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921948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00.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勘察测量投标技术方案1、项目概况经我公司对本项目招标人提供的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起步 区西南片区市政及公共公益配套基础设施和新民家园二期勘察设计 招标文件的认真研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本项目沿线实地踏勘, 结合我公司多年从事勘察测绘的经验和技术特长,对本项目测绘技术 提出如下技术响应。项目名称: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起步区西南片区市政及公共 公益配套基础设施和新民家园二期项目地点:简阳市新民乡、董家境乡业主单位:成都中州投资有限公司工程规模:/项目内容:勘察、测量勘察分级:新民家园二期工程重要性等级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二 级,地基复杂程度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市政工

2、程场地分 类为类。历史沿革三岔湖合作区域位于简阳市西南部的龙泉山系丹景山脚下成都市 东域,包括三岔镇、新民乡、董家境乡、丹景乡和武庙乡五个乡镇的 41个村行政范围,其中三岔镇是一个新兴的移民镇,原来为三岔区 建国公社,一九九二年撤区乡将兴隆乡、建国乡并入三岔镇至今。按照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关于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 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成都市人民政府和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合作 开发“两湖一山”(三岔湖、龙泉湖、龙泉山)的重大决策,成都市人 民政府和资阳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4月就合作开发建设三岔湖合作 区域达成协议,同时双方共同组建合作区域管委会和股份制公司,由 此拉开了三岔湖合作区域城

3、市开发建设的序幕。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三岔湖合作区域位于简阳市西南部的龙泉山系丹景山脚下、成都 市东部近郊,地跨东经104。1628”至104。2100”、北纬30。1548” 至30。2228”,距成都主城区60公里,距简阳市区31公里。1.1 对招标项目的理解(1)根据成都资阳三岔湖合作区域起步区西南片区市政及公共 公益配套基础设施和新民家园二期勘察设计招标文件要求,本项 目内容为勘察、测量,并负责项目后续服务。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 按照勘察设计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拟建工程的勘察和测量;(2)调查、收集与设计相关的基础资料、技术资料;(3)负责施工现场配合服务。(4)业主组织相关设计评审

4、、咨询意见的贯彻和落实;在合同签定后200天内提供勘察设计文件。1.2 项目建设背景和意义简阳市是西部重镇和二级中心城市。城市性质为风景旅游城市。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地处内陆的简阳市的发展具有深远影 响;随着中国加入WT0,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 战,包括简阳市在内的中国各级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 机遇、挑战和发展空间;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将逐步改变简阳市基 础设施落后的劣势,并能以时间换空间,逐步改善简阳市的投资环境, 促进城市发展。2、对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的认识2.1 地形、气候条件简阳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龙泉山呈一条形山脉,高程500-90 0米

5、,由北东向南西纵贯境内,丘陵与平原分别依伏于两侧。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夏热而长,冬无严寒,少霜雪,雨量充沛, 多云多雾,日照短等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63-174C,七月份平均 气温25.8C,且蒸发量较大,一月份平均气温5.6-6.5。多年平均 降水量976-1001.1.mm,旱年仅700余毫米,年分配很不均匀,且多 处变差较大,七九月雨量集中。2.2 水文情况本区河流属岷江、沱江两大水系,沱江为境内之最低侵蚀基准面, 资阳附近海拔高程340米。沱江呈北东-南东向与岩层走抽斜交,纵 贯境内,将其切成东、西两部分。其支流有绛溪河、资水河、球溪河 等。简阳境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6、。除西北隅 平原部分及沱江沿岸阶地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外,其余绝大部分为红 层(砂、泥岩)裂隙水及层间裂隙水。区内也主要为红层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类型与其地质构造特征关系密切,大部分平原缓褶皱地区 及背斜山区,因构造裂隙多属压扭性,对地下水的形成往往不如在此 基础上发育的浅层风化裂隙,故浅层风化裂隙水是区人最主要的、分 布最普遍的地下水类型。红层地下水的基本特征,首先受其自身的岩 性、岩相特征的控制,不管是背斜两翼或是平缓褶皱的丘陵地区出露 的下降泉,多在砂岩底板与泥岩顶面接触处,显示砂岩裂隙发充,透 水性好,地下水运移至泥岩界面附近储集以至溢出。这种透水性差异 大,成互层或夹层的特征,也是造成背

7、斜两翼深部有层间水存在的另一必要条件泥岩作为隔水顶板而存在。这种岩相岩性特征还导致 了红层地下水含水性的不稳定性及不均一性。2.3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层场区位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盆地东部,贾家场向斜的东翼,区内 分由有三岔湖断裂带。主要构造图如下:据实地调查和搜集的本区资料揭示,拟建场地地表遍布第四系全 新统人工填筑土(Q4me)、耕土 (Q4pd)和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Q4d1.+p1.)低液限粘土、粘土质砾砂,下伏白垩系、侏罗系基岩其土层结构划分如下:2.3.1. 人工填筑土 (Q4me):色杂,由人工回填的砖瓦块及粘性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密实,呈稍湿状,厚03m,主要分布于 居住区。2.3.

8、2. 耕土(Q4pd):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组 成,结构松散,厚度较均一,层厚0.51.OOm,分布于大部分地段。2.3.3. 低液限粘质土 (Q4d1.+p1.):褐红色,软硬塑,含铁镒质氧化物,夹钙质结核,分布于沟谷地段,厚度一般约28m。2.3.4. 粘土质砾砂(Q4d1.+p1.):褐红色,由泥岩岩屑组成,约 含45%可塑粘性土,湿,松散,层厚1.001.1.Om,分布于沟谷地 段。2.3.5. 泥岩:红色、红褐色,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岩 质软,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及土状,厚度1.oO2.00m,属 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中等风化层岩质软,为极软软

9、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IV。2.3.6. 砂岩:红色、红褐色,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岩质软, 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及土状,厚度1.OO2.00m,属极软岩,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中等风化层岩质软,为软岩,岩体基本质 量等级IV。2.4 地震简阳市三岔镇地震稳定性主要受外围中强地震活动的影响。根据 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抗震设防为六度区第一 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2.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本区内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无特殊土分布。3、勘察测量设计

10、依据及目的3.1 勘察测量设计依据3.1.1 勘察设计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008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土的分类标准(GB14590)公路抗震设计规范(JTJOO489)公路工程地

11、质勘察规范(JTJo649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o519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F1.0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O2485)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其他现行有关规程、规范及标准。3.1.2测量设计依据城市测量规范(C1.I899),简称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14804-9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测绘产品验收规定3.2勘察的目的及具体技术要3.2.1 桥(涵)(1)查

12、明桥G函)位区各墩台和主要防护构筑物范围内及其邻近地 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岸边的地层结构,各类土层的性质、坡度,并对 岸坡稳定性、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进行评价,提供验算基底抗倾覆 和抗滑稳定性所需参数;(2)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 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度提出计算参数,整治措施以 及空沿对墩、台的影响;(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当需采取降水措施疏干基坑采取沉井施工方案时,尚应查明含水层的 范围、颗粒组成,渗透系数的补给条件,评价承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 影响;(4)查明沟谷的冲刷情况和深度;(5)判定环境水和土对桥涵建筑材料

13、的腐蚀性;(6)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如地震液化、岸边滑移等);(7)判定地基土及地下水在桥涵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 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8)当采用桩基时,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a、着重查明可供选择的持力层及下卧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变化规 律,提出桩尖持力层最佳方案的建议;b、提供为计算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所需的桩侧各层土的极限 摩阻力值、桩尖处极限承载力值、岩土单轴极限抗压强度值,当无测 试数据时,应按现行交通部行标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 有关规定采用;c、对需计算承降的桩基,提出承降计算参数;d、调查桩基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提出沉桩可能性的分析 意见;e

14、、分析桩侧产生负摩阻力的可能性。3.2.2 市政道路(1)查明沿线地形地貌,划分地貌单元;(2)查明沿线地质构造、岩土分布及特性,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 参数;(3)查明沿线各段路基土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4)查明沿线各段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水位变化幅度 与规律,论证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5)查明沿线各段人工填土分布、厚度及密实程度;(6)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7)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 害程度,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提出意见,并提供所需计算参数。3.2.3 新民家园(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 程特性。(2)查

15、明场地和地基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周围环境对场地的影响。(3)提供满足设计和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 测地基变形性状。(4)提出对建筑物和构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5)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6)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评价。(7)现行勘察规范要求的其它相关工作。(8)按照现行规范要求提供成果报告。(9)配合设计方及施工方,做好现场服务。4、人员配备勘察负责人:姚平,正高职,注册岩土工程师;其余岩土工程工程师、助工10人,钻探技工50余人;测量负责人:钱华平,高级工程师;其余工程测量工程师、助工10人,测工30余人;5、用于本项目的设备本工程投入主要仪器、设备建表4、表56、各阶段工作内容、工作量及工作进度安排6.1 工作内容(1)平面控制及地形图测量进行全部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控制点的测设的精度,要求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路线地形图采用 1: 500比例尺,最终完成全线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内业设计质量 要求。(2)测量和调查包括按各种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