律的依据,违反信赖保护原那么的行为和规X均可导致法律责任的产生。当然,假设要将信赖保护原那么确立为我国行政法根本原那么之一,必然要求信赖保护原那么与行政法其他根本原那么具有共容性,即存在共同的价值取向,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我国行政法学界长期以来坚持行政合法原那么和行政合理原那么作为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有学

9、者认为行政合法原那么与信赖保护原那么一个强调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一个强调法的安定性,存在着天生的对立和冲突。然而,分析信赖保护原那么和依法行政原那么的冲突成因后,我们发现二者分别表达了形式法治和实质法治的精神,是内在统一的。形式法治遵循严格规那么主义,侧重于强调行政法律秩序,行政合法原那么正带有形式法治的意味。而实质法治更强调现有规那么的理性,追求的是法治的核心价值即权利保护,信赖保护原那么正是实质法治的表达。因此,在法治的视野下,行政合法原那么和信赖保护原那么具有共容性。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行政法信赖保护原那么应被定位为我国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之一,并最终通过我国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加以确立。参考文献1李春燕,?行政信赖保护原那么研究?,?行政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2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法制2000年版,第34-35页3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那么?二,三民书局1997年版,第20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