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短文两篇练【提升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999890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短文两篇练【提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短文两篇练【提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0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短文两篇练【提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短文两篇练【提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人教版九年级精品课堂:短文两篇练【提升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一、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分)崇文尚贤,励志致远。2、 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Zhu( )壮成长:健康地成长。张皇失cu(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名f( )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眼花lio( )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无人问jn( ):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hu( )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签订(qin) 寒噤(jn) 匍匐(p f) 转弯抹角(m)

2、 B提防(d) 溃退(ku) 疟子(yo) 阻遏()C歼灭(qin) 差使(chi) 琐屑(xi) 仄歪(z)D憎恶(zng) 烧灼(zhu) 地窖(jiao) 锐不可当(dng)4、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5、 下面各句中,加线成

3、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大凡到过岳阳楼的诗文家都曾留下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颂。B、学完核舟记后,明代王叔远雕刻在核舟上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C、这么好的天气去秋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D、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列举了大量名人的事例。6、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B、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C、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D、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阅读下

4、文。(13分) “少年读鲁迅”危险不危险?丁辉我们中国人是有“关心”下一代的传统的,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经常给青少年的阅读设置壁垒就不难感知,比如“少不读红楼”之类。后来又有人说,“少不读鲁迅”。我初听这句话,内心里真的是“咯噔”一下子,觉得这句话是点中了鲁迅思想的某些要害的。 我要算是鲁迅的资深读者了,但就像鲁迅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书可能比谁都多,却反对年轻人读中国旧书,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那么,“少读鲁迅”的危险究竟在哪里? 似乎不必为尊者讳,鲁迅终生习惯于从阴暗面去看人、看事。有人说这跟鲁迅阴暗的童年记忆有关,这些姑且不论。总之,正是这样的独特的思想方法成就了鲁迅。香

5、港岭南大学的许子东教授最近比较了鲁迅和胡适,说“病情是鲁迅看得透,药方是胡适开得好”。胡适的“药方”好不好尚可存疑,但鲁迅于中国的病情“看得透”,我想应该是“拥鲁”派和“反鲁”派都愿意承认的,可以说鲁迅的魅力正源自他对中国问题或曰“中国病”的揭示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然而必须正视的是,鲁迅深刻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正是源自他对“中国病”的“诊断”全面而深刻。鲁迅是背负着虚无与绝望的重担起而行动、斗争和反抗的,就像古希腊神话里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明明知道是徒劳,却周而复始,永不止息。鲁迅说:“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鲁迅的伟大处与悲壮处皆在于此。 要青少年“

6、读点鲁迅”的理由自然是充分的。鲁迅的文章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历史,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人。因此,我对“读点鲁迅”是没有意见的。但对青少年读“太多”的鲁迅却每每心怀疑虑。我的想法是,青少年尚处在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塑成期,他们是否有足够伟岸的人格与足够博大的胸怀来承负鲁迅那样的深刻的悲观与虚无?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如果青少年承负不了对这个世界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当一个少年人读鲁迅足够多的时候,世界就有可能在他眼中变得无一可亲,无一可信,亦无一可爱,从而丧失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赖。这样,岂不“于国于家无望”,“生意尽矣”!鲁迅本人亦多次声明自己的作品“太黑暗了”,明确表示不愿意青年受这种“黑暗”的影响。 【小题1】作者对阅读鲁迅作品的看法是:既,又。(2分) 【小题2】作者在文中说“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如果把这一句中的“最起码”和“部分”删去,与作者的原意有什么差异?(4分) 【小题3】请辨识文中画线句的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