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923173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对大型相亲交友类节目的看法及恋爱观-以非诚勿扰为例工商管理六班课题组摘要:近半年来,类似非诚勿扰类的电视相亲节目迅速蹿红,收到大家尤 其是学生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挑到一个如意的伴侣,越来越多的年轻 男女踏上了漫漫相亲之路,而该种大型相亲交友类的节目,也满足了大众的该种 需要。但是,随着毒蛇女“马诺”的走红,“马伊俐”的炒作行为,让我们质疑 节目真实性的同时非常担心大家尤其是大学生的恋爱观、择偶观受到影响。我们 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得出结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关键词:大学生 相亲类电视节目 恋爱观 婚姻观一、问题与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节奏的加快,工作岗

2、位变化的频繁,人员 流动范围的加大,交往人数的剧增,特别是受互联网泛娱乐化形形色色事件的观 念冲击,金钱诱惑的裹挟,带来早恋、网恋、闪恋的增多。这使得人们在普遍的 紧张与身心疲惫中,急需寻找一种情感的补偿与异性的慰藉,这对尚处单身和离 异的人们显得更加迫切。于是恋爱变得更加急促而高效了,罗曼蒂克般的恋爱过 程变得短暂而脆弱了,原本柴米油盐的婚姻生活反倒变得更加踏实了。于是乎,近年来传统的“相亲”,经各种形式改良后也随着兴起,并在中华 大地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不仅初步形成一条公益化与社会化结合的婚恋婚庆产业 链,而且形成了浓郁的相亲文化。相亲产业有望成为新朝阳行业,相亲文化的社 会意义也得到了政府

3、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举办各类针对大龄青年的相亲活动, 是服务青年的一项具体行动,也是引导青年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具 体举措,对弘扬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一些婚恋交友、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的幕后运作渐次曝光,人们看 到是我们约会吧约的决非寻常男女,百里挑一净挑敢“出位”的嘉 宾,“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之类的雷人话语,不过是 在编导们纵容甚至诱导之下事先备好的台词当相亲成为表演、“牵手”变成 作秀,这些“处处有意外,处处很真实”的节目也就露了底:为爱向前冲冲 的只是收视率,非诚勿扰最想“扰”的其实不是你我,而是广告商。非诚勿扰定义为相亲节目,但

4、可以让我们看到在现今社会里,各式各样的人, 他们对金钱,对未来,对恋爱婚姻,都有着不一样的向往。主持人孟非风格也很 受欢迎,既严谨又不失风趣,分寸拿捏得当,乐嘉的角色正是扮演台下及电视台 下的我们的心声,起到了现场与台下的互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却真实地看到了很多人无意透露出的希望嫁给富二代、 名车豪宅梦,等等,很多观看此节目的大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二、文献回顾1、人民网调查:近日,人民网“相亲类电视节目(网民)问卷调查”,试图用数字解读网友眼 中的“非诚勿扰”们。总体看来,相亲节目在大多数受调查者眼中形象不佳,负 面倾向明显。对于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整改相亲类节目的举措,高达 71.2

5、7%的受 调查者表示赞同。大多数认为形象不佳此次调查自6月 12日推出,统计截至 6 月15 日22 时,剔除重复投票后, 共 919 名网友参与了调查。受调查者中,76% 为男性,24% 为女性。近八成 (79.44%) 受调查者拥有本(专)科以上学历。919 名受调查者中,90%以上收看过近期的真人秀相亲节目。其中 44.4%的受 调查者“偶尔收看”,32.32%的受调查者“经常收看”,12.19%的受调查者“每期 必看。显示出相亲类节目的巨大影响力。调查显示,超过四成(44.6%)受调查者认为此类节目“内容虚假,情趣低俗, 道德缺失”;约三成受调查者(28.5%)认为是“比较庸俗的娱乐节

6、目,但尚可接受; 24.04%的受调查者较为中立,“只是娱乐节目而已,没什么好评价的”;亦有 19.36% 和 15.7% 的受调查者认为这类节目“为普通大众提供了具有“性价比”的休闲选 择,但部分内容有待规范”。总体看来,相亲节目在大多数受调查者眼中形象不 佳,负面倾向明显。七成网友支持整顿规范相亲类节目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调查结果显示,高达 71.6%的受调 查者认为此类节目“对社会道德和风气”有害,更有 74.5%的受调查者认为这些 节目给青少年带来了有害影响。网友对待相亲类节目的基本态度如何?在我们这次调查中,近半数(45.59%) 受调查者认为“有待规范,需要调整”,也有约 2

7、9%的受调查者认为“有害身心, 应当取缔”,二者合计达到了总人数的 3/4。认为应当“自由发展”或者“应当 鼓励”的合计约为 23%。这显示了绝大多数受调查者整治此类节目的愿望。 与此相应,对于国家广电总局发文整改相亲类节目的举措,高达 71.27%的受调 查者表示赞同。由此看来,火遍大江南北的相亲类节目,确实到“踩刹车”的时 候了。2、历史回顾:其实,相亲类节目由来已久,还记得老早的有上海卫视的相约星期六, 山东卫视的今日有约等等。不过,前者到现在还是坚持下来,基本形式保持 原貌,而曾由汪洋主持的今日有约早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山东卫视最 近又刚刚搞了爱情来敲门这个节目,也算是有历史渊源吧

8、。3、现实状况 老练觉得,现在相亲类节目的如火如荼,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1. 社会发展社会的发展,导致教育年限延长、工作压力增大、生活择偶要求提高,使得 “剩男剩女”数量剧增,家长越来越急,大龄青年越来越担心,于是,在现实浮 躁的社会风气下,“快餐式的爱情”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速配”这个 原来可能更多的用于动植物的词语在现代社会频频用于人类,当然内涵的文明化 程度大大提升了,相当于“牵手”;另外,通过节目相亲成功的人在第一次约会 时就搂搂抱抱、好似热恋许久的感觉也是家常便饭,不觉为奇,不再有人会说“这 个女孩怎么没有矜持啊”。2. 电视网络的发达试想,多年前,如果有线电视都没有,怎么会知道

9、外面的世界?而今,电视 网络的发展,使人们通过各种渠道,相互传递信息,了解到再也不用到婚姻介绍 所去看照片、约地点了,电视里面对面的相亲方式更直接、更方便;日前,“百 合网”,“世纪佳缘”等相亲网站比较火,很多比较好的适龄男女被推荐到电视屏 幕上,网络电视的合作联系推进两大媒体共同进步。这一代年轻人有很多出国留学,最后还是要回国发展的,因为中国的竞争毕 竟没有外面大,“海归”们也不那么值钱了。“海归”接受了外国先进的思想,网 络电视等现代信息渠道让他们知道相亲类节目在中国的大量出现,参与其中,有 了主持人和点评嘉宾的引导帮助,有了对选择对象的比较分析,有了多个相亲对 象对自己的评头论足,有利于

10、个人更好地定位,更好地适应国内形势,在选择配 偶上少走弯路。3. 思想开放、言论自由“思想开放,人就敢想,言论自由,人就敢说。”中国的电视媒体发展到如 今阶段,更强调互动,欧美在多年前很红的“脱口秀”(TalkShow)节目非常适 合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再加上相亲节目主要是为年轻人准备了,“愤青”说话,当 然“脱口”就来,而且言语犀利,很“潮”,每每有新语诞生,网络会在短时内 将之传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现代人的爱情观、贞操观等等,不管什么话题都可以作为话题谈资,都可以 秀出来。在相亲节目中,主持人可以说出“不知道台上有没有黄花大闺女”的话, 男嘉宾会直接在 VCR 中说“我最珍贵的东西一直为你留

11、着”新鲜之语,当然 吸引眼球。不同的男女有着不同的背景,来自不同的地点,更进一步反映了“身高不是 距离,年龄不是问题,人人零距离”的思想观念。 有句话说得好,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进步要顺应历史运行的车轮。在社会需求产 生时,电视台肯定不会放过最火的节目表现形式和话题,会大力采用“脱口秀” 形式,策划相亲话题,为节目增色,抢滩收视率。对于个人来讲,现代社会可以说是“江山总有名人出,各领风骚两三天”。 不管你是谁,只要出了名,大多情况下会平添生财之道,博客的点击率、出镜率 会成为广告商青睐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劳动会因为名气而身价迥异。现在的人总 想表现自我,甚至不择手段,想想,年轻人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12、,没有丰富的社 会阅历,只有“个性”可以张扬了,于是,参加相亲节目,部分人是诚心参加, 但更多的是,相亲类节目成了“富二代炫富”,“草根秀个性上位”的工具当 许多人发QQ或邮件去联系因节目火起来的人时,此军虚荣心的满足可作为 kill time、填补内心空虚的优方良药。4形式多样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短时间内大量创新是不可能的。为了不错过时间,各电 视台相互效仿,很快推出相亲类节目,也不知道谁在前谁在后,打官司、诉侵权 就权当提高收视率、吸引眼球吧。现有各节目的特色举隅如下: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有男选女版和女选男版,特别是男选女版是对传统 观念的冲击,更具影响力;江苏卫视非城勿扰的场面、人数、音乐都

13、更加恢宏气度,加之两个光头 的搭档,收视率不容小觑;安徽卫视周日我最大原来的相亲板块缘来是你的形式与山东卫视的 爱情来敲门、上海卫视的相约星期六差不多,比较平实,但改版过后, 与我们约会吧非城勿扰相似,但它的特色是母女共同选择、共同亮灭灯, 特别是母女意见相左时、女儿现场发小脾气,更增添了节目的真实感;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感觉更加精美雅致一些,更有江南的小家碧玉 之色。5.社会效应相亲类节目在近段时间的火爆风靡,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以从正反两方面 看:1正向意义相亲类节目探讨的是爱情、婚姻、配偶等社会话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反映了 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人们对待此类人生大事的观念、看法与态度,激发大家

14、发现社 会的进步面,反思社会的顽症,更辩证地看待、指引社会发展方向;任何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和重大思潮的流行,都是社会学需要研究的话题, 相亲类节目的集中推出有利于社会学或关乎社会各种学说的发展,为之提供了更 多佐证和素材;同时,脱口秀节目的风靡也有利于传媒业业内人士的开拓创新,如何趋利避 害,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之路,为中国全民素质的提升、为涉及民 生问题的大讨论找到成功之道;中国现在的一代是怎样的?80 后、90 后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有着怎样的思 想主流?是“拜金”“嫌贫爱富”,还是“爱情至上”“爱由心生”?是“毒言恶 语相向”还是“挖优掘好地评价他人”?这些都可从相亲类节目上可见

15、一斑。2负面效应“牵手速配超快,分分钟搞定”的模式虽说让人们看到了节目相亲的效率, 但爱情婚姻并非买卖,后续究竟是什么情况,给人何种思想误导和刻板印象,不 得而知是否闪婚闪离,是否增加离婚率,是否出现更多的“一夜情”“半月谈”,值得深思。马诺通过非诚勿扰成名了,出场费不断提高,还成为同是相亲类节目周 日我最大的嘉宾主持,大家只会去模仿“成功”的人,相亲类节目最终的目的 是否会偏离初衷,令人担忧。“人怕出名猪怕壮”,人肉搜索将一些“名人”的隐私推到了风口浪尖,赤裸 裸地暴露在众人之下,多少个“门”事件又会出现,多少个家庭的电话无休、失 去了安宁,多少个普通人由于一期节目而被骚扰不堪、失去工作、产

16、生忧郁?毕 竟,大多数人特别是普通家庭的年轻人没有承受“出名”后的负面影响,生命不 能承受“名”之重。如果是参与节目的主角本人目的不纯、故意言语夸张抢风头 而招致恶果也就罢了,但有些人却由于电视台的剪辑、后期处理后言语形象被扭 曲而遭人误解,那就冤枉之极。三、基本概念与测量1. 相亲节目的发展 相亲节目相亲节目是近期各大卫视进行的电视相亲娱乐真人秀节目,大部分以现 场的男选女、女选男为主,最终双方成功牵手约会成功,至于线下是否能走到一 起,不得而知。电视相亲节目之争,始于最早的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接着湖南卫视推 出的我们约会吧,但随着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横空问世,湖南卫视很快 失守。就在大家都以为非诚勿扰将独霸荧屏之时,浙江卫视来势汹汹地推出 “真人连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