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9907462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雾培蔬菜流程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气雾栽培简介气雾培气雾培(Spray Culture)又称雾培、喷雾培、气雾栽培。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后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上,从而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气雾栽培是所有无土栽培的技术中解决根系的水气矛盾的最好形式。根据植物根系是否有一部分浸没在营养液层中,可将气雾培细分为气雾栽培和半气雾栽培两种类型。气雾培是指根系完全生长在雾化的营养液中,而半气雾培是指一部分根系浸没在营养液层中,另一部分根系则生长在雾化的营养液中(例如桶式巨型植物的栽培,气雾管道培)。一、 雾培的特点雾培是供氧效果最好的无土栽培形式,不会出现根系缺氧现象,养分及水分的利用率高,

2、养分供应快速而有效。由于是立体栽培,可提高温室空间利用率,有效栽培面积可比平面栽培提高2-3倍。易实现栽培管理的自动化。但是,雾培生产的首次投入稍高些,对基础硬件也相对要求高(尤其是电力方面),即使是短时间停电也很容易对植物造成伤害(因此,专人专管负责制非常重要)。二、气雾栽培设施的结构栽培池、槽、桶可用硬质塑料板、挤塑板、泡沫塑料板、木板或水泥砖砌等做成的栽培池。所栽培植物的根系伸入到池内,池内的喷头要能将营养液均匀地喷射到根系上,因此,栽培槽不能太狭小而使营养液喷洒不开,也不能太宽大而超出喷头的射程。栽培槽要严格封闭,为根系提供黑暗、高湿环境,并避免滋生绿藻(可以通物理杀菌方法解决藻类的滋

3、生)。多数栽培呈梯形或金字塔形,槽底用混凝土制成深约12cm的沟槽,用于承接营养液。在沟槽的上部用镀锌钢管制成金字塔形或梯形框架,其上放置带有定植孔的定植板。图例一也有的栽培槽形状与世隔绝深液流水培槽类似,但深度可达25-40cm,营养液从管道上的喷头中喷出,而槽底可盛装2-3cm深的营养液层(即半喷雾培),图例二也可以不保留此营养液层,让多余的营养液随时流回贮液池中。与之类似的还有近年由以色列科学家结合营养液膜的技术和喷雾栽培技术的优点,发明的一种半喷雾栽培技术,称之为水气雾培技术。其栽培的槽宽20cm,长50cm,深10cm.,带孔的定植板铺在槽的上方,植株根系悬空,在槽的营养液和定植板之

4、间留出空间,在这一空间还要安装一条带有喷头的营养液雾化管。槽中的营养液位的高低可通过设在栽培槽的液位调节器调节,以适应植株根系不同生长时期对营养液与空气的需求。这一栽培方式适用于番茄、黄瓜和其他观赏性的种植。三、 贮液池贮液池是一个气雾栽培生产基地必不可少基础设施之一,贮液池的大小应实际生产基地面积规模来具体分配与建立。在规模较大时可建造大容积的砖混结构贮液池,而规模较小时可用大塑料桶或塑料箱盛放营养液。贮液池的容积要保证水泵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将营养液抽干,如果条件许可,贮液池容积宜大些(例如阳台、屋顶等适当的可小些),最少也要保证植物2-3天的耗液需要。贮液池通常应建于地面以下,深约1-1.5

5、米为宜。当然,有些区域可以再稍深些,原则上也宜深不宜浅。但地面以上应留出5-10以防止地上水流入池内(并预留回管等装置)。四、营养液循环系统 选用耐腐蚀的水泵,功率应与种植面积、管道的布置以及喷头所要求的工作压力相适应,一般1亩的温室需用15002200W左右的水泵。选用PVC塑料给水管道,因为雾化喷头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压力,所以一定要选用供水管。不要用同样的规格但价格低廉的排水管(即下水管)。由于喷头极易堵塞,且较难发现,因此要选择过滤效果良好的叠片式过滤器或滤网式过滤器。根据栽培槽形状及喷头安装位置来选择喷头类型。有些喷头的喷洒面为平面扇形,而有些则是全面喷射,营养液应能够喷洒到所有的蔬菜根

6、系上,且雾滴较为细小。如果进行小面积示范栽培,还可使用超声气雾机代替传统的喷雾装置,但由于超声气雾机中内置的鼓风设备的功率有限,栽培床一般不能超过8m。五、气雾培营养液 气雾培是把营养液雾化喷射到植物根系周围,在植物根系表面凝结成营养液水膜,使根系有足够的机会吸收水肥和氧气。为了避免营养液的浓度因水分蒸发而改变,植株根系必须置于密闭的、黑暗的环境中,以减少水分散失。雾培的营养液浓度类似水培,应适当降低,可调整到mol/L的水平,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生长量。如果营养液浓度过高,植物反而会出现缺素症,这是营养成分比例失调造成的。如果蔬菜生长过快,也可用提高营养液浓度的方法来调节,一方可以提供足够的养

7、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器官分化。1、营养液浓度的调整 由于在作物生长过程不断地吸收养分和水分,以及营养液中的水分蒸发,会引起其浓度组成的不断变化。2、营养液浓度的调整原则电导度(EC)可反映出营养液总盐浓度,在开放式的无土栽培系统中,营养液的电导度一般控制在23ms/cm。在封闭式无土栽培系统中,绝大多数作物的营养液电导度不应低于2ms/cm.,当低于此值时,就应向营养液中补充固体肥料或预先配制好的母液。 电导度最适值又因植物种类、生长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表1)生育期生育前期(电导度ms/cm)生育后期(电导度ms/cm)浓度种类生菜2.02.0-2.5油菜2.02.0菜薹2.02

8、.0芥蓝2.0-2.52.5-3.0番茄2.02.5不同植物适宜的营养的浓度不同,这是由遗传的原因决定的,通常,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的最适浓度比叶菜类高。百合的适宜浓度为1.52.0g/L,草莓等为2.0g/L,甜瓜、黄瓜为2.03.0g/L,番茄、芹菜、水芹适宜的养分浓度高达3.0g/L。每一种植物都有一个适宜的浓度范围,绝大多数植物的适宜浓度范围为0.53.0ms/cm。最高不超过4.0ms/cm。 在不同的生育时期,适宜的营养液浓度也不一样。苗期浓度可较低,旺盛生长期植株大,吸收量多,浓度应较高.以番茄为例,在开花之前的苗期,适宜的浓度为0.8-1.0ms/cm,开花到第一穗果实结果时期

9、的适宜浓度为1.0-1.5ms/cm,而在结果盛期的适宜浓度为1.5-2.2ms/cm.也有认为,在结果期的浓度可调整到2.5-3.0ms/cm. 环境条件不同,适宜的营养液浓度也不一样,番茄在弱光条件下适宜较高的电导度,当光照充足、蒸腾旺盛时,则应降低到3ms/cm.英国温室园艺研究所在进行番茄的长季节栽培时指出,EC值在2-10ms/cm的范围内番茄均能生长,然而EC值较高(高于4ms/cm)时番茄的总产量显著降低.但较高的EC值(小于6ms/cm)能非常有效地抑制植株过旺的营养生长. 生菜类栽培最好采用约2ms/cm的EC值,在光照足时EC值可以稍低. 气雾培黄瓜适宜的EC值是2.5-3

10、ms/cm,气雾培番茄适宜的EC值为3ms/cm(该EC值是指气雾中营养液的电导度).六、营养液的浓度调整方法 栽培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要求通过检测补充水分与浓缩液来调整营养液的EC值以满生长需求。补充养分时一般是根据所用的营养液的配方全面补充。通常采用A、B等量同时全面补充。生产上通常不进行单一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母液或是浓缩液方式来调整与补充。如小规模零星栽培也可以人工经常配制全液更换来解决营养液EC。营养液的平稳直接影响整生长过程与产量,产业化栽培日产50kg以上均需采用自动监测和调控装置。七、营养液酸碱度的调整(1)营养液酸碱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营养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P

11、H值为7.0时溶液呈中性,PH值7.0呈碱性,PH值7.0时呈酸性.不同蔬菜的适宜PH值不同,对大多数蔬菜来讲,PH5.5-6.8的弱酸性环境是最理想,PH过高或过低会损伤根系,但一些特别耐酸的作物,如蔬菜,可在PH值低于5.5的情况下正常生长.适宜的PH值也因栽培形式不同而有差异,例如NFT系统的营养液PH值应保持在5.8-6.2的范围内,绝不能超出PH5.5-6.5的范围.PH值还间接影响着营养液中多种元素的有效性,PH过高(大于7.0)会导致铁、锰、铜和锌等微量元素沉淀,尤其对铁的影响最大。此外,当PH值小于5时,由于氢离子的拮抗作用,植物对钙的吸收受阻,引起缺钙症,同时还会使植株过量吸

12、收某些元素而导致植株中毒。当PH值不适宜时,植株会表现根端发黄或坏死、叶片失绿等异常现象。八、营养液酸碱度的检测 对于循环供液系统,最好在栽培初期每2-3天测定和调整1次PH值,营养液非循环利用时只是在配制时调整1次PH值。目前,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比色法和电位法。1、比色法 即用PH试纸比色,操作简单,但准确性差,只能测出大致范围。方法是取一条试纸浸入营养液,立即取出,与标准色板比较即可估计出PH值。此法较粗放,且PH试纸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失效,引起很大的误差。也可以通过用溴甲酚紫、溴甲基红、溴甲酚绿、氢氧化钠、酚酞等药品配制指示剂,根据指示剂与营养液反应的不同颜色判断营养液的PH值,但操作复杂。

13、2、电位法 利用PH值测定仪的电极浸入营养液后,其内外溶液中H的活性不同而产生电位差的原理测定营养液PH值,使用的仪器称为PH测定仪(酸度计、PH计),这是气雾培等无土栽培必备的仪器之一。目前,有多种型号的产品,较为先进的为数字式防水酸度计。用此法检测的PH值,简单、快速、准确。九、营养液的酸碱度的调整方法1、加酸中和 当营养液PH值高于植物适宜PH值上限,可用两种方法进行调酸中和。就是用稀酸中和调节。一般利用化学方法采用稀硫酸(H2SO4)或稀硝酸(HNO3)。用HNO3中和时,HNO3中的NO3会被植物吸收利用,但HNO3用量太多则会造成氮素过剩;用H2SO4中和时,尽管H2SO4中的SO

14、42也是植物的养分,但植物的吸收量较少,可能会造成SO42的累积,只要不是大量积累就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生产中大多用H2SO4调节PH值,也可用HNO3,甚至可以用H3PO4。2、加碱中和 当营养液的PH值下降时,可用稀碱溶液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来中和。用KOH时带入营养液中K可被作物吸收利用,而且植物对K有奢侈吸收现象,因此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而用NaOH中和时,由于Na不是必需无素,植物吸收量有限,因此会在植物造成危害;而用NaOH中和时,由于Na不是必需元素,植物吸收量有限,因此会在营养液中累积,如果量大的话,就可能产生盐害。但由于KOH的价格较NaOH昂贵,生产上最

15、常用的还是NaOH。3、酸碱加入量的确定 进行粗放管理时,可逐渐地、少量地加入稀酸或稀碱,边加入边搅拌,并测量PH值,直至达到预定值为止.精细管理时,应先进行小量的滴定试验,而后计算出用酸量或用碱量.方法为是取一定体积(如10L)的营养液,用已知浓度的稀酸或稀碱滴定,用酸度计监测营养液PH值变化,当营养液的PH达到预定的值时,记录稀酸或稀碱的用量,而后按整个栽培系统的营养液的量推算出需用稀酸或稀碱的量.计算公式为:Va/Vb=VA/VB,即VB=VA.Vb/Va式中Va-滴定所用营养液体积(L) Vb-滴定所消耗的稀酸或稀碱的量(mL) VA-整个种植系统中所有营养液的体积(L) VB-中和整个种植系统中所有营养液所需消耗的稀酸或稀碱的用量(mL)将稀酸或稀碱缓慢倒入贮液池,同时开启水泵进行循环(少量可人工搅拌),避免加入速度过快或溶液过浓,从而避免由于局部营养液过酸或过碱而产生沉淀.下表为每立方米营养液从PH7.0降到PH6.0所需酸的用量,在北方等硬水地区用磷酸来调整PH值时,用酸量不应太多,因为营养液中磷酸超过0.05ml/L就会使钙沉淀,因此常将硝酸和磷酸混合使用.加酸不要过量,否则要用碱再次调节. 例:每立方米营养液从PH7.0降到PH6.0所需酸的用量(ml)酸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