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备用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991887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备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陋室铭(备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陋室铭(备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陋室铭(备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陋室铭(备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陋室铭(备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备用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内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以前,我想先请大家做一 道选择题。这道题只有俩个答案:A、一栋王公大厦,装饰华美,金碧辉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须说很多违背良心的话,做许多丧尽天良的事;B、有一间斗室,非常简陋,但是里有笑声不断,知音相伴,外有鸟语花香、青山绿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边。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学生答选后者)恭喜你,你的选择居然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选择一样。相信你会

2、成为新时代的刘禹锡。那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他的陋室。板书:陋室铭 刘禹锡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屋,是刘禹锡的室名,。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墓志铭:埋于地下记录死者生平事迹。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用韵。 二、作家作品简介: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生于嘉兴,洛阳人,贞元九年进士,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进步的思想家,有“诗豪”之称。本文选自全唐文卷608,代表作刘梦得文集,我们还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乌衣巷。 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出现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现状。但

3、他仍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为安徽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矫正字音读准课文,参照注释,粗知文意。要求:(1)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ing。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2)读准下面字音:Ming xin tai hong ru tiao du shu lou铭 德馨 苔痕 鸿儒 调素琴 案牍

4、西蜀 何陋2.叫学生读课文。(纠正字音)3.学生根据提示放声齐读课文,力求读出韵味。四、师生共同研读课文,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1.提问: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水、仙、龙写起,有什么作用?请一位同学找出句子,并作讲解。学生明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乎深,有蛟龙就会显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而芳香四溢。这里,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教师引申:作者的目的是写陋室,却用山水作比

5、喻,这种方法叫比兴。这种比兴的修辞,不仅构思新颖,文意通达,而且句句相连,使文意波澜起伏耐人寻味。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教师板书:山水 喻 陋室 仙龙 喻 德馨 引出:陋室不陋 比兴2.提问:陋室究竟是如何的不简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其不简陋的?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选三位同学找出相关文句,并依次作翻译。学生(1)明确: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就是说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同学们,按理说这是简陋的表现啊,为什么作者又说是不陋呢?教师点拨:拟人的修辞方法。用拟人的

6、方法,以动写静,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色”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韵味,我们已不觉得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正浓,生机盎然。用拟人的手法渲染了环境的幽雅,流露出主人喜悦之情。教师板书: 环境 对偶 拟人学生(2)明确:交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说在这个陋室里,常有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鸿儒谈笑风生。这是写陋室的人物,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教师点拨:除了对偶,还有衬托。作者没写自己是什么人,而是写与他交往的朋友。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因此我们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

7、。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师板书:交往 对偶 衬托学生(3)明确:生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陋室里,兴致所至,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这是写主人的生活情趣。教师点拨:这两句中,有正面描写即实写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也有反面描写即虚写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对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应。这样正反对照,虚实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闲适、安贫乐道的情趣。教师板书: 生活 虚实 正反教师总结:作者是从三方面表现陋室之陋的: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

8、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看来,陋室其实不陋,这一切又是为了陪衬“惟吾德馨”,呼应开头。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3.提问:经过反复描写陪衬,文章主旨已经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了,作者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以及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含义?选一位同学读相关文句,并作讲解。学生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庐是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隆中时居住过的草庐,子云亭是指西汉学者扬雄住过并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这两句话是说我这个陋室正如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像四川扬子云的亭子。教师点拨:作者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手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原来也是

9、陋室,由于它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闻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如此吗?除此之外,似乎还隐含着自己的远大志向,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学生:“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教师点拨: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教师板书:古贤自况 类比 引经据典 4、作者写陋

10、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 讨论并归纳:本文作者通过赞美陋室表达了一种不慕名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也是作者对自己的一种警戒。(强调本文写法:托物言志)5、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五、探究思考在充分领略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后,请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情怀?这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有什么意义呢?学生思考、交流。明确:性格、志趣的产生与时代是密切相关的。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权;朝廷上,牛、李两党互相倾轧,妒贤害能,任人惟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独善其身,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特立独行,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至于“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在当今的意义”这个问题,学生可肯定,也可否定。教师不可规定统一答案,学生思有所获就是创新。参考:1、称颂:人品高尚。 2、批评:逃避世俗,缺少为国为名的奉献精神。六、小结:学习古人的作品,要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择善而从之,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学习和接受。这也是学习古文的最高境界。七、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并翻译这篇课文;2、给自己的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居住在其中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