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本质高考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9930506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本质高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因本质高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因本质高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因本质高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因本质高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本质高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本质高考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江苏卷)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本题借助科学发展史考查蛋白质的多样性等特点。蛋白质不具备热稳定性,也不能复制,故选C项。其他选项所述的蛋白质的特点,与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征一致,可作为遗传物质的理由。(10广东卷)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DNA 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B. 每种氨基酸仅有一

2、种密码子编码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D.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一种氨基酸可有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基因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即复制和表达;基因的复制是以DNA为基本单位进行的;基因的表达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D(10海南卷)13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杂合”噬菌体的组成实验预期结果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甲的DNA乙的蛋

3、白质1与甲种一致2与乙种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质3与甲种一致4与乙种一致A1、3B1、4C2、3D2、4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0北京卷)30.(16分)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失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培养液中唯一氮源繁殖代数多代多代一代两代培养产物ABB的子I代B的子II代操作提取DNA并离心离心结果仅为轻带(/)仅为重带(/)仅为中带(/)1/2轻带(/)1/2中带(/)请分析并回答:(1) 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是唯一氮源。(2) 综合分析

4、笨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组和第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3) 分析讨论: 若子I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复制。 若将子I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是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II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是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带。 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的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

5、_.(2010山东高考理综)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B【命题立意】考查DNA复制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的综合【解题思路】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

6、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性。(10江苏卷)1.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C. T2噬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核酸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NA含有脱氧核糖,RNA含有核糖,A项错误;DNA和ATP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B项错误。T2噬菌体遗传物质为DNA,故其遗传信息也储存在DNA中,C项错误。双链DNA嘌呤总和嘧啶碱基互补配对,故两者数量相等,D项正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09广东卷)24.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

7、,正确的是A.DNA分子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碱基与磷基相连接D.磷酸与脱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答案:AD 解析:DNA双链上相对应的碱基以氢键连接,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二酯键联系起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09江苏卷)12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答案:A解析:本题通

8、过信息考查DNA的复制相关知识。从图中只能看出有一个复制起点,所以A不对。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参与。这种半保留复制的模式不仅保持前后代的稳定性,每次复制都可产生两个DNA分子,提高了效率。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1年广东卷)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

9、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2011年江苏卷)12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2011年安徽卷)5、甲、乙图示真核细胞内两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过程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合成的产物是双链核酸分子B、甲所示过程在细胞核内进行,乙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NA分子解旋时,甲所示过程不需要解旋酶,乙需要解旋酶D、一个细胞周期中,甲所示过程在每个起点只起始一次,乙可起始多次答案:D内容总结(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0江苏卷)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传物质(2)综合分析笨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组结果对得到的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但需把它与第_组和第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