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907560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联考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铜陵一中安庆一中高三年级联考语 文 试 题第I题 阅读题(65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建筑与音乐艺术的相通性 建筑主要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则属于时间艺术,二者之间区别明显。然而,将建筑与音乐相联作比,完全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在西方,文学家歌德、哲学家谢林、音乐大师贝多芬等人,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中国建筑又何尝不是具有浓郁的音乐美感。北京天坛祈年殿的藻井天花,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的如意斗拱,显示出建筑构图上的连续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西安大雁塔的层层叠叠,广东开平风采堂的立面构图,展示了建筑的渐变的节奏和韵律美;北京

2、故宫建筑群的三重空间组合,起伏跌宕、层层推进,给人一种一波三折、一唱三叹的感受,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表现的是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建筑无论宫殿、寺庙,还是园林、民居,注重的并非单体的高大,而是群体的宏伟;追求的不是纯空间的凝固的音乐,而是在时间中展开,在时间的流动中呈现自我的旨趣和品格。其理性秩序与逻辑或明或暗,却都气韵生动,韵律和谐。 建筑与音乐艺术的共通性,最根本的在于建筑所具有的音乐般的韵律和节奏感。一言以蔽之:“韵”。“因为建筑艺术是把人们置于时间的推移序列过程中去领略多变而流动的造型,人们通过空间的时间化来认识建筑的审美特

3、征,似乎可以感受到时间序列的和谐与韵律。”美国的建筑评论家哈姆林曾说,“一个建筑物的大部分效果,就依拿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以及威力感来取得”。建筑艺术是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如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内外部空间结构的处理、门窗柱子的式样与安排等,来表现自己的节奏和韵律的。因此,建筑空间之“韵”,大体上可分为建筑外部空间之韵和内部空间之韵。就前者而言,黑格尔曾以古希腊的多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三种柱式的美为例说明,由于台基、柱身和檐部的体积、长短以及间距的比例不同,便会形成庄重、秀美和富丽等性格区别。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过,几乎所有的建筑物,无论在水平方向或者在垂直方向上,都有它的

4、节奏和韵律。梁思成先生曾形象生动地比喻说,一柱一窗的连续重复,好像2/4拍子的乐曲,而一柱二窗的连续重复排列,就好比3/4拍子的“蓬恰恰,蓬恰恰”的华尔兹圆舞曲了。如果说,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的组合创造是建筑设计的灵魂,那么,空间组合所蕴含的节奏和韵律往往成为激发人们建筑审美情思的最主要因素所在。王振复先生曾论述道:“优秀的建筑,由于成功地处理了建筑个体的各部分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群体同周围环境之间的比例尺度,像一部成熟的乐由,既千变万化、波澜起伏,又浑然一体、主题鲜明。这里有主旋律与副旋律、高潮与铺垫、独奏与合奏、领唱与和声。既有气势磅礴的交响乐、进行曲,又有

5、缠绵悱恻、情切切的恋歌和清晰愉快的田园小唱。”建筑的节奏和韵律还表现为建筑内部空间之韵。一座建筑的内部由许多室内空间组合而成,空间的形状、大小、明暗、开合等变化万千而又整体和谐。人们在建筑审美时,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步移景异。一方面保留着对前一个空间的记忆,另一方面又怀着时下一个空间的期待,从而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的空间理性的时间化特征。也就是说,人们只有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才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神、之韵。如中国古代的院落式民居,其空间序列清晰有致有前序,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真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意蕴丰富,韵味无穷。1下面各项中,对建筑的“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6、 A建筑所具有的类似于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的那种关美。 B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西方建筑像交响乐,中国建筑则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美。 C人们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所感受和体悟到的建筑艺术神韵。 D建筑物空间组合中体现出来的既富于变化而又浑然和谐的美。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建筑与音乐二者之间区别明显,但西方的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大师都将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 B人们只要置身于空间序列的时间流变中,就能真正感受和体悟建筑艺术之神、之韵。 C人们将建筑与音乐相联相比,主要是因为建筑艺术具有可以领略得到的韵味和节奏感,这一点与音乐是相似的。 D建筑艺术之韵有外部空间之韵和

7、内部空间之韵之分,前者体现建筑艺术之韵的变化,后者则体现出建筑艺术之韵的和谐。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建筑在空间组合方式上迥异于中国建筑,重视建筑的外部组合,而忽视建筑的内部组合,力图以外部空间之“韵”展现建筑整体之“韵”。 B建筑与音乐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它们的表现手法相同,艺术语言相同,审美效果相同。 C.建筑物空间组合所蕴含的节奏和韵律,必将激发起人们的建筑审美情思。 D.“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中国古代的院落式民居,充分显露出建筑艺术的清晰有致的空间序列特征,因而韵味无穷。二(3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永乐二年选宫僚,以(杨)士奇为左中允。五年进左

8、谕德。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虽至亲厚不得闻。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言事辄中。时藩司守令来朝,尚书李庆建议发军伍余马给有司,岁课其驹。士奇曰:“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帝许中旨罢之,已而寂然。士奇复力言。又不报。有顷,帝御思善门,召士奇谓曰:“朕向者岂真忘之?闻吕震、李庆辈皆不喜卿,朕念卿孤立,恐为所伤,不欲因卿言罢耳,今有辞矣。”手出陕西按察使陈智言养马不便疏,使草敕行之。士奇顿首谢。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士奇复奏,待庭中至夜漏十刻。报可。越日,帝召谓曰:“震每事误朕,非卿等言,悔无及。”命兼兵部尚书,并食三禄。士奇辞尚书

9、禄。或有言大理卿虞谦言事不密。帝怒,降一官。士奇为白其罔,得复秩。又大理少卿弋谦以言事得罪。士奇曰:“谦应诏陈言。若加之罪,则群臣自此结舌矣。”帝立进谦副都御史,而下敕引过。来源:Z。xx。k.Com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士奇因请并蠲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民大悦。逾二年,帝谓士奇曰:“恤民诏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士奇曰:“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如故。”帝怫然曰:“今首行之,废格者论如法。”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又请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举所知,备方面郡守选。皆报可。当时是,帝励精图治,士奇

10、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节选自明史杨士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岁课其驹 课:征收B今有辞矣 辞:推辞C士奇与黄淮疏止,未报 报:给回信,答复D帝怫然曰 怫:愤怒5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杨士奇“正直”品格的一组是()(3分)在帝前,举止恭慎,善应对群臣习朝正旦仪,吕震请用乐。士奇与黄淮疏止士奇为白其罔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如故士奇顿首谢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A B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士奇为官严谨,在家中从不言公事,公私分明,界限清楚,这是他自我约束的一种表现,也是作为良吏好官的一种修养。B

11、皇上没有当场采纳杨士奇提出的反对让地方官养马的建议,后来有人提出同样的建议后,才起草实行,这是为了保护杨士奇不受伤害。C杨士奇为江山社稷着想,对不利于朝廷的事情坚决反对,却遭到了很多人的诬陷中伤,还受到了降一级官职的处罚。D杨士奇在治理国家方面也显示了不凡的才能,他提议从多渠道为国家选拔人才,并辅佐皇上使国家长治久安。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朝廷选贤授官,乃使牧马,是贵畜而贱士也,何以示天下后世。(4分)译文:_(2)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3分)译文:_(3)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3分)译文:_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8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出怎样的环境特点?(4分) 9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1)_,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2)同是天涯沦落人,_。(琵琶行)(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