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价值取向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992308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价值取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价值取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价值取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价值取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引领学生价值取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淀校园文化底蕴 引领学生价值取向前言:校园文化在包容以主观感知的风景,布局合理、洁净典雅的校舍布局,花草树木,标志立贴等外在表现形式的同时,还以人主宰风景,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优雅文明的行为习惯、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等内涵丰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为主题,占领学生价值取向的主阵地。一、 问题的提出(一)学生价值取向的误区表象现象一:崇拜黑老大胜过父母。沈阳市教育局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一项抽样检测中发现有32的孩子存在暴力倾向,29的孩子景仰黑势力老大,还表示了对欺负他们的人可能采取以牙还牙、以暴治暴的办法。此次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5的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竟有29的学生表示景仰

2、黑势力老大,还有35的学生表示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崇拜父母的孩子比例是最少的。另外,部分学生在基础道德方面存在认识与行为脱节。问卷还表明,有32的学生存在暴力倾向,对欺负自己的人将要采取以牙还牙、暴力解决的办法。当公与私发生矛盾时,有269的学生表示公私兼顾,不会放弃私利。现象二:畸形的价值观。1、等价交换。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等价交换”为原则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是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移植到同学与同学关系处理上,哪怕是一本书、一张光盘,都不肯轻易出借。2、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相当一部学生重功利价值,轻精神价值,做点事讲价钱,谈报酬,见到麻烦事就躲,甚至连教师吩咐的事都不愿干,常有“事不关

3、已,高高挂起”的消极思想。3、理想主义价值观的褪色。学生谈崇高的理想少了,讲狭隘的实惠,庸俗的多了。尽管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等优良品质仍受到赞同,但这些高尚而空洞的价值观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部分学生都赞同“人人为我,我为我”;只有少数赞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少青少年,看到有的企业家、商人,文化程度不高,经济上却是暴发户,出手“不凡”,食必美味佳肴,穿着进口名牌,玩必夜总会舞厅导致了心理失衡,觉得“读书无用”。4、倾向职业追求。当代中学生的理想和对未来前途选择,大多向金钱、享受倾斜,以挣钱多少,收入高低论职业优劣,以追求实惠,安逸的工作为奋斗目标。至于敬业、爱业、勤

4、业的意识追求淡化了。5、 倾向功利性追求。由于经济成份的多样化,导致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扩大了贫富差距,激发了一部分人发财致富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化了矛盾,引导了追求物质利益的片面性。特别是允许按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引发了理论上的混乱,最大的物质利益获得者,不一定是诚实劳动群众。众多的百万富翁、明星、球星的高收入引起了他们极大的羡慕。另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但由于整个社会发展,分配的不平衡,某些生活方式领域的诱惑力也推动了享乐主义蔓延,社会丑恶现象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某些领导干部为了追求花天酒地的腐朽生活方式,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走向堕落,在中学生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5、。因此部分中学生不顾现实条件,信奉“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盲目追求“时髦”、“潇洒”,进行攀比,狂热崇拜所谓大款、明星的生活方式,把“优秀”、“三好”、“标点”之类的荣誉抛掷九霄云外。在理想信念上重物质轻精神,有钱就图,有利就想,把职业的高低,金钱的多少当作人生的目标。这就是当代中学生对人生价值追求的功利性倾向,他们淡化了对功名的追求6、倾向个人追求。当代社会,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了空前的张扬,不可避免,在利益的驱动下,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无情的市场竞争面前,优胜劣汰。长期以来中学生在唯智主义的束缚下,过度地竞争高分,又缺乏对真正学习与生活意义的理解,面对严酷的升学能力

6、和现实的生存竞争,再加上当今社会的一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依赖性强,以我为中心,因此使得部分学生竞争意识被扭曲,自我意识膨胀,片面强调自我权利的维护,只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不顾对他人利益的损害,个体游离于集体之外,没有从社会大局和集体利益着想,只为个人的前途,个人的利益着想。这样他们的人生追求就倾向于个人追求,而谈化了社会追求。7、倾向文化素质追求。21世纪我们面对着一个崭新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时代,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课题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着眼于人才的培养,是各国走的共同之路。因此现在国家也注重了人才的培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普及九年

7、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重金奖赏,在私有制企业中对有技术专长的给予很高的物质待遇,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部分当代中学生中就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吸收,而忽视良好品德的养成,只注重分数的高低,而忽视觉悟的提高,记得学生经常把邓小平的一句话挂在嘴边“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文化素质高,某一方面突出就觉得是个人才,而忽视其品德培养和心理健康。一旦遇到困难、挫折,离家出走,轻生自杀甚至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二、原因分析1、来自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开始富裕起来的同时,人们不无忧虑地注意到,社会的公

8、德、道德水准却没有相应地同步提高;公民意识,公民责任感,公民义务感和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等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社会时常出现的“权钱交易”“文凭买卖”“医疗红包”等,动摇着他们稚嫩的心灵,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家长的不良导向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大人们的过度呵护,过分宠爱,结果出现一些人格失衡的现象;或待人处事以我为中心,自私自利,虚荣心强;或意志薄弱,经不起任何挫折,心理承受能力极脆弱;或处事懒惰,不愿劳动,对集体、他人冷漠不关心,缺少助人为乐的热情;或妒忌心强,看不到他人的优点,得理不饶人,过高估计自己;或害怕吃亏,见困难就让,见利益就上,关心自己太多

9、,关心别人太少。例如在损资赠物活动中,学生的热情极其高涨,但家长却不热心支持,说东道西一部分家长的言行不一致,自身素质不高,教会孩子怎样才不吃亏,怎样不花钱又能受益等,这些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加大了向功利倾斜的砝码。3、学校的教育方法单调、单一也会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4、国家的新闻媒体不要把“文盲一夜成富翁”、“教授卖馅饼”、“大学生当推销员”等特殊现象反复予以报道。这样会混淆视听,加剧小学生的困惑。5、是孩子对父母缺乏感恩的心,以及社会上的暴力现象、影视作品中的打杀镜头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许多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很失败,只知道溺爱孩子,不但没有让孩子懂得感激,反而丧失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

10、的地位。6、一些孩子的政治立场有点模糊,精神寄托有偏离。沈阳市教育局的问卷调查显示,有23的学生表示如果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会考虑选择逃避。同时,分别有10、47的学生选择了信仰民间风俗、封建迷信,令人困惑。(三)解决问题的办法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锻造学生良好的价值取向(一)打造校园外显文化,培育校园文化“软环境”1、培植绿色品牌(校园物质建设、环境建设)2、夯实文化载体(校园组织、制度建设)3、强化校园行为4、铸造人文校园(学校精神建设)(二) 优化校园文化具体形态,引领学生价值取向1、 比兑校园文化形态,取舍学生不良价值观念2、 开发家乡本土资源,倡导学生良好价值观念(人文、自然、风土)3、 挖掘名人名家事迹,激发学生良好价值观念4、 发掘传统节日内涵,焕发学生良好价值观念5、 深化实践教育活动,引领学生良好价值观念三、结语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