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912784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2执教?五柳先生传? ,我最大的收获 ,就是在“文本细读上进行了一点有益的探索。为什么要用“细读的策略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呢?全文172个字 ,字字珠玑 ,有必要将这些“纯度非常高的文字“溶解开来 ,细细品味;课文虽为文言 ,但是在理解句子意思上并无太多的障碍 ,学习时间充裕 ,深入挖掘文本就成了一种可能;对于陶渊明隐居时的心境 ,学生大多数都有思维定势 ,以为他必然是悠闲自得。其实不然 ,陶渊明当时的心境是很复杂的 ,是悠然而沉郁、自得且忧伤。要想深切感受这一点 ,就得循着文字 ,逐层探幽。?五柳先生传?的文本细读活动 ,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课堂的结构是“逐层深入的。从

2、文本意义来看 ,自画像、正气歌、精神家园 ,呈现出明显的阶梯递进;整体布局来看 ,吟读、说读、析读、细读 ,步步推进 ,渐次走进文本的深处;从板块细节处理来看 ,“说说先生的特别之处、“这位特立独行的先生是谁?、“解说他的特别 ,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言行而深入剖析精神实质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是“螺旋上升的。这堂课 ,学生通过吟读感受声韵 ,通过说读理解文意 ,通过析读走近人物 ,通过细读揣摩手法。学生的思维经历着由感性到理性、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从初步感受到深刻感悟的过程。学习的指导是“细腻有致的。教师细腻的指导 ,是学生文本细读活动的抓手。比方 ,朗读的指导 ,我就做了这样一些工作:关注读音

3、和句读、读好句首的顿音、四字短语的节拍、特殊句式的语气语调 ,这样就使得朗读活动有立体感、有层次感 ,防止了机械重复和平面滑行。通过文本细读 ,这堂课根本到达了短文深教的目的 ,作为教者 ,我以为 ,在实施文本细读策略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这样一些问题:“细不是“碎 ,要对文本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我在研读文本的时候发现 ,理解文言句意 ,如果采用传统的逐句翻译的方法 ,虽然在知识点的覆盖上可以更广一点 ,但是将导致形式呆板、鸡零狗碎的结果 ,于是 ,我就对本课的文言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和整合 ,用8个古今异义的词语翻译支撑起这个板块的学习 ,并且用课中小讲座的形式 ,将“古今异义这种特殊文言现象进行理

4、论的归纳和提升 ,这样一来 ,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向就更集中更深入 ,从这个意义上说 ,细读 ,不宜“广积粮 ,更宜“深挖洞。“细是为了“深 ,但是“深要有度。比方 ,对于作者抒发的情感 ,我的研读 ,有这样一些收获:抒发了对醇厚朴实的上古社会风气的向往、对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的坚守 ,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壮志难酬的忧愤再比方 ,对于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 ,我的研读收获是:作者笔下的五柳先生 ,是忘怀得失、安贫乐道的隐士;是率真况放、特立独行的诗人;是正直清高、守节不移的大写的人但在课堂学习中 ,我却并没有将自己如上的研读作为学生文本学习达成的目标 ,而是相机进行了调整。我觉得 ,作为教师

5、,要力求文本研读的“深 ,但是 ,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学习的时候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前经验 ,尊重学生理解力现状 ,掌握好细读推进的“度 ,浅了不好 ,过犹不及。穿插资料是细读的有效推手 ,对引进资料要精心剪裁。在备课初期 ,我选择了八段资料 ,计6000余字 ,力图通过丰富的资料穿插 ,推进细读活动 ,后来不断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和提炼 ,选了三段:陶渊明归隐后的极度贫困、陶渊明的“饮酒、黔娄的典故 ,作为文本细读的补充材料 ,这三段资料的穿插 ,对于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方面起到了“点化的作用 ,指明了思考的方向比方写贫困与他的“穷且益坚的关系;另一方面起到了“深化的作用比方写五柳先生对高贵人格

6、的坚守。细读活动过程 ,要用艺术的追问去促进。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追问 ,就是在研读人物形象的时候 ,我问学生:“这个特立独行的五柳先生是谁呢? ,学生都答复说是陶渊明 ,我追问:“为什么说是陶渊明呢?第一个学生说:“我是参照的教学参考书 ,我问第二个学生 ,他还是说参照教参 ,我说:“翻阅教材是一个方法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我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么?学生的思维翻开了 ,有的结合陶渊明的生平介绍 ,有的结合陶渊明的诗歌 ,有的回忆他写的?桃花源记?可以说 ,这个追问 ,就让学生借着学习经验进入了文本深处。所以 ,我认为 ,追问对于文本的细读、深读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需要我们老师捕捉瞬间的有效信息 ,迅速加工 ,机智发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