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需求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91840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人需求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年人需求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年人需求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年人需求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人需求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需求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的需求及其社会支持分析李松柏一、前言据第五次全国人 11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人陆 人口达 1216583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 达到 6196%, 而 60 岁及以上的人 I I 比例已超过 10%。这就意味着我国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 题已成为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 问题。据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I 比例将达到 16184 %,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7177人 I】 结构将更加老龄化,因此,解决养老问题将成为我国 面临 的一项重要任务。二、由一个案例提出的问题 有一个家庭由一对老年夫妇组成,均为高校退 休教师,二 老无儿无女,亲友相距都远。从经济上

2、讲,两位老人都享 受计划经济制度卜的各种福利,生 活很平静。然而,老先 生不幸患上了帕金氏综合症, 住进了医院,老太太很辛苦, 病人的心理压力也很 人,在这种情况下无处求助,这个家 庭陷于了危机之 中。由这个案例笔者感到现在的养老爭业中存在着 较多的问 题,养老所需的社会支持是多样的和多层 次的,如果缺少 某一方面支持,那么老年人的生活将 出现危机。如上所例, 这对老人不缺经济上的支持, 但仅靠经济支持是不能改变 或抵挡来自生活中遇到 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养老问题同其 他社会问题一 样,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必须有一个社会支 持系统,以备各种社会养老资源可以调动。随着我国人II 老 龄化口益严重,养

3、老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所以我们的 目 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让老年人度 过幸福的 晚年。三、对老年人社会裾求的分析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在于满足老年人的社 会需求。从老年人生活的一般性特点来讲,如果按照马 斯洛关于人 的需要的理论,老年人有基本的生理需 求,安全需求,社 交需求,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生理上讲,老年人的 吃穿住以及保健是必不可少 单地低买高卖即可获得町观的 投资收益,能够迎合 老年人身体衰弱,精力不足的特征。 一般来说,老年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但股票市场中每 支股票在 一天中都设有涨跌幅限制,股票市值的损益一般 不 会超出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范围。如果股市能够启

4、稳 和走 牛,会使老年股民产生良好的收益预期,从而刺 激其消费。 51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提高老年人的精神 生活水平 老年人门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既需 要有效的商 品供给和服务,也需要精神生活。政府 职能部门应当充分 利用城镇和农村中较为健全的社 区系统开辟一些活动室, 为老年消费者提供电视、棋 牌、健身、歌咏等方面的特殊 服务,亦可以象征性收 费,使老年消费者生活在健康的文 化精神氛I制中。引导老年消费者有一个乐观豁达的消费 心态,使他 们慢慢地摆脱传统的保守的消费观念,学会适 应和 接受新的消费时尚,同样也能够促进老年消费者购 买 欲望的增加,刺激其消费。并引导他们关注我国 老

5、年消费 市场及老年产业的发展。(作者工作单位:华侨人学经济管理学院) 2002年10月 人口与经济POPULATION & ECONOMICS 增刊 老年人的需求及其 社会支持分析 李松柏一、前言据第五次全国人I I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人陆 人口达 1216583亿人,其中 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 达到 6196%, 而60岁及以上的人I I比例已超过10%。这就意味着我国 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 题已成为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 问题。据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I 比例将达到 16184 %,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27177人 I】 结构将更加老龄化,因此,解决养老问题将成

6、为我国 面临 的一项重要任务。二、由一个案例提出的问题 有一个家庭由一对老年夫妇组成,均为高校退 休教师,二 老无儿无女,亲友相距都远。从经济上 讲,两位老人都享 受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各种福利,生 活很平静。然而,老先生 不幸患上了帕金氏综合症, 住进了医院,老太太很辛苦,病 人的心理压力也很 人,在这种情况下无处求助,这个家庭 陷于了危机之 中。由这个案例笔者感到现在的养老事业中存在着 较多的问 题,养老所需的社会支持是多样的和多层 次的,如果缺少 某一方面支持,那么老年人的生活将 出现危机。如上所例, 这对老人不缺经济上的支持, 但仅靠经济支持是不能改变 或抵挡来自生活中遇到 的各种各样的困

7、难。养老问题同其 他社会问题一 样,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必须有一个社会支 持系统,以备各种社会养老资源可以调动。随着我国人II 老 龄化口益严重,养老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所以我们的 目 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让老年人度 过幸福的 晚年。三、对老年人社会需求的分析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在于满足老年人的社 会需求。 从老年人生活的一般性特点来讲,如果按照马 斯洛关于人 的需要的理论,老年人有基本的生理需 求,安全需求,社 交需求,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从生理上讲,老年人的 吃穿住以及保健是必不可少 的,这是老年人最基本的需 求,因而社会应在养老工 作中首先要保障基本需求的资源 可供利用

8、。对于老 年人的安全需求应该包扌舌经济安全和 人身安全,即 对自己的基本生活和所处的坏境感到有保障 而不会 轻易出现危机。在有了基本的保障之后,老年人常 会渴望家庭的温暖和与家人的交流,需要与朋友进 行沟 通,这些都是老年人渴望的适合他们的社会交 往活动,因 此在老年社会工作中必须重视老年人与 外界的沟通问题。 老年人曾经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为家庭付出了自己的大半 辈子,用社会交换理论来 讲,老年人曾经为社会付出了当 然就想得到回报和 承认,所以渴望尊重会成为他们最起码的 要求。老 年人除了上述需要外,还同其他年龄段的人一样 有 对知识的需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文 化的 快速变迁,使

9、老年人所处文化知识坏境发生了 变化。在过 去比较稳定的文化中,年长的人充当资 料和知识的储藏 库,而现在的老年人却尝到了知识 过时的痛苦,因而,现 在的教育应包扌舌所谓的终生教 育,也就是提高对老年人 的教育投入以满足他们的 知识需要,从而保证他们同社会环 境的适应。除上述的一般性需求外,老年人也有一些特殊 需求。因生活 能力的降低,逐渐需要社会上其他人 的帮助,包括体力和 脑力以及决策的帮助,但帮助不 意味着代替。生理功能的 下降使老人需要一些特殊 的设施,老人不仅需要医疗保 健,而且还需要心理保 健。综上所述,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可以归纳为以下 几点:11 经济收入的保障。21 来自家庭,社会

10、环境的关心,爱护和尊重。31 医疗保健和经常性的护理。41 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服务。51 发挥余热的工作或活动环境。61 老年教育及有关老年人发展的服务。四、社会支持的主体和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当前在我国老 年人社会保障中贯彻的是“三轮 驱动”模式,即动员个 人,组织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 为养老爭业提供经济支 持。但从社会资源多样性角 度讲,能提供社会支持的很多, 从构成社会支持的社 会支持主体来说,按层次的不同可以分 为下列几种: 国家和政府、社区、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 体、家庭 和个人等,这些主体构成了社会支持系统,为养 老事 业提供各种社会资源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国家和政府因为掌握

11、着较多的社会资源,所以 就应当起到 主导作用,当涉及到全社会的事项时就 必须由政府来解 决。国家可以通过社会设置对养老 事业中关键性的义务进 行规定,在国家范I韦I内对各种资源进行分配,使养老 事业得到保障。另外,政府 应当把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和 积极养老的道德规范 落到实处,使养老成为全社会每个成 员义不容辞的 责任。 作为养老支持系统的第二个层次的社区,又是 老年人生活 的坏境,因而非常重要。在社区应当建 立有关为老人的软 硬服务设施以落实国家的养老政 策,实施各种养老方案。它 可为养老提供的社会资 源有:具体组织养老事业,落实老年 人的养老经济保 障,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活动和受教育的场 所

12、。养老支持系统的第三层次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 体包括企事 业单位,慈善机构,老年人活动团体。社 会工作团体,社 会自愿者团体,医疗机构,老年学术 团体及新闻媒体等。 这些组织和团体可为养老事业 提供的社会资源有:为养老事 业提供资金、知识、医 疗保健、组织力量、服务和舆论支 持等,它们可以创 造和改变老年人的生活微观环境。 家庭和个人是养老事业的具体支持者,对象和 受益者。家庭 是老人活动的最小环境,与老年人具 有天然的联系,因而 家庭和个人对养老事业具有最 人的贵任。这一层次应为养 老事业提供的社会资源 有:为老年人提供经济和情感支持、 生活服务。五、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老年人的需求是多方 面的和多层次 的,而应建立的支持系统也应是多方 面的和多层次的,那 么我们所要建立的养老社会支 持系统就应当包括政府,社 会,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 以及家庭和个人,他们所提供的 社会资源应涉及社 会设置,经济,服务和社会环境等方 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