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9915317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南京市溧水区柘塘中心小学 陈静芬教学内容: 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热烈、欢腾、奔放、喜庆的音乐情绪。2通过聆听、声势、律动、演唱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节奏、乐句、旋律、音色等要素。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热烈、欢腾、奔放、喜庆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能清晰地分辨乐曲的各段落,并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现。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师:同学们好!又来到了音乐的课堂,你们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跳一段舞蹈。当我唱“lu lu lu”的时候,请同学们绕着胳

2、膊,踏着音乐的节拍,向左、右两边跳舞;当我唱“la la la”的时候,请同学们甩着双臂,踏着节拍,向前、向后跳舞。学生模仿。2师:我想让这段舞蹈更热烈一些,我想加上一些动作,首先我们在向左、向右两边跳舞的时候,在我哼唱的每一个短句子的最后一拍加上一个蹬脚的动作,我们一起试试看。向前、向后跳舞的时候,在每个小句子的句末加上拍手。节奏为:注意拍手的时候,要像老师这样,用一个手的手指拍另一个手的手掌。学生模仿。师:我想让我们的舞蹈的再热烈一点,让我们加快速度再来跳一跳。3师:同学们,类似我们这样围着圆圈跳舞的场景在哪里能够看到?生:师:用什么样的乐器能够表现这种热闹的场景? 生:锣、鼓、镲、三角铁

3、师:你们说到的这些乐器都属于打击乐器。确实,打击乐器在烘托、渲染音乐的情绪和氛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老师想用鼓和镲表现这种热闹的场面,看老师是怎么做的?4教师用声势模拟鼓、镲的声音: (1)看老师来模仿一下,同时念鼓和镲的拟声词。(2)请同学们自己跟着老师一起做,要求:当老师做了两遍之后,请同学们跟着一起做。(3)师:请同学们自己做四遍。5.师:同学们做得真不错,热情、奔放的舞蹈和演奏之后,我们再来体验一段抒情、流畅的舞蹈。请同学们拉起手,跟着老师的演唱,踏着音乐的节拍,先向左走,当听到新的句子开始的时候,我们一起向右走。师:老师刚才一共唱了几个乐句?(4句)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聆听,这4个

4、乐句的结束音是长音还是短音?对,是长音,而且我告诉大家,每一句的结束音都是一个3拍的长音。我们再来跳一次,这次跳的时候,我想请同学们在每句的句末3拍长音结束之后的第4拍,加上一个蹬脚的动作,一起来试试。二、简介西南少数民族边寨1师:同学们聆听得非常认真,动作节拍卡得也很准确。同学们,在我国西南的两个少数民族苗族和彝族,那儿的人们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重大的活动时会围一起纵情的奏乐、歌唱、跳舞,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了解这两个民族。2播放“群舞狂欢”的旋律,学生了解两个民族的风俗。3师:伴随着我们了解这两个民族风俗的音乐就叫做北京喜讯到边寨。学生齐读曲名。4.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用怎样的动作表现喜讯

5、从北京传到了边寨的千家万户?谁来设计一下?(1)指名学生设计,我们一起来模仿。(2)我们跟着音乐来做一做。5.师:同学们,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你们猜想一下有可能是北京什么样的喜讯传到了边寨?生:4师:你们说的这些喜讯,任何一个都属于特大喜讯,当这些喜讯传到边寨的时候,人们一定会聚集在一起 “群舞狂欢”。同学们请轻轻地起立,让我们用动作来表现这种“群舞狂欢”的场面。三、分段聆听舞曲主题1声势、律动体验矫健、奔放的第一主题及欢快活泼的彝族舞曲旋律。完整聆听乐曲的第一段“群舞狂欢”,教师带着学生随乐一起做声势及律动。2歌唱体验苗族民歌旋律(1)师:奔放、热烈的群舞狂欢之后,我们将要听到的是一段苗族

6、舞蹈的旋律。听老师唱一唱,它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哪一个音在其中最特别?(2)师:1、3、5是苗族音乐的骨干音,降3是苗族的特色音。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3)出示乐谱,教师指着乐谱,学生唱。(4)我们来合作演唱,前半句你们唱,后半句老师唱。(5)加快速度唱,学生唱前半句,教师用“la”唱后半句。(6)师:苗族人唱歌的时候喜欢加入滑音,你们听老师来唱! 学生加入滑音再唱一唱。(7)师:你们的歌声仿佛让我听到了纯正苗族的飞歌。让我们来听一听用乐器演奏的这段苗族舞蹈的旋律,当你听到是一个人在跳的时候,请你们用1个手势来表示,当你听到是一群人在跳的时候,请你们用挥动双手来表示。(8)我们再来听一听,当听

7、到独舞的时候,陈老师来领舞,当听到群舞的时候,请你们站起来和老师一起来舞蹈。(9)三听,请一个学生来领舞。注意:开始的第一句“华丽登场”的句子。3律动体验男女对舞场面(1)初听:听一听这段舞曲的旋律力度是怎么变化的?(2)师:对,是强弱交替的。如果我们把有力度不同的旋律赋予它性别的话,力度强的旋律应该是?(男孩子)力度弱的旋律应该是?(女孩子)(3)师:这段舞曲表现的是男女对舞的场面。(4)师:我想请班上的男女同学也来体验对舞,来还原这种男女对舞的场景。男孩子还记得在了解彝族、苗族这两个民族风俗时,彝族的小伙子们弹奏的乐器叫大?(三弦)我想请男孩子模仿大三弦的样子,踏着旋律的节拍,向前、向后行

8、进跳舞。请女孩子模仿提着小裙子,同样也是踏着旋律的节拍,向前、向后跳舞。我们男孩子、女孩子来比试一下,看看哪一方的舞蹈跳得更精神、更有气势。男女生分两列对舞,(5)师:我想让对舞的气氛更紧张、更热烈一些,我们在舞蹈的时候加上衬词的呐喊。请男孩子在句末加入衬词“嘿”,并加上一个踹脚的动作。请女孩子在句末加入衬词“哟哟”,并加上一个踹脚的动作。四、完整聆听1师:你们的舞蹈跳得真热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聆听这首北京喜讯传边寨,一起用动作表现一下。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首作品的段落结构,一开始是互传“好消息”的引子,接下来是群舞狂欢苗族舞蹈男女对舞群舞狂欢(有没有开始的群舞狂欢那么长?),所以这首作品的结构我们可以称之为“带再现的三段体”。2师:这首中国的管弦乐作品也受到了很多外国音乐家的欢迎,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另外,请同学们去搜索乐曲的创作背景,了解一下到底是什么喜讯从北京传到了边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