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922962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物理选修科目考试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 物理科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高考,是大学选拔考生的主要依据,同时对中学教学又具有较强的导向性。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江苏卷)命题将按照“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组织实施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关注物

2、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 能力要求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察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应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能力简单的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要求考查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的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2推理能力

3、能够从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中的定理或公式.能根据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的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把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作出正确的判断或得出合理的结论能够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初步解决实际问题.4应用数学

4、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找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做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得出物理结论。能够根据物理问题的实际情况和所给的条件,恰当的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等形式和方法进行分析、表达。能够通过分析所给的图象找出其所表示的物理内容,用于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5实验与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表2中注明“实验、探究”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价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

5、设;能制定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以上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察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察中(二)内容和要求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核原子核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我省2014届高中毕业学生的教学实际,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4个模块,选考内容有3个模块,考生须从3

6、个模块中任选2个模块作答。具体模块及内容详见表1,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见表2,单位制及实验技能的要求见表3对知识内容的要求掌握程度,在表2中用、标出,、的含义如下:.基本要求:对所列知识要了解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应用。.较高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定义及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过程中运用表1 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模块必考内容选考内容物理1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物理2机械能和能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选修31电场电路磁场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选修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

7、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表2 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物理1内容要求说明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2路程和位移 速度和速率 加速度3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4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5形变和弹力 胡克定律6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 动摩擦因数7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用作图法或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8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平衡只要求解决一个平面内的共点力平衡问题9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10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加速度大小不同的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仅限于两个物体的情况11加速度

8、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探究)物理2内容要求说明12功和功率13动能 动能定理14重力势能15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不作要求16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探究)18能量守恒19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0抛体运动斜抛运动的计算不作要求21圆周运动 线速度 角速度 向心力加速度2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向心力的计算,只限于向心力是由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的情况2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计算不作要求24万有引力及其应用地球的表面附近,重力近似于万有引力25第一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定量计算只限于第一宇宙速度选修31内容要求说明26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27点电荷

9、库仑定律28静电场 电场线 电势能 电势 等势面29电场强度 点电荷的场强 电势差电场强度的计算最多考虑两个电场的叠加30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31带点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只限于带点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的情况32电容 电容器33电阻定律 34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实验、 探究) 35电阻的串联和并联36电流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37欧姆定律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38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探究)39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 探究)40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41磁场 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磁通量42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43安培力计算限于直导线跟匀强磁场平行或垂

10、直两种情况44洛伦兹力45带点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计算限于速度和磁感应强度垂直或平行两种情况46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选修32内容要求说明47电磁感应现象48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49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限于导线方向与磁场方向、运动方向垂直的情况;有关反电动势的计算不作要求50自感 涡流51交变电流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像52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5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54理想变压器限于单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55远距离输电56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选修33内容要求说明57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58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59布朗运动60分子热

11、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61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62温度和内能63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微观结构64液晶65液体的表面张力 对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的解释不作要求66气体实验规律67理想气体68热力学第一定律69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修3470.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和图像71.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探究)72.受迫振动和共振73.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74.波长、波速和频率(周期)的关系仅限于单一方向传播75.波的干涉和衍射76.多普勒效应77.电磁波谱 电磁波及其应用78.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79.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探究)80.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81.光的干涉、衍射

12、和偏振82.激光的特性及应用83.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时空观的区别84.同时的相对性 长度的相对性 质能关系定量计算不作要求选修35内容要求说明85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8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87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只限一维碰撞的问题88原子核式结构模型89氢原子光谱 原子的能级90原子核的组成91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92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93核力与结合能 质量亏损94核反应方程95裂变反应、聚变反应、链式反应。96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黑体和黑体辐射97光电效应98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表3 单位制及实验技能的要求主题要求单位制 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秒、电子伏特(eV)等。选修33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实验 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温度计(选修33)等 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