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990752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l. 什么是药品分类管理?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通行的管理办法。它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 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并作出相应的管理 规定。建国以来,我国已先后实行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和戒 毒药品的分类管理,目前正在进行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是加强处方药的管 理,规范非处方药的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切实保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2. 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 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

2、使用的药品。处方药英语称Prescription Drug, Ethical Drug,非处方药英语称Nonprescription Drug,在国外又称之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 药物”(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此已成为全球通用的俗称。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不是药品本质的属性,而是管理上的界定。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 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有保障的。其中非处方药 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3. 为什么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

3、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 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本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于用药安全和对 毒性、成瘾性药品的销售、使用进行管理和控制,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制定了相 应的法规。随着这些国家对药品分类管理法规和监管的日趋完善,世界医药工业和卫生保健 事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各国都认识到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对人们用药安全有效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也向发展中国家推荐这一管理模式,并在1989 年建议各国将这一管 理制度作为药品立法议题。4.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重大意义是什么?在我国上市的中西药品数以万计,目前除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 射性药品以及戒毒

4、药品外,其余药品均可在市场自由购买使用。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就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 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 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概括起来说,重大意义有以下三个: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药品是特殊的商 品,它有一个合理使用问题,否则不仅浪费药品资源,还会给消费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甚 至危及生命,有的还会产生机体耐药性或耐受性而导致以后治疗的困难。有利于医药卫生 事业健康发展,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促进我国“人 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为医药行业

5、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医药工业发展提供良好 机遇。有利于逐步与国际上通行的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有利于国际间合理用药的学术交流, 提高用药水平。5. 制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的依据是什么?1997 年 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国家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所作 出的这项决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深化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健康 发展,推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的意识的重大举 措。1999年6月 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第10号局长令印发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 类管理办法,就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上述决定而制定的。寻找中成药(3种)处方药:处方药速效救心丸、牛黄降压丸、兴奋剂 非处方药:清凉油、十滴水、仁丹、薄荷锭、神曲茶寻找西药(化学药品-3种)处方药:头孢、罗红霉素、人工牛黄甲硝唑、 阿奇霉素非处方药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 赖氨酸阿司匹林 (甲类与乙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