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922950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调讲义与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调讲义一、复调音乐的概念1、音乐分为单声部音乐与多声部音乐。2、多声部音乐又分为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3、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区别:1)、从定义上讲,主调音乐是一个或若干个主旋律加上伴奏音型的多声部音乐。而 复调 音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线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2 )、从声部关系上看,主调音乐声部之间是主次的关系;而复调音乐声部之间是相辅相 成的关系。4、复调音乐发展简况:专业创作中的复调音乐是由欧洲发展起来的。公元九 -十五世纪是它的孕育期和发展初 期,教堂的宗教活动促进了这种多声音乐形式的发展和完善,十六十八世纪复调音乐 的重 要作曲家有:意大利作曲家 帕里斯特列那、比

2、利时作曲家拉索和德国作曲家巴赫。5、复调也被称作对位 Counterpoint 词的原义为“点对点” ,这个“点对点”即是音对 音的意思。所以,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就被称为对位法。6、我们学习的复调音乐,其理论的源流来自哪几个方面?答: 1、以欧洲音乐为代表的复凋音乐理论体系及创作实践,2 、中国民族音乐中流存的自然形态的复调音乐,3 、二十世纪中国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实践。7、复调音乐的基本特点 1)、音乐展开的不间断性。这一特点主要是由旋律线的流动及多条旋 律此起彼伏的呼应和交织造成的。2)、音乐形象的同一性与多重性。复调音乐在揭示音乐形象方面,具有很大的包含量。 它 既可以是同一音乐形象的集中

3、展示和层层深化,又可以是不同音乐形象的兼容并置和对 应互 补。8、复调音乐的类型: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支声复调。二、支声复调1、支声复调又称为称腔式复调,即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 支声 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 花或删繁 就简。三、模仿复调1、定义与三大要素: 1)同一音乐材料2)不同声部 3)先后出现。2、三大环节:起句、应句、对句。应句与起句之间是模仿关系,对句与应句之间是对比 关系, 而对句与起句则是同一旋律连贯发展的延续关系。3、模仿分为卡农模仿(连续模仿)与简单模仿(局部模仿)。卡农一一是外来语Canon (英)的

4、译音,原词意为“准则、规律”。在音乐上是指不同声部 按一定的时间(和音高)间隔,有规律地先后出现同一旋律,构成连续不断模仿关系的一种音 乐形式。4、模仿的度数可以选择八度和八度以外的任意音程。几度模仿取决于起句与应句第一个音之间 的音程关系。5、精确模仿与不精确模仿6、变形模仿的方式有:倒影模仿紧缩模仿扩大模仿 逆行模仿。四、对比复调1、对比复调分为单对位与复对位。 单对位在复调音乐中,声部之间只有一种结合方式。复对位在复调音乐中,声部之间如果除原来的结合方式外,还可以调换声部位置 的高度、改变时间的距离和声部进行的方向等条件,产生新的结合方式,称为复对位(或繁复 对位、可动对位、转位对位、二

5、重对位等)。2、复对位分为纵向移动对位横向移动对位纵横移动对位倒影变形对位五、赋格曲、创意曲1、赋格曲是用复调手法作成的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同时也是一种复调音乐曲式。它由拉丁文Fuga的译音而得名。Fuga的原意为逃逸、追逐、循走,它形象地表明了赋格曲是由一个(有时为两个或多个)音乐主题在不同声部时隐时现、一再模仿,不断重现这一基本的 特点。2 、创意曲是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同时也是一种复调音乐曲式。这个名称由巴赫开始采用。它源于拉丁语Invention,为“想到一点东西 即创造发明的之意。3、赋格曲与创意曲的区别:与赋格曲相较,创意曲在主题乐思陈述、声部数量和手法运用等 方面,都不如赋格曲完整和丰富,格式也比较自由。因此可以说,创意曲是赋格曲的简约化和 自由化。复习资料一、简答题二、论述题三、写作题四、写作手法分析(每小题5分,共40分)/ Z1 4r w 1 KJ0r1 9?产At T T口1、J-It -J -l111 Jr1X1.答2.答:3.答:4.答:11%十mJ丨-1=LT7J-C%丨一 1Ljr帕Ta1=HITZE答:7.8、答9、答:10答:11、答:12、答:13、答:14、答:15、答:16、答:17答:答:五、复调手法听辨六、复调作品曲式分析要求: 1)从复调音乐声部的统一与对比因素角度,来分析此首作品的复调技术特点 2)文字在 200 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