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910878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erobic composting of rice straw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发布DBXX/ XXXXXXXXX目次引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场地和物料准备25好氧堆肥发酵生产工艺36堆肥腐熟理化指标67粉碎、贮存和运输68使用方法6引言本规程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规程起草单位: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2、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井冈山市农业农村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刘益仁、侯冰鑫、周春火、吕真真、蓝贤瑾、侯红乾、冀建华、刘秀梅、贺琦、刘粮、刘毅、张龙华II水稻秸秆好氧堆肥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利用水稻秸秆进行好氧堆肥发酵的工艺流程、原料和辅料要求、配比、堆肥参数调控、制堆方式、曝气方法、发酵工艺、堆肥腐熟质量指标、成品运输和贮存要求、使用方法、生产环境要求等。本规程适用于以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废弃物堆肥技术。畜禽粪便等其他农业有机废弃物堆肥不适用。2 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3、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 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标准GB/T 19630 有机产品标准NY 525 有机肥料标准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3.1农业有机废弃物 Agricultural organic waste是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分为农作物残体(秸秆、尾菜等)、养殖粪污及病死尸体;

4、农产品加工业的废渣、废液,以及农村生活的垃圾污水等。3.2 好氧堆肥 Aerobic compost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堆置发酵制作有机肥料的方法。3.3 高温发酵阶段High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 stage堆肥发酵的第二阶段。以废弃物中易分解的有机组分被微生物迅速分解为特征的发酵过程。3.4 中低温发酵阶段Medium and low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 stage堆肥的熟化阶段。高温发酵阶段后,微生物以较低的速度分解较难降解有机物和发酵中间产物的发酵过程。3.5 腐熟度maturity反映堆肥化过程中

5、产物稳定化程度的指标。即堆肥中的有机质经过分解矿化、腐殖化,最后达到稳定的状态指标。3.6 发酵周期Fermentation cycle堆肥原料发酵腐熟并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所需时间。3.7 发芽指数Germination index发芽指数是种子活力指标,植物种子在未腐熟堆肥的萃取液中生长受到抑制,而在腐熟堆肥的萃取液中生长得到促进。发芽指数是评价堆肥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4 场地和物料准备4.1 生产选址及环境要求4.1.1选址堆肥地点要求选择地势较高,排水、取水方便,回收秸杆快捷方便,离居民集中居住区100m以上的地方。4.1.2 环境要求堆肥场界外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201

6、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堆肥场地附近的水源达到地表水质量GB 3838-2002中IV类水标准。堆肥场地附近粉尘、有害气体(H2S、SO2、NH3等)的允许浓度,应符合GBZ 1-2010的规定。4.2 物料准备4.2.1原料收集水稻秸秆。4.2.2 辅料添加辅料主要用于调节碳氮比和通透气性,对于碳氮比高的原料要适当添加碳氮比低的辅料,反之亦然。4.2.3下列物质限制混入4.2.3.1工业制品及其残弃物。4.2.3.2 有毒试剂和药品。4.2.3.3 有腐蚀性,或放射性,或易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成分的物质。4.2.3.4易燃、易爆等危险品。4.2.3.5 生物危险品、医院垃圾和餐厨垃圾。5 好氧

7、堆肥发酵生产5.1工艺流程前处理配料添加菌剂主发酵后熟发酵后加工。5.2 原料及辅料前处理将水稻秸秆及辅料切碎,切碎后长度以2cm-10cm为宜。5.3 原料及辅料配比及前期主要参数调节根据各种原料和辅料的C/N,按照堆肥C/N为25-35:1的范围作为调节目标,计算原料和辅料的合理配比,然后将原料、辅料混合均匀。调节混合后物料的含水量为50%-65%。料堆容重控制在0.4 -0.8 g/cm3。5.4 添加微生物菌剂堆肥过程中应加入有利于加速发酵过程但不危害环境安全的微生物菌剂,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堆肥质量。选用菌剂的技术指标应达到GB 20287的要求。微生物菌剂应在混料的过程中加入,并与

8、堆料混合均匀。5.5 制堆5.5.1平地堆置发酵5.5.1.1人工或机械翻堆方式将混合均匀的原料直接堆置在平地上,地面可硬化或不硬化,堆成宽约1.5 m -2.0m、高约1.0 m -1.5 m的长垛,垛长度可根据发酵车间长度确定。采用机械翻堆的,其堆垛宽度与高度根据翻抛机参数适当调整。 5.5.1.2静态曝气发酵方式地面可硬化或不硬化,需预先在地面铺设好防漏地膜和曝气管道,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堆置在场地上,发酵堆的长度根据场地长度确定,宽度为4.0 m -5.0m,高度1.5 m -2.0m。5.5.2槽式堆置发酵发酵槽用水泥、砖砌成,上铺轨道,便于翻抛机在轨道上行走并翻抛。发酵槽宽度与高度需根

9、据翻抛机参数确定,一般高1.0 m -1.8 m,宽4.0 m - 8.0m,长度为5.0 m -10 .0m甚至更长,发酵槽底部是否铺设通气管道根据需要而定。5.5.3密闭式发酵有机物料在密闭反应器内静置或翻转,通过辅助加热和通气,并充分供氧,使得堆肥内温度升高,一般经过2-7d得到半腐熟堆肥。5.6 曝气5.6.1 曝气方式好氧堆肥发酵曝气方式可以选择静态曝气方式,也可以选择动态曝气方式。5.6.1.1 好氧静态堆肥曝气发酵方式应选择符合静态曝气发酵要求的成套设备,设备应包括但不限于曝气管道、曝气设备、覆膜、传感器等,以便于调控曝气量及频度。5.6.1.2 好氧动态堆肥曝气发酵可以选用翻堆

10、设备(如翻抛机等)辅助曝气,也可以人工用锹等工具翻堆辅助曝气发酵。5.6.2 翻堆堆肥温度上升到60 以上,保持48小时后开始翻堆曝气(当温度超过70 时,须立即翻堆曝气),翻堆时务必均匀彻底,将低层物料尽量翻入料堆中上部,利于充分均匀腐熟。发酵过程视升温情况及物料腐熟程度确定翻堆频次。前期一般每2-4天可用机械或人工翻堆一次,以提供氧气、散热,并使物料发酵均匀,升温后到达高温阶段可加快翻堆频率,发酵中如发现物料过干,应及时在翻堆时喷洒水分(后熟过程不需要喷水),确保顺利发酵。一般20-30天(经6-10次翻堆)即可完全腐熟。5.6.3氧含量堆体中的含氧量保持在5 %15 %之间。含氧量以通气

11、量来表示。5.7 堆肥过程参数变化5.7.1 温度变化完整的堆肥过程由前期升温阶段、中期高温阶段和后期降温阶段三个阶段组成。堆肥高温阶段温度一般在5065 ,最高时可超过70。堆体温度由低向高逐渐升高并维持的过程,是堆肥无害化的处理过程。堆肥在高温阶段(5065)维持5-10天,病原菌、虫卵、草籽等均可被杀死。升温及维持高温过程也是腐熟发酵过程。5.7.2pH变化堆肥发酵一般经历弱酸性发酵到弱碱性发酵两个阶段,pH一般在6.58.5之间,腐熟后堆肥一般呈弱碱性, pH在7.5-8.5左右。5.7.3 好氧发酵过程参数控制技术好氧堆肥发酵过程首先分解的是易分解的有机物质,产生二氧化碳、水和热量。

12、经过前期升温阶段(第一阶段)和中期高温发酵阶段(第二阶段)的半成品进入后期中低温发酵阶段(第三阶段),将较难分解的有机物继续分解,变成氨基酸、腐植酸等比较稳定的有机物;后期中低温发酵阶段严禁再次向物料中添加新鲜的堆肥原料,要适时控制堆高、通风以满足物料进一步发酵的其他适宜条件。前期升温阶段、中期高温阶段和后期中低温发酵阶段的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表1 技术参数项目第一、二阶段第三阶段水分(鲜样)的质量分数50-65%40-55%通气量0.35m/min或每2-4天翻堆一次0.05-0.20 m/min或每1-2天翻堆一次碳氮比(C/N)(25-35):120:1温度及周期堆温50,至少持续1

13、0d或堆温60,至少持续5d(符合GB7959-2012)堆温40,持续时间15dpH6.5-7.57.5-8.56 堆肥腐熟指标6.1堆肥腐熟的理化指标需符合表2的要求表2 堆肥腐熟的理化指标要求项目指标感观质地松软,体积缩小,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无恶臭味,堆内产生白色菌丝。pH7.5-8.5含水量,%40种子发芽指数(GI),%70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456.2堆肥中重金属的限量指标应符合NY 525的要求。7 粉碎、贮存和运输为了便于使用,建议在堆肥发酵完成之后,视肥料的结块程度按需进行粉碎。粉碎前需将含水量较高的肥料晾晒或经其他方式处理至含水量低于30%。腐熟好的堆肥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潮、防洒落。8 使用方法制作好的堆肥,可直接施用,也可以针对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特性,添加一定量无机元素肥料配制成作物专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散状或造粒成型)使用。施用方法: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的营养特性合理施用,一般作基肥施用,也可作追肥施用。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