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9917213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一般消毒隔离措施l、工作人员衣帽整齐,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应更换拖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周围环境无污染源。2、供应室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清楚;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3、各室桌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大扫除一次,保持各室的清洁整齐。4、凡回收的弯盘、镊子、引流瓶、导尿管等均再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刷洗、擦干、再灭菌。5、供应室对各科带有标记的特殊感染(如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人用过的物品均采用双蒸高压灭菌法。6、供应室无菌送货车与回收车分开,并有明显标记,用后消毒液擦拭。7、各种包布一

2、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缺损。(二)压力灭菌锅效果的监测1、每日晨对所用灭菌锅作bd试验,bd包内指示卡和包外指示带均匀一致变色合格,被视为灭菌锅运转正常。2、所有灭菌锅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3、消毒员随时检查灭菌锅的压力、温度、运转情况,每锅有记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4、高压灭菌与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分开放置,避免混淆。(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的管理1、每批号注射器抽样_进行细菌培养、热原和微粒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方能发货。2、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专室、专柜放置,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5cm。(四)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管理1、无菌物品存放间地面、桌面、柜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

3、无菌物品存放网每日紫外线照射l小时,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记录完整。3、无菌物品存放间护士严格核查灭菌日期、灭菌效果(观察每一无菌包上的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是否正常),并按时间顺序发放物品。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二)一、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伤害;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危险;注射的废弃物不对他人造成危害的注射。安全注射能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和公共环境。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在有效期内使用;注射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刺容器内,不允许再次使用。三、严格执行一次性注射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处理,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和针头。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注射器

4、、注射药液无菌。五、注射药液应在使用时抽取,现配现用。六、注射时要对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做好消毒措施。七、注射完毕后的注射器具按照医疗废物及时收集处理。针头直接投放在锐器盒中,不得将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回套针帽。八、注射和药物配制环境符合无菌原则和职业防护原则。九、注射室和配药室通风良好,物品分类定位放置、定量管理,保持没有过期无菌物品。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小组)负责安全注射的宣传、培训和管理工作,并对安全注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1.坚持每日清洁,地面湿式清扫,每天进行空气消毒;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

5、依次放入专柜,过期无菌物品应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和消毒设施。3、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程序。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5、抽出的药液,超过_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_小时不得使用。6、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_次,容器每周灭菌_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_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8、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

6、_、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9、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一)一般消毒隔离措施l、工作人员衣帽整齐,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应更换拖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周围环境无污染源。2、供应室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清楚;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3、各室桌面、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大扫除一次,保持各室的清洁整齐。4、凡回收的弯盘、镊子、引流瓶、导尿管等均再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刷洗、擦干、

7、再灭菌。5、供应室对各科带有标记的特殊感染(如绿脓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人用过的物品均采用双蒸高压灭菌法。6、供应室无菌送货车与回收车分开,并有明显标记,用后消毒液擦拭。7、各种包布一用一洗一更换,保证无缺损。(二)压力灭菌锅效果的监测1、每日晨对所用灭菌锅作bd试验,bd包内指示卡和包外指示带均匀一致变色合格,被视为灭菌锅运转正常。2、所有灭菌锅每月进行生物监测一次。3、消毒员随时检查灭菌锅的压力、温度、运转情况,每锅有记录,确保消毒灭菌效果。4、高压灭菌与环氧乙烷灭菌物品分开放置,避免混淆。(二)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的管理1、每批号注射器抽样_进行细菌培养、热原和微粒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方能发货。2、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专室、专柜放置,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5cm。(四)无菌物品存放间的管理1、无菌物品存放间地面、桌面、柜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2、无菌物品存放网每日紫外线照射l小时,每月空气培养一次,记录完整。3、无菌物品存放间护士严格核查灭菌日期、灭菌效果(观察每一无菌包上的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是否正常),并按时间顺序发放物品。第2页共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