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913569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集本级预算及总预算执行情况和本级预算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辛集市2021年市本级预算及市总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1年市本级预算 及市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2月9日在辛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辛集市财政局局长李胜法各位代表:2021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 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 提出意见。一、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 为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 持下,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开展理念,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

2、实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 市人大常委会各项决议,积极拓展财政职能,破解资金瓶颈,深 化财税改革,完善财政政策,优化资金配置,加强执行管理,为 全市经济社会开展提供重要支撑。一全市总预算执行情况1、一般公共预算。2021年我市全部财政收入 267844万元, 增长26.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6180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国税完成 50202万元,增长59.8%;地税完成50443 万元,降低 9.6% 主要是受“营改增等政策影响 ;财政完成 45535万元,增长 28.7%。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93126万元,增长26.1%。2、 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

3、265794万元含 专项债券2.7亿元,比上年增长 271.2% ;政府性基金支出 265794 万元,比上年增长 271.8%。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照收支平衡的原那么编制,并安排资 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收支。4、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保基金收入完成140359万元,增长 15.1%;社保基金支出完成121839万元,增长10.5%;年末新增结余 18520万元。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2021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121186万元,比上年增长19%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66258万元,按可比口径下同比上年增长 23.6%,主要支出情况是:一般公共效劳支 出32412万

4、元,增长64.5%;公共平安支出 18285万元,增长50.5%; 教育支出91013万元,增长 20.3%;科学技术支出 4195万元,增长278.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345万元,增长5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8220万元,增长 102.2 % ;医疗卫生支出 40409 万元,增长 9.8 % ;节能环保支出 16477万元,增长18.3 % ;城 乡社区事务支出 12866万元,增长13.8 % 农林水事务支出 38445 万元,增长1.7%;交通运输支出 12630万元,增长46.4 % 国土 海洋气象支出3408万元,增长41.5% ;住房保障支出 7620万元, 增长

5、13.7%。三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省政府批准我市 2021年度政府债务限额 163449万元,其中: 一般政府债务限额 106449万元含棚户区改造19657万元,专项债务限额57000万元。2021年省下达我市政府债券27000万元,其中:棚户区改造 12000万元、污水处理工程资金15000万元。2021年我市政府债务余额9593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893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 57000万元,政府债务处于平安可控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以上预算收支完成情况为快报统计数据,2021年决算编制完成及与省级财政结算后,局部数据还会有所变化, 届时我们再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四2021预算执行

6、效果1、加强预算管理,狠抓增收节支。一是强化收入管理。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努力健全综合治税长效管理机制,推进非税 收入征缴方式转变,深化票据电子化管理改革,创新源头管控模 式,强化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应用,堵塞收入收缴漏洞。不断 优化财政收入入库结构,着力抓好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征缴工作, 大幅提高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加强对非税收入监督,将非税 收入全部纳入了预算管理,对非税收入实行标准化、法制化、科 学化管理,做到应收尽收,科学、合理地安排支出。二是以绩效 为导向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高度重视支出进度工作,加快大气污 染防治、地下水超采治理、保障性住房和黑臭水体等重点工程的 中央、省专项资金支出,

7、研究改良工程组织和审批方式,以及工 程报账和验收方法,切实解决影响支出进度的机制障碍。足额安 排工资、养老改革资金,确保工资和养老改革政策不折不扣地落 实。三是加大盘活存量资金力度,对上年末财政存量资金规模较 大的部门或单位,适当压缩下年财政预算安排规模;编制工程或 安排财政资金要先消化存量,再考虑安排增量;将政府性基金预 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结转结余资金,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 使用。四是要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对各预算单位的现有工程,抓 紧研究建立绩效评估和适时退出机制。五是认真做好“五项经费预算管理,严控“五项经费支出,2021年全市“五项经费支出1438万元,同比减少 264万元,下降15

8、.5%。2、用活政策资金,拓展筹资渠道。一是充分发挥好财政职能。 密切关注国家政策方向,精准谋划承接平台和抓手,进一步标准 市政府工程库管理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积极争 取中央和省对我市的政策资金支持,为全市经济开展注入活力。二是树立“政府支出主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开展和建设资金主要靠市场的理念。进一步深入推进财政资金支出方式的 改革,采取PPR股权投资、贴息撬动等方式拓宽筹资渠道,积极 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放大政府投入效果。三是认真落 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创新财政资金招标分 配、竞争性分配等,并结合拨改投、拨改保、拨改补、拨改奖、 拨引贷等支出方式

9、,充分发挥好财政性资金的引导和“杠杆的 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努力支持我市城投公司做 大做强,通过城投公司规模不断平稳扩张,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 快开展。3、深化财税改革,破解难题释红利。坚持以改革破难题,向改革要红利,我市财政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创新是引领财政依法高效运行和促进财政事业科学开展的第一动力,破解目前财政事业开展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只有靠解放思想和改革创 新。一是推进市乡两级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 进一步理顺政府间收入划分,实现事权和财力的合理、均衡配置。 二是全面落实中央税制改革部署,跟踪税制改革动向,健全地方 财政收入体系。三是完善全过程绩效

10、预算管理机制,真正将绩效 管理贯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四是强化法治财政建设, 提升财政履职能力,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科技教育、 环境保护、农业开展等相关改革,发挥好财政职能和先导作用。 五是进一步推动对国有资产、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按绩效理念和 市场思维,研究建立“资产资源一资金一资本等良性循环 机制,充分发挥好我市资产资源的管理和运营效益。通过不断深化和完善对乡镇、经济开发区及其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制衣区、制革区财政管理体制,调动乡镇、园区抓开展、 促增收的积极性,着力推动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开展和实施区 域开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培育吸引外资 新优势的排头

11、兵、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开展的示范区,提高园区 对全市经济开展的奉献度。4、 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加强政府性债务 管理,标准政府融资举债渠道,优化债务层级结构、区域结构和工程结构,建立政府性债务管控机制,健全债务风险预警、应急 处置及考核问责机制,在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同时, 发挥好政府债务稳增长促开展的积极作用。二是建立健全财政运 行监控体系,搭建财政运行监控信息平台,对财政收入、支出进 度、预算工程、债务管理、资金绩效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定期 开展多维度监测分析,及时识别、预警、处置风险,保障财政平 稳健康运行。5、推进依法理财,加强全程管控。一是综合运用好财政评审

12、、 政府采购、国库支付等制度,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实现“资源跟着绩效走、资金跟着工程走、拨付跟着进程走。二是积极推动财政监督由合规性审查向绩效性审查转变。加强财政资金 监督检查、专项整治和绩效评价,通过单位自查、财政部门专项 检查和审计机关审计,及时发现违规违纪问题。三是强化责任追 究,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滞留财政资金等违规违纪行为, 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四是加大预决算信息公开 力度,严格公开时限,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使政府理 财行为和资源配置结果晒在阳光下,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政府管理效能提升。五是坚持“问 题导向,切实维护

13、财经纪律。针对省巡视组及各专项审计等对我 市提出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加大对违反财经纪律、采购招投标不 标准、招待费超支和“一问责九清理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线 索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整改建制力度。6、 强化预算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监督。进一步加强对专项资 金使用情况的监督,通过开展政府性投资工程绩效或民生专项资金使用绩效的调研活动,找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 原因,并形成审议意见报送市政府,建立并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 理方法,催促部门单位强化内部监督机制,实行依法理财、民主 理财,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平安和高效。7、 突出保障重点,精准发力保障民生。2021年全市民生支出 20亿元,比上年增长8.

14、1%,占全部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为50.9%。一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8220万元,比上年增长 102.2%,主要用于提高城乡低保、五保供养、 养老保险改革、企业养老保险补助、落实涉军人员待遇等;二是医疗卫生改革深入推进, 全市医疗卫生和方案生育支出完成40409万元,比上年增长 9.8%,主要用于新农台、三级医院前期费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原“赤脚医生补助; 三是落实支持教育开展各项政策,全市教育支出完成 91013万元,比上年增长20.3%,主要用于保障中小学运转,落实义务教育经费 保障,推进中小学校舍平安工程建设,支持开展职业教育和特殊 教育

15、,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体系等;四是推进文化、体育、传媒等社会事业开展,全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3345万元,比上年增长53.7%,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落实公共场馆免费开放政 策,办好农村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等惠民实事;五是加大城乡社区投入,2021年支出完成12866万元,比上年增长 13.8%,大力推进 了新型城镇、违章建筑拆迁、创立园林城和环卫一体化建设;六是全市住房保障支出 7620万元,比上年增长 13.7%,落实了公租 房、廉租房政策,重点支持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七是农林水支出到达38445万元,比上年增长 1.7%,加大了三农投入,支持 了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八是节能环保支出16477万元,增长18.3%,全部用于生态环境治理, 进一步改善了我市居住环境。回忆过去一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的监 督支持下,积极完善财政政策,有效强化财政支持和引导作用, 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开展难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在充分肯 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和挑战也在增多。一是保障支出的压力进一步加大,民生支出刚性增长的势头仍在加强,养老保险改革、军退人员落实政策保障、工资改革、城市创园建设、加大文教卫计等效劳体系建设,加快 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实施精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