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9917110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金属焊接性及其试验方法 不同的金属材料用不同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时,由于材料本身的成分和性能差异及焊接时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冶金过程,从而对焊接操作的难易程度和材料的组织与性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从焊接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因而提出了焊接性的问题。本章将重点介绍金属焊接性的基本知识及试验方法。 第一节 金属焊接性概述 一、金属焊接性的概念 焊接性是表示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是指材料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包括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和结构形式等),能否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和该焊接接头能否在使用条件下可靠运行的一种特性。 金属焊接性是个相对的概念,同一种材料在不同的焊接工艺条

2、件下焊接性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焊接铝合金时,如采用氧-乙炔进行气焊时,则焊接性差,如改用交流氩弧焊时,则有良好的焊接性。随着新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的开发与完善,一些原来焊接性差的材料,也会变成焊接性好的材料;当然,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对焊接结构使用条件要求越高,又将会带来新的焊接性问题。 二、金属焊接性的内容 金属焊接性包括工艺焊接性和使用焊接性两方面的内容。 1.工艺焊接性 是指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否获得优质致密、无缺陷的焊接接头的能力。它不是金属本身所固有的性能,它不仅与母材的成分与性能有关,还受焊接热源的性质、保护方式、热处理状态、接头形式及焊接方位、预热、后热等因素影响,反应了金

3、属在焊接过程中对接头性能的改变,尤其是形成缺陷的敏感性。 对于熔化焊而言,工艺焊接性可分为热焊接性和冶金焊接性。 (1)热焊接性 是指在焊接热过程中,对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性能及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它主要与被焊材质及焊接工艺条件有关,常用来评定被焊金属对热的敏感性(晶粒长大和组织性能变化等)。 1 (2)冶金焊接性 是指冶金反应对焊接性能和产生缺陷的影响程度。包括合金元素的氧化、还原、氮化、蒸发及氢、氧和氮的溶解等对气孔、夹杂物和裂纹等的敏感性,主要影响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性能。 2.使用焊接性 是指焊接接头或整体焊接结构满足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各种使用性能的程度。主要包括力学性能、低温性能、抗脆断

4、性能、高温蠕变、疲劳性能、持久强度、抗腐蚀性和耐磨性能等,反应了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所获得的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应性。 三、影响金属焊接性的因素 影响金属焊接性的因素很多,对于钢铁材料而言,主要有材料、设计、工艺和服役环境等四大因素。 1.材料因素 主要受焊接时直接参与物理化学反应和发生组织变化的母材和焊材的化学成分、冶炼轧制状态、热处理状态、组织状态和力学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化学成分(包括杂质的分布)是主要影响因素。 2.设计因素 是指焊接结构的安全性不但受到材料的影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结构形式的影响。例如结构的刚度、应力集中程度与应力状态等,不仅影响材料对焊接裂纹的敏感性,还可能影响

5、接头的力学性能。 3.工艺因素 是指施工时所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规程和焊后热处理等因素。 4.服役环境因素 是指焊接结构的工作温度、负荷条件(载荷种类、施加方式和速度等)和工作环境(化工区、沿海及腐蚀介质等)。一般而言,工作环境越恶劣,则对焊接性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金属的焊接性与以上四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分析焊接性时,不能单纯地以某一因素独立进行分析,而应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2 第二节 金属焊接性试验方法 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新的工艺方法及服役环境等因素的变化,为了保证优质的焊接接头,必须对产品进行焊接性分析和试验。 一、金属焊接性试验内容 1.焊缝金属抗热裂纹

6、的能力 热裂纹是焊缝中较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缺陷,因此常用金属抗热裂纹的能力来判定金属材料冶金焊接性的指标。 2.焊缝及热影响区抗冷裂纹的能力 抗冷裂纹的能力是判定金属材料冶金焊接性和热焊接性的指标之一,它主要针对线材进行试验。 3.焊接接头抗脆性转变的能力 焊接时,焊接接头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脆性转变,从而使韧性降低,将会影响使用焊接性。因而,对于在低温下工作和承受冲击载荷的焊接结构,焊接接头抗脆性转变的能力也是一项重要试验内容。 4.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 焊接结构的使用性能对焊接性有不同的要求,因而应根据特定的工作条件和设计的技术要求制定专门的焊接性试验方法。 二、金属焊接性试验方法 根据

7、不同目的,焊接性的试验方法有很多,如图1-1。在选择或制定焊接性试验方法时必须遵循针对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原则。下面分别从工艺和使用焊接性两方面介绍几种常焊接性试验方法。 1.工艺焊接性试验方法 (1)碳当量估算法 所谓“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和其它合金元素对淬硬、冷裂及脆化等的影响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碳当量的计算公式很多,目前以国际焊接学会(W)所推荐的CE(W)和日本JIS标准所规定的Ceq(JIS)应用较为广泛。 3 图1-1 焊接性试验方法分类 CE(W)C+MnCr+Mo+VCu+Ni+%) 6515 此式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钢(b=500900MPa)及含碳量大于

8、 0.18%的钢种。板厚小于20mm,CE(W)0.4%时,钢材的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当CE(W)0.4%0.6%时,特别是大于0.5%时,钢材的淬硬倾向大,焊接时需要预热才能防止裂纹;当CE(W)0.6%时,钢材的淬硬倾向强烈,属于较难焊的材料,需要采取较高的预热温度等严格的工艺措施。 (JIS)=C+CeqMnSiNiCrMoV+%) 624405414 此式适用于低碳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b=5001000MPa)及含碳量大于0.18% 的钢种。其化学成分范围:WC0.2%,WSi0.55%,W Mn1.5%,WCu0.5%,WNi2.5% , 4 WCr1.25%,WMo

9、0.7%,WV0.1%,WB0.006%。 碳当量可预测某钢种焊接性,从而确定其工艺措施。一般来说,CE(W)和Ceq(JIS)的数值越高,被焊钢材的淬硬倾向越大,热影响区越容易和产生冷裂纹,它们的关系如图1-2和表1-1所示。 表1-1 不同焊接性等级的工艺要求 图1-2 焊接性与Ceq和板厚的关系 焊接性等级,见表1-1 (2)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 对于低碳微量多合金元素的低合金高强钢,碳当量估算法就不适用了,日本伊藤等人采用斜Y形铁件试验,考虑扩散氢和拘束条件,对200多个钢种进行了大量试验,求得了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计算公式。 SiMn+Cu+CrNiMoV+5B 3020601510H+

10、 =+PcPcm60600 Pcm=C+ 式中 Pcm钢中合金元素的碳当量(%); Pc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 H甘油法测定的扩散氢含量(mL/100g); 板厚(mm)。 上两式的适用范围:WC=0.07%0.22%,Wsi00.60%,WMn0.4%1.4%,WCu00.5%,WNi01.2%,WMo00.7%,WV00.12%,WNb=00.04%, WTi=00.05%,WB 5 00.005%。 (3)CCT图或SHCCT图法 对于各类低合金钢,可以利用其各自的连续冷却曲线(CCT图)或模拟焊接热影响区的连续冷却曲线(SHCCT图)分析焊接性。这些曲线可以较方便地预测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

11、、性能和硬度,从而可推测某钢在一定焊接条件下的淬硬倾向和冷裂纹敏感性,从而作为调节焊接线能量和改进焊接工艺的依据。 (4)焊接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验方法 此方法可间接判断被焊钢材的淬硬倾向和冷裂纹的敏感性。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如图1-3和表1-2,其标准厚度为20mm,若板厚超过20mm,则须机械切削加工成20mm厚,并保留一轧制表面;若板厚低于20mm,则不须加工。焊前应先把试件表面的水、油、锈和氧化皮等清理干净,试件两端支撑架空,保留足够的空间。 图1-3 最高硬度试验及取样 图1-4 硬度的测量位置 表1-2 热影响区最高硬度试件尺寸 一号试件在室温下焊接,二号试件在预热温度下焊接,焊接工艺参

12、数为:焊接电流I 170A10A,焊接速度V150mm/min10mm/min,焊条直径4mm。 试件焊好后,让其自然冷却,待12h后,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沿图1-3的检测断面进行垂直切割焊道,然后对检测断面进行研磨并腐蚀,按图1-4所示的位置,在0点两侧每隔0.5mm取一个测定点,共取7个以上的点,用载荷为10Kg的维氏硬度进行测量。 (5)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法 此方法主要用于评价碳素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打底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冷裂纹倾向。 6 1)制备试件 试件采用机械加工,其形状和尺寸如图1-5所示。 2)试验 焊接 工艺参数为:焊接 电流I 170A 10A,电弧电压U 24V2V,焊接速

13、度 V150mm/min 10mm/min,焊条直 径4mm。焊条事先 应严格烘干。 拘束焊缝用低图1-5 斜Y形坡口焊接裂纹试验用试件开头及尺寸 氢型焊条进行双面焊接,先从背面焊第一层,然后再焊正面第一层,以后依次交替焊接。在焊接时,要注意防止角变形和未焊透。 试验焊缝在焊前应清理干净,最后用丙酮清洗。分别按图1-6(a)、(b)所示采用焊条电弧焊或焊条自动送进装置进行焊接。 (a) (b) 图1-6 试验焊缝的焊接方式 (a)焊条电弧焊 (b)自动送进焊条电弧焊 焊完后将试件放置48h后,用肉眼或放大镜检测表面裂纹,然后用机械方法截取一段试验焊缝,并对其断面进行研磨腐蚀,用放大2030倍的

14、金相显微镜检测裂纹。 3)计算 试件上裂纹按图1-7所示进行计算。 表面裂纹率 7 (a) (b) (c) 图1-7 试件上裂纹长度计算 (a)表面裂纹 (b)根部裂纹 (c)断面裂纹 Cf=lf?100% L 式中 Cf表面裂纹率(%); lf表面裂纹长度之和(mm); L试验焊缝的长度(mm)。 根部裂纹 试样先进行着色检测,然后再拉断或弯断。 Cr=lr?100% L 式中 Cr根部裂纹率(%); lr根部裂纹长度之和(mm); L试验焊缝的长度(mm)。 断面裂纹率 将试验焊缝宽度开始均匀处与焊缝弧坑中心之间的距离四等分,然后截取五个横断面,分别计算出五个横断面的裂纹率,然后取平均值。 Cs=Hs?100% 式中 Cs断面裂纹率(%); H试样焊缝的最小厚度(mm); Hs断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