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929295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下材料题精选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的一次会议是什么?请说一说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具体内容。答:(1)这次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3) 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

2、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标志着我国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有何意义?)答:(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一、 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

3、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回答:1、你知道这段文字的出处吗?你是否亲自看到过?(2分)人民英雄英雄纪念碑碑文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来?(2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3、“三十年以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以来?(2分)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4、“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四、阅读下列材料:(共8分)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道都北京30万人齐聚在天安门广场。毛泽东挥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4、54门礼炮齐鸣28响。接着,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随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庆典,人民以无限的喜悦,欢庆新中国的诞生。请回答:1、 此段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场面?(2分)开国大典2、“54门礼炮齐鸣28响”象征着什么?(2分)54门礼炮齐鸣象征着五四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到1949年经过28年的奋斗历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大会奏起的国歌的名称是什么?(2分)义勇军进行曲4、这一天是我国的什么节日?(2分)国庆节(4)如果今天让你继续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撰写碑文,你准备增加哪些内容?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社会

5、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条战线上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5、小光是低年级的学生,每次升旗仪式,他都为国歌雄伟的旋律所吸引,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你能否为小光解答以下问题吗? (1)国歌的曲作者是谁?原名是什么?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2)这首歌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为国歌的?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歌词中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当时指什么?指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关头。 (4)今天我们处在和平盛世,这句歌词是否已经过时,谈谈你的感想?不过时,义

6、勇军进行曲反映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激励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的思想,使我们警钟长鸣。八、阅读下面的材料:(共7分)“几百年来,中国各民族之间是不团结,藏民族内部是不团结,这是满清政府和蒋介石政府统治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挑拨离间的结果。现在达赖喇嘛所领导的力量与班禅额尔德尼所领导的力量和中央人民政府之间都团结起来了” 毛泽东(1951年)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结合材料判断中央人民政府用什么办法解决西藏问题?(2分)和平方式解决西藏问题的标志是什么?(2分)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问

7、题的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和平解放说明了什么?显示了新中国有能力解决历史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说明新中国时刻把维护民族团结放在首位。二、阅读下列材料:(共13分)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请回答:1、上述材料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2分)因为美国的侵略活动已经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2、材料中的“参战”指的上什么?(2分)抗美援朝3、“参战”的目

8、的是什么?(2分)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4、参战部队的司令员是谁?这些参战的士兵在当时被赞誉为什么?(2分)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5、请你谈谈参战有哪些好处?(5分)参战的利益,抗击美国侵略,可以巩固人民政权,赢得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可以壮大新中国的志气,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8、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政府向“邻人”大规模派兵的共有两次,请你说出这两次出兵的时间,战争名称,战争的结果和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这两次不同的结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启发?答:(1)第一次: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第二次:1950

9、年10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结果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2)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妥协退让,求和。而新生的中国政府和勇敢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作战,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3)启发:不同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战争的胜负既取决于战争的正义性,还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以为人民的斗志等因素,只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军队的战斗力,才能保家卫国,争取世界的和平。三、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请回答:1、 此材料的名称是什么

10、?依据此材料主,我国开展了什么运动?(4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2、此运动什么时间大体结束?(2分)1952年底。3、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它与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建国后的土地改革是变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现在是土地公有制。5土地改革的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五、阅读下列材料

11、:(共1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请回答:1、这则材料是出自于什么文件?(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 这个文件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2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 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3分)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4、 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六、阅读下列材料:(共14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

12、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4分)中共八大。1956年。2、材料中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完成的?标志着什么?(4分)1956年底。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3分)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4、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3分)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九、阅读下列

13、材料:(14分)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人才。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结合所学的知识请回答:材料一是哪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2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4分)中共八大材料三的名称是什么?(2分)此材料制定后,在中国出现了哪两大运动?(4分)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针对材料三,谈谈你的看法。(2分)18、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

14、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4分)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具体事例。(2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北出了个杨靖宇,他的别名叫忠良将;东

15、北出了个张学良,他的别名叫“兵谏蒋”;东北出了个三铁人,他的别名叫铁脊梁;东北出了个杨利伟,他的别名叫震宇航 材料二:东北有个大庆市,她的别名叫石油王;东北有个英雄城,她的别名叫“鞍钢”东北有个汽车厂,她的别名叫“解放,;东北有个新大连,她的别名叫时代窗改编于互联网上的两段歌谣请回答:(1 )从材料一中选择你所熟悉的两位人物,分别写出他们的光辉业绩。(2分)王进喜:带领工人建成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张学良:1936年发动西安事变,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从材料二中找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2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3)从这些东北的英雄人物和辉煌成就中,你认为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1分)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23.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