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930775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植物化学保护学复习1.农药:系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2.杀虫剂:对昆虫机体有直接毒杀作用,以及通过其他途径可控制其种群形成或可减轻、消除害虫为害程度的药剂。3.杀菌剂:对病原菌能起到杀死、抑制或中和其有毒代谢物,因而可使植物及其产品免受病菌为害或可消除病症的药剂。4.除草剂:可以用来防除杂草的药剂。5.LD50(致死中量):是指能够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通常用药物致死剂量的对数值表示。6.LC50(致死中浓度):表示杀死 50% 防治

2、对象的药剂浓度。 7.KT50(击倒中时):是害虫半数击倒时的剂量8.EC50(有效中浓度):引起50%个体有效的剂量扩大多少倍,才会导致50%的个体死亡(或中毒)。此值越大,用药相对越安全。9.IC50(抑制中浓度):IC50是指被抑制一半时抑制剂的浓度,这里的反应可以是酶催化反应,抗原抗体反应等。10.农药的分类:(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无机农药:天然矿物硫磺、磷化铝、硫酸铜、石灰等。(2)有机农药(Organic Pesticide) :矿物油农药(石油乳剂等);植物性农药(Botanical Pesticide 烟碱、印楝等);有机合成农药(Synthetic-organi

3、c Pesticide );微生物农药(Microbial Pesticide苏云金杆菌、农用抗菌素等)。(二)按用途分类:1、杀虫剂: Insecticide 毒杀、控制、减轻为害;2、杀螨剂:Acaricide;3、杀菌剂: Fungicide (bactericide)杀死、抑制或中和毒素;4、除草剂:Herbicide;5、杀鼠剂:Raticide (rodenticide);6、杀线虫剂:Nematocide;7、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Hormone Mimics);(三)按作用方式分类:杀虫剂:1. 胃毒剂(stomach insectici

4、de):取食,肠道吸收,到达靶标。2.触杀剂(contact insecticide):接触到昆虫体(常指昆虫表皮后便可起到毒杀作用的药剂),到达靶标。 3.熏蒸剂(fumigant insecticide):以气体状态通过昆虫呼吸器官到达靶标。4.内吸剂(systematic insecticide):被植物体(包括根、茎、叶及种、苗等)吸收,并可传导运输到其它部位组织,使害虫吸食或接触后中毒死亡的药剂,如吸食而引起中毒的,也是一种胃毒作用。 5.拒食剂(antifeedant):影响昆虫的味觉器官,使其厌食、拒食,导致、渐死亡或因不能正常发育的药剂。6.驱避剂:施用后可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

5、(如颜色、气味等)使害虫忌避或发生转移。7.引诱剂:使用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光、颜色、气味、微波信号等)可将害虫诱聚而利于歼灭的药剂。杀菌剂:1. 保护性杀菌剂(protective fungicide):在病害流行前(即当病原菌接触寄主或侵入寄主之前)施用于植物体可能受害的部位,保护植物不受侵染的药剂。2.治疗性杀菌剂(curative fungicide):在植物已经感病以后,可用一些非内吸杀菌剂,或用具内渗作用的杀菌剂,可渗入到植物组织内部,杀死病菌。3.铲除性杀菌剂(eradicative action):对病原菌有直接强烈杀伤作用的药剂。除草剂:1. 输导型除草剂(system

6、ic herbicide):施用后通过内吸作用传至杂草的敏感部位或整个植株,使之中毒死亡的药剂。2.触杀性除草剂(contact herbicide):不能在植物体内传导移动,只能杀死所接触到的植物组织的药剂。3. 选择性除草剂(selective herbicide):即在一定的浓度和剂量范围杀死或抑制部分植物而对另外一些植物安全的药剂。4.灭生性除草剂(non-selective herbicide):在常用剂量下可以杀死所有接触到药剂的绿色植物体的药剂。 11.毒力(Toxicity):是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一般在室内测定。药效(efficacy of pest

7、icide):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药效多是在田间条件下或接近田间的条件下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测定的。毒性(Toxicity) :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或对非靶标生物而言)。12. 剂量(dose):生物个体或生物单位体重所接受的有效成分的量,在生物测定(bioassay)中,浓度和处理时间可笼统称为剂量。13.中毒反应:在一定剂量下,有害生物所表现的中毒现象称为反应。剂量和反应之间不是一条直线关系;剂量转换为对数,死亡率转换为机率值,两者之间转化成直线关系了。14.校正死亡率的计算:自然死率不能超过20%,否则,试验重做。坡度角的大小反映供试生物群体对某些药剂敏感性的集中性和

8、分散性。坡度角大则集中程度高,坡度角小则分散度高。15.药害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1、农药的性质:各种农药的化学组成不同,对植物的安全程度有时差别很大。一般来说无机药剂较容易产生药害,有机合成药剂比无机药剂要安全得多。 2、植物的种类和生育阶段、生理状态:不同种类植物对药剂的敏感性不同,主要是由于其组织形态和生理的差别所致。例如叶面蜡层厚薄、茸毛多少以及气孔多少、开闭程度等,都与是否容易产生药害有关。 3、环境条件:药害的产生不仅与药剂和作物有关,也与施药时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主要是施药当时和以后一段时间的温度、湿度、露水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高温较易产生药害,高湿有时(如喷粉法施药时)也易引

9、致作物产生药害。16. 安全性指数:安全性指数(K)=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最低浓度/植物对药剂能忍受的最高浓度。17. 哪些药剂容易对植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烟草制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鱼藤制剂可促进菜苗发根;波尔多液可使多种作物叶色浓绿、生长旺盛。似乎药剂在低剂量使用时,一般都对植物有一定的刺激生长作用。不过这种刺激生长的良好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18.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等。 我国农药急性毒性暂行分级标准(卫生部) 给药途径 (

10、高毒) (中毒) (低毒)大鼠口服(mg/kg) 500大鼠经皮(mg/kg) 100019. 亚急性毒性(subchronic toxicity):亚急性中毒者多有长期连续接触一定剂量农药的过程。中毒症状的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最后表现往往与急性中毒类似,有时也可引起局部病理变化。测定亚急性毒性,一般以微量农药长期饲喂动物,至少3个月以上,观察和鉴定各种形态、行为、生理、生化的变异。20.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有的农药虽然急性毒性不高,但性质较稳定,使用后不易分解消失,污染了环境及食物。少量长期被人、畜摄食后,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过程。测

11、定慢性毒性,一般以微量农药长期饲喂动物,至少6个月以上,连续观察3世代存活个体。21. 三致作用:致癌性(carcinogenicity)(致肿瘤性 oncogenicity)、致畸性(teratogenicity )、致突变(mutagenicity)22. 原药(Technical Material):化工厂合成的未经加工的高含量农药称为原药(technical product of pesticide)。固体的原药称为原粉,液体称为原油。有效成分(active ingredient, 简称ai23. 农药加工(Pesticide Processing):在原药中加入适当的辅助剂,制成便于

12、使用的形态的工艺过程叫做农药加工 。24. 农药剂型(Pesticide Formulation):加工后的农药具有一定的形态、组成及规格,称为农药剂型,如乳油、粒剂、悬浮剂等 。25. 农药制剂(Pesticide Preparation):同一剂型可以加工成多种不同含量的产品,这些产品称为农药制剂,如10%氯氰菊酯乳油 。26. 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1、增加覆盖密度 。2、改善农药颗粒在处理表面上的附着性。3、改变颗粒运动性能。4、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5、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27. 农药助剂(Pesticide adjuvants) :农药制剂加工或使用中添加的,用于

13、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这又称为农药辅助剂。助剂本身基本无生物活性,但是能影响防治效果。28. 填料或载体(fillers, carriers) :固态农药制剂加工时,为调节成品含量或改善物理状态而配加的固态惰性矿物类、植物类或人工合成的物质,常用的如凹凸棒土、硅藻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轻质碳酸钙等 。渗透剂:能够促进农药有效成分进入处理对象如植物、有害生物内部的表面活性剂。多用于配制高渗农药制剂产品。表面活性剂: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表面能形成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29. 溶剂(solvent):用来溶解和稀释农药有效成分使其便于加工和使用的有机物,常用

14、的如二甲苯、甲苯、苯等。多用于加工乳油,要求溶解力强、毒性低、闪点高、不易燃、成本低。30. 乳化剂(Emulsifier) :对于原来不相混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能使其中一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地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状液,起这种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乳化剂。主要用于乳油。31. 润湿剂(wetting agent):又称湿展剂,是一类显著降低液固界面张力,增加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或增加对固体表面的润湿与展布的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可湿性粉剂。32. 增效剂(synergists) :本身无生物活性,但能抑制生物体内解毒酶,与某些农药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农药毒力和药效的助剂

15、。如增效磷(SV1)33.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两亲化合物 amphiphilic compound ):34.亲水亲油值(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HLB表面活性剂的亲油、亲水性的强弱通常用HLB值来表示,该值愈小,亲油性愈强;该值愈大,亲水性愈强。 35. 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1)作为乳化剂(emulsifiers):主要在乳油中起乳化作用(2) 作为润湿剂(wetting agent):主要在可湿性粉剂中提高润湿性(3)提高药液在受药表面上的湿展性。36. 农药加工的主要原则:优化生物活性;降低使用毒性;减少环境污染。37. 粒剂(granule,GR):由原药、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通过混合、造粒工艺而制成的松散颗粒状剂型 。特点:(1)高毒农药低毒化使用(2)缓释作用(3)减少污染 38. 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s,WP):是含有原药、填料或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以及其他辅助剂,经混合、粉碎工艺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剂型。39. 可溶性粉剂(soluble powders,SP)由水溶性原药、填料和其他助剂组成,在使用浓度下有效成分能够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粉状剂型。40. 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s,WG):由原药、润湿剂、分散剂、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