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图像处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99957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外图像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外图像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红外图像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外图像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图像处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外辐射测量的基本原理是:目标和背景发出的红外辐射,经大气吸收和散射,能量受 到部分衰减,而又加上大气路径辐射的影响,目标的对比度降低。受到大气扰动的场景辐射 被光学系统接收,会聚到红外探测器上,探测器将入射的红外辐射转化成电信号,经信号处 理系统的一系列处理后,最终输出用电平数据表示的辐射图像。目前红外探测的主要传感器为红外焦平面阵列相机。为了从红外焦平面阵列相机输出的 红外图像中得到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数据,需要对其进行绝对红外辐射定标。可以说精确的定标是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辐射定标的目的是建立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 统输入辐射量(入瞳处)与系统输出间的函数关系。为了保证辐射定标精度,定标过程中

2、, 需要根据红外成像系统自身的光学系统结构、口径大小及工作环境的不同,合理的选择不同 的定标源与定标方法。而非均匀性校正是红外辐射定标前必须完成的工作,这部分工作对于提高红外成像系统 的成像质量,进而获得精确的辐射定标和辐射特性测量数据有重要意义。1、非均匀校正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属于热成像系统的一种,主要采用的探测器为制冷型红外焦平面 阵列。在理想的情况下,红外焦平面阵列(IRFPA,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在受到均匀辐 射照射时,探测元输出的图像灰度应完全一样,然而,受到材料、制造工艺和工作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IRFPA普遍存在着非均匀性,具体表现为:IRFP

3、A各探测像元在相同辐照条件下, 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响应。通常称这种不一致性噪声为非均匀性噪声,在图像上具体表现为 空间噪声或固定图案噪声。这种非均匀性导致的空域噪声通常远远大于时域噪声,不能通过 时域平均得到抑制,因此非均匀性的存在会显著降低成像的信噪比和辨析率,极大的限制成 像系统的性能,是IRFPA的整体成像性能的最主要限制因素。在以IRFPA为探测器的红外成 像系统中,非均匀性校正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IRFPA非均匀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十分复杂,无法建立完整、精确的数学模型及计 算理论,目前对其数学描述仅处于经验公式阶段,IRFPA非均匀性产生的原因一般分为:(1)红外探测器自身的非

4、均匀性,主要由制造探测器的材料质量和制造工艺决定。一旦焦 平面器件制造完成,这种制造工艺产生的非均匀性因素将始终存在。(2)探测器与读出电路的耦合非均匀性。该类原因主要由探测器件的电荷转移效率以及探 测器与探测器读出电路的耦合程度不同产生。(3)器件工作状态引入的非线性。红外辐射强度的变化区间、器件所处的工作温度和器件 驱动信号的变化等因素都会对焦平面阵列的均匀性产生影响。除了探测器自身产生的噪声外,红外成像系统的光学系统也将引起系统输出的非均匀性, 主要表现为:光学系统的镜头加工和装调的精度产生的成像非均匀性、离轴像元的渐晕和 COSN效应产生的几何非均匀性、系统内部杂散辐射引起的非均匀性。

5、这些非均匀性受环境温 度影响较大,因此对于红外成像系统工作环境或工作状态情况,非均匀性校正必须重新进行。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NUC,Non-uniformity Correction)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非均匀性校正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参考辐射源的标定类方法和基于 场景的校正方法。1. 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一般可分为空域算法和时域算法。空域算法主要有神经网 络法、恒定统计法、全局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基于场景运动分析的校正算法和中值滤波法; 时域算法包括时域高通滤波法、小波分析、卡尔曼滤波、轨迹跟踪法和代数校正法。基于场 景的非均匀性

6、校正方法能够根据场景信息的改变实现校正系数的自适应更新,在一定程度上 克服焦平面阵列响应漂移带来的校正误差,但需场景中存在运动、多幅图像才可实现,且没 有考虑到光学系统所产生的非均匀性。综上,基于场景的非均匀性校正算法计算相对复杂,当前还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不适 合应用在工程实践中。2.基于参考辐射源的标定类非均匀性校正方法基于参考辐射源的标定类非均匀性校正是红外辐射测量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该类方法基 本原理非常简单,校正精度高,实时性好,易于硬件实现,因此广泛应用于红外成像系统的 非均匀性校正中,其校正效果直接影响红外辐射测量的精度。该类校正方法的本质是获得各 单元信号到整个焦平面单元平均响应

7、信号的映射,使用校正函数来表达这种映射关系,红外 焦平面探测单元的响应模型一般可按是否线性分为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线性响应模型下 的主要算法有:单点校正法,两点校正法和多点校正法;非线性响应模型下主要算法有:基 于Hermite插值、基于多项式和基于最佳平方逼近的校正算法。2、辐射定标2.1标定源(1)面源黑体面源黑体是目前红外系统定标中最常用的定标源。由于其有效辐射面积通常较大,因此 其辐射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要相对较低。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系统口径大小和定标精度要求, 对面源黑体的面积、辐射的稳定性及均匀性等重要指标进行合理选择。(2)腔型黑体腔型黑体是一种有效辐射面积较小的辐射源,与面源黑

8、体相比,其具有高发射率(0.99)、 温度上限高(1000C以上)和辐射均匀性较差的特点,适合用于高温定标。(3)积分球积分球是以基尔霍夫定律基础制成的黑体源,它并非一个单独的测量设备,通常将其与 光源、探测器配合,模拟理想漫射光源和匀光器,作为光辐射测量中的标准光源。如将其与 可调激光器、单色光源配合获得可见光至中红外波段的辐射,用于光谱定标。它的主要优点 有辐射精度高,均匀性好,由于其出射窗口大小的限制,一般将其作为中、小口径系统的定 标。(4)红外星红外星通常被用与地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系统的现场定标,主要通过标准红外星辐照度 数据与地基红外系统的实测对比的方式,标定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影

9、响。红外星定标需要 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主要用于大口径光学测量设备的定标。(5)地面辐射场20世纪80年代前后,为了提高卫星定量遥感精度,以美国人P.N.Slater教授为代表 的学者提出以大面积的、均匀的地球表面作为目标,用于遥感卫星的辐射校正。之后数年中, 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建立了地面辐射校正场。目前,地面辐射场校正己应用于 多颗卫星的辐射校正过程,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可实现3%5%左右的校正精度,已成为国 际遥感界公认的辐射校正有效手段。(6)太阳太阳可被视为均匀朗伯体,通常可被用于飞机、卫星和航天器上的成像系统在飞行过程 中的辐射定标。由于其照射范围较广,因此最常用于星上定

10、标。2.2 辐射定标方法辐射定标是目标辐射特性测量前必须完成的工作,其本质是通过拟合不同温度黑体的辐 射亮度与其对应的红外成像系统的灰度值输出数据,获取红外成像系统入瞳处的辐射亮度与 红外探测器灰度值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目前常用的定标方法主要有三种:近距离扩展源法、 直接成像法和平行光管法。(1)近距离扩展源法(NES, near-extended-source)近距离扩展源是目前最常用的辐射定标方法,采用该方法对红外系统进行定标时,将面 源黑体放在光学镜头前,覆盖测量系统入瞳,为减小探测路径上大气程辐射、吸收和散射等 因素对定标的影响,黑体与相机入瞳的距离尽量小。近距离面源黑体定标方案可以有

11、效避免大气及背景辐射的影响,定标精度高,并且可以 同时对探测器全部像元进行定标,定标效率高。但由于该方法需要面源黑体完全覆盖红外辐 射特性测量系统的入瞳,对于大口径、宽动态范围的测量系统来说,使用该方法对面源黑体 的尺寸和温度范围要求较高,提高了制作难度大和成本消耗,因此该方法一般用于小口径系 统的定标。(2)直接成像法直接成像法是指定标过程中将黑体辐射源置于相机前较近位置,使其在探测器靶面直接 成像,完成定标图像的采集。采用直接成像定标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无法通过一次定标完成整个靶面定标;第二, 容易受大气和环境影响。与近距离扩展源法相比,直接成像法精度和重复性略差,一般只能 用于稳定环境下

12、的实验研究,很少在外场任务中使用。(3)平行光管法平行光管法是一种使用平行光管与腔型黑体组合来模拟中、高温大面源黑体的定标方法, 其基本思想与直接成像法相同,通常用于大口径测量系统中、高温段的辐射定标。定标时, 腔型黑体红外辐射经平行光管扩束后投射到待定标系统的入瞳处,一次定标实现整个靶面的 定标。该方法虽然能够利用平行光管提供封闭的成像路径,消除大气及背景辐射的影响,但 由于大口径红外平行光管制造周期长、成本高和运输困难的特点,无法满足靶场设备的高机 动性要求,只能用于室内定标。目前国内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 术重点实验室在辐射定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国内普遍采用黑体为标准辐射源的定 标方案,定标精度一般在8%左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对非均匀校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具有一 定的效果。高光谱观测卫星(GF-5)卫星的载荷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在可见近红外通道的信 噪比大于200,短波红外通道的信噪比大于100。在轨采用漫反射板+比辐射计方案进行辐 射定标,绝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5%,相对辐射定标精度优于3%。星上设置定标装置,可实 现在轨光谱及辐射定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