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92085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点一:河流侵蚀地貌1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B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U”型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2有关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按照成因,河流地貌可分为侵蚀地貌和搬运地貌B按照成因,河流地貌可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C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D河流地貌只在大河中下游形成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完成34题。3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b,c Bb,a,cCc,b,a Dc,a,b4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

2、力作用分别是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搬运、侵蚀 D搬运、沉积、侵蚀知识点二:河流堆积地貌5下列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冲积平原是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洪积平原形成于山前地带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A BC D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乙图是_,二者都是河流_地貌。(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处分布,乙在_处分布。(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A黏土、

3、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知识点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7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是A河流的上游地带,城市较密集B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块状分布C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D江南水乡地区比华北平原地区的乡村规模大读下图,分析完成89题。8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洪(冲)积扇、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9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之处,利

4、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进河流淡水能力点一:河弯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0若下图所示聚落形态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A甲乙 B乙丙C丁乙 D甲乙丙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完成1113题。1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C沙洲 D三角洲1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a处 Bb处Cc处 Dd处13.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A石灰岩 B花岗岩C

5、页岩 D变质岩能力点二:自然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下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Aa Bb Cc Dd15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宗教中心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开阔河流交汇处A B C D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1617题。16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麓冲积扇17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18读下面的诗句,并结合

6、长江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完成下列问题。庐山桑落洲 唐胡玢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1)“数家新住处”可能位于丁图中的_处,该新住处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桑落洲上的聚落规模较_,原因是_。(3)“古岸崩欲尽”是由_作用造成的,“古岸”应是长江的_(南或北)岸。简述判断理由。(4)通过上述问题的思考,在下图中_处(A、B、C)建设码头较有利,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影响,请简单说明。答案与解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巩固1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下和向源头方向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型。2B34.3.D4.A河流越往下游

7、,侵蚀减弱,沉积作用增强。a处为河弯,出现凸岸侵蚀、凹岸堆积,河道偏在凸岸侧,故应对应断面。c处为河流下游,河面展宽。5D6答案:(1)洪(冲)积扇三角洲堆积(2)BA(3)C(4)B解析: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甲为洪(冲)积扇,乙是河口三角洲,都是河流沉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谷口前,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由A到B谷口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7

8、C聚落的分布受河流的影响较大,越往河流中下游,城市越密集;平原地区的聚落一般沿河呈线状分布;江南水乡,由于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小。89.8.A9.B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开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育洪(冲)积扇;c处位于河流较开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漫滩平原。第9题,a处聚落建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到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选在地势较高处。10A甲乙段聚落较少,说明河流发育程度低,属支流。能力提升1113.11.B12.B13.C第11题,河流在冲出山口时,河道展宽,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地貌。第1

9、2题,在河湾处的凸岸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即b处沙金堆积最多。第13题,据材料可知,b处岩层应为陆相沉积岩。1415.14.A15.D依据参考图及比例尺不难看出,山间河流西侧a处有宽广平坦的沿河平原,且又位于两大河流交汇处,为货物的集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区位选择的绝佳处。16D因气候干旱,故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17D河流下游水源枯竭、荒漠化加剧是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拓展探究18(1)流水携带泥沙堆积。(2)小桑落洲孤立于江中,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3)流水侵蚀南由图可知,北岸形态变化小,而南岸形态变化较大,同时依据北半球流水右偏的原理,南岸侵蚀严重。(4)B侵蚀作用强,易使码头设施受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