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92219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唱奏律的方法与程序一、 唱奏律的方法律学,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律学必须对音乐所用的 音律进行研究。音乐所用的音绝大多数是有确定高度的,律制则是以 某特定音程为基础,用数学方法规定的一系列乐音高度的体系。体系 中的每个单位称为“律”;音阶是按照音程关系的一定规程从律制中 选择若干律而构成的音列,其中的每个单位称为“音”。“音”与“律” 合称“音律”时,除指律制外,兼指在高度上作精确规定的所有乐音。 “唱律”,即是用人的音声器官或相关乐器、相对准确地发出本质上 符合具体“审美数理规范”之乐音频率及其关系的感性和理性反馈互 动之心“心音”过程。“律制之音程、音列、音阶、和音、和弦、和声以及包

2、括复调、配 器技法所创构的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都有“律”的规范、结构、运 行,都可以成为“唱律”的对象。“唱律”应有感性和理性一致的必 要准备,方能“心中有数”、“得心应手”。感性准备,谓“听律”。“听 律”要获得“以耳齐其声”之能力。理性准备,谓“算律”。“算律” 要达到“以心存其律”的境界。听律的基本要求是能真实清晰地感到 人声或相关乐器声基音及其建立在基音上方的二倍音、三倍音、四倍 音、五倍音之存在,即一度、八度、五度、四度、三度等“自然 泛音”音程之存在。算律的基本要求至少明白三分损益律、纯律、十 二平均律成律的计算方法、过程与结果,以及相应音阶、调式在不同 律制中的律数同异。结合我的

3、专业,我想谈谈唱律在器乐教学中的作 用。器乐教学中的乐器很多,有提琴类、通品类、键盘类、吹管类、 泛音类乐器。提琴类乐器倾向于五度相生律。五度律有大小半音之分, 所以胡琴音律上同名半音(c-#c)大于异名半音(c-bd)24音分。在奏#C音 时,常把#C紧靠上访的d音;奏bd音时,常把bd音紧靠下方的C音。#c和bd两音的距离小提琴比胡琴更远。在胡琴教学中用律学的视角, 可把 c 和 d 分为 9 个单位, #c 在第五个位置, bd 在第四个位置。 #c 倾向于 d 音, bd 倾向于 c 音。当弦乐重奏、合奏时,五度律仍占主导 地位,只在某些音响需要的地方,改用纯律音程或和弦。在弦乐重奏

4、中,di和bi需要构成相对缩小的884音分的纯律大六度,di与#和需 要构成相对缩小的 386 音分的纯律大三度。在追求和声音准的弦乐重 奏片断,常要求大音阶的二级音“要高些”,三级音和六级音“要略 低”。这是相对十二平均律或五度律而言的。同样一个音,当它在曲 调进行中与包含和弦内的音高处理是有区别的,曲调进行中多倾向于 五度律音高,和弦内的音高多倾向于纯律。二、 唱奏律的程序“在唱奏的过程中,唱奏者的思维必须要与自己如影随形。它即 体现了唱奏者的先天因素,也肯定了唱奏者的知识、阅历和经 验的积累程度。可以设想,一个成熟的唱奏者所具有的内涵,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扩展,这种思维思想将由无序状

5、态的 信息思维因子,逐渐过渡为相对有序的经验思维因子。这种有 序化的经验思维因子的积极程度,表征唱奏者的艺术成熟程度。 当唱奏者接受一部音乐作品时,大脑中经验因子与作品表达的 情感发生共鸣,产生相应的内涵。当然,不同层次的唱奏者, 产生内涵的层次差别较大,因此这种思维思想,对具体的唱奏 者是难以定量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不可能唱奏一首表现丰富 内涵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环境、背景、历 史条件和生活现实,都有作曲者本人的思维思想。因此,内涵 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具有客观性。当然,内涵既是唱奏者的 思维思想,也就不能完全离开唱奏者的本身的先天因素。再次, 就是唱奏的具体表现形式外延。这

6、种具体表现形式,取决 于唱奏者身体器官的完善程度及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能,唱奏表 现者表演技巧的熟练程度及在表现过程中对音符、音准、速度、 节奏以及强弱的处理能力。所以,外延本身也是由多因素决定 的艺术表现手段。比如:唱奏的速度。每首乐曲的速度,唱奏 者在具体处理时都不尽相同,一般应以处理的自认为合适就好 这就表明,音乐作品是科学的和严密的,而在处理过程中却是 多元性的。表演者唱奏的速度,一方面受音乐作品规定的制约, 另一方面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灵活性。即慢有不同的慢,块有 不同的快,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只有根据情节,作出相应的 处理,才能使唱奏达到出神入化、精美动人之境界。在唱奏中, 除了恰当掌握

7、速度之外,正确处理音的强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 的问题。外延是唱奏的具体形式,是表演家再创作的具体体现。 它与唱奏者先天所具备的条件是分不开的。最后,说说唱奏的 音乐效果。这是音乐表现方法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概括地讲, 效果是唱奏者内涵、外延及外界条件反馈统一的结果。任何一 个唱奏者完成自己的唱奏过程都是内涵与外延的协同。但唱奏 效果的外界评论却并非相同。可对唱奏的特别精、特别高超的 艺术家的表演却能被公认,这就表现,客观评价即是多层的、 又是具有统一性的。唱奏的内涵是表演者的思维思想,这种思 维是由作曲家的曲谱与表演者经验思维因子协同而产生的。唱 奏的外延是表演思维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由多种因素决 定的协同过程。而音乐效果,是由作曲家、表演家及外界的信 息反馈之间的协同所产生的再创作过程,这种再创造过程的具 体表现产生了音乐的效果。注:Q来源于复频弹性律学李曙明音律文集之唱奏律概说 156159 页 人民音乐出版社Q来源于天人乐舞李曙明、贾纪文著408412页敦煌文艺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