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990740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有关第一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锦10篇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小学教研室的指导下,围绕金山教育总要求,努力践行金山教育精神,深化学校教学整体改革,完善管理机制,进步管理实效;以校本研修为平台,聚焦课堂教学, 进步教学实效,营造良好气氛;扎实推进课程建立,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程为抓手,关注学生兴趣与习惯的培养,进步育人价值;整合资,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着力进展教育特色建立,提升学校教育开展品位。一、稳步推进课程建立,以课程引领学校开展。组织课程标准的解读与学习,结合统编新教材培训,进步课程标准对教学、评价等的指导作用,根据学科定位

2、和目的,设计符合实际的教学施行方案和教学研究工程。学期中,分期召开一五年级老师会议,领会课程意图,把握教材特点,并制定相应教学活动内容,以老师的学科建立推动课程完善。完善课程构造体系。结合学校开展目的,以“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为理念,推进各类课程建立,全面提升根底型课程校本化施行程度。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开展的需求为目的,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构造体系,并在理论中不断完善,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课程品质,加强课程开发力度,横向拓宽科目设计,丰富同类科目群,纵向深化工程设计,开展科目层级性,满足学生开展的选择需求。以创新培育为根底,以课程建立为途径,以学生开展为根本,开展基于高级思维才

3、能培养的教学研究,并在开发一、二门创新课程上作了新的尝试。学校将每周五下午定为“快乐半日”活动日,共十八周。第一堂课为专题教育团队活动,第二、三堂课为自主拓展活动。探究“快乐活动日”管理考核评比机制,标准开展“校级社团”活动,加大管理和监视,进步活动质量;提升班级拓展微型课的授课质量,进一步完善校本拓展微课程的文本资料;鼓励青年老师率先开展微课程的开发研究,逐步形成一批较高质量的校本拓展微课程。同时,以课程引领,组织开展“快乐30分”拓展活动,整合多种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安康成长。二、以推进重点施行工程为契机,深化小学教育整体改革。本学期完善学校深化小学教育整体改革领导小组

4、,由校长任组长,卢益平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参与。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确定本学期主攻方向及重点研究领域,着力开展“基于课程下的学生兴趣与习惯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策略探究”的研究。认真学习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科基于课程标准评价指南,积极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本着“关注学习素养提升”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课程优化施行方案,制订课程施行方案、学科总体目的和阶段目的,优化教学进程。加强统编教材的学习和培训。组织一、二年级老师将各种资整合起来,完成教学任务,其他老师不断学习,共同加强研究,探究新教材特点。落实一年级为期四周的“学习准备期”各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开放日”

5、活动。整合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及区“学科根底素养综合评估”工程,参与并运用“金山区学科根底素养综合评估等第制评估网络平台”,通过多形式评估提升学生学力。开展“等第制”评估,着力探究好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校本化施行有效形式,指导老师开展学科根底素养等第制评估。全年级严格落实“等第制”评估工作,分板块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为学生调整学习明确努力方向。着力推进“兴趣与习惯”工程施行的步伐。学期内,在前期调研的根底上,进一步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和学习习惯培养的探究和研究,聚焦课堂,关注学生学习参与,通过改变教学行为、施行评价引导等手段,引导学生

6、有效参与学习。关注学习兴趣激发和习惯培养,建立关注与评价相关指标,借助平台开展每月一次的评价工作,与学校“六会”教育相结合,每月一次开展学习表现优秀学生评比,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学习有典范、行动有方向。各年级学科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学科评价标准。一年级以“小脚丫起步了”为主题,以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围绕“兴趣习惯”开展基于课堂的真实性评价,每一课学生进展自评、互评,一个阶段后进展老师评和家长评。二年级以“小脚丫快点长”为主题,围绕“学习习惯”、“学习才能”进展周学习评价,侧重进展自评和老师评,其他年级在平时检测时,也采用等第制评价,进步学生学习兴趣与才能。本学期中,利用思来氏公

7、司来校测试契机,组织进展了一、二年级学生语、数、英根底素养评估活动。并将反响结果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素养提升。期末,学校又对一年级学生进展以游艺闯关为主体的综合素养评估,分语、数、英、综合四大模块,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参与活动,并使才能得到开展。三、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以课堂促进老师专业成长。积极探究以学生为本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形式和策略,增强“减负增效”意识,进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树立向随堂课要质量的意识,按照学校“绿色指标”整改意见,优化老师教学方式,关注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结合区“新苗杯”等活动,以三类课研究活动为方式,探究课堂教学,关注教学全过程,实在进步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次“三

8、类”课的主题是:改良评价方式,提升专业素养。第7周进展青年老师课堂教学评比暨“相约课”活动,11位青年老师执教了相约课,展现了良好的教学素养。第1314周进展了理论课活动,15位教研备课组长执教了理论课,第15、16周开展了展示课活动,5位青年区级骨干老师执教了观摩课。全体老师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磨课、观课、评课等系列活动,使我们老师对教材把握更精准了,也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更让全体学生受益。在区“新苗杯”初赛中,、陈忆馨、王春兰、彭欲祎、王贝儿五位青年老师突颖而出,入围区“新苗杯”比赛,五位老师精心准备,反复磨课,较为成功地执教了参赛课,并进展相关内容辩论,展现了我校青年老师良好的风采。

9、以区级展示活动为打破口,着力进展课堂教学研究,10月9日、10月11日、12月10日,围绕落实课标,基于学科特征,分别举行了英语、数学、语文三次区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6位青年老师执教了观摩课,展现了我校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区相关学科教研员作了点评,肯定了我校考研的程度及老师的成长。深化课堂教学研究,认真编制学科、学期、单元目的,开展基于目的制定和落实的教学理论,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品质。一学期中,英语、品社、自然等学科教研员来校指导,开展课堂教学微环节的研究,以此学校组织老师,结合日常教研,引导老师选择课堂导入、提问、作业等某一环节或并联观察、分析p 、比拟,形成老师的反思,引导老师根据课程标准

10、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进步学生的学业程度。四、完善教学流程管理,增强老师的工作质量意识。一学期来,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开好各类课程。以新教材理念指导日常教学理论;以教学常规要求约束、提升教学行为;加强专课专用等常规检查力度,使二期课改精神有效落实在各项教学工作中。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根据修订后的各类常规制度要求,通过教学巡视、年级视导、常规检查等途径关注教学过程,及时通过反响提醒老师改良存在的问题。9月26日、11月3日,区数学、自然学科对我校进展了“教学管理标准化”调研,与会专家聆听了青年老师的课堂教学,查阅了相关资料,召开了系列座谈会,对我校有效落实教学管理给予了充分

11、的肯定。学校召开“金质10”学业成果反响会,分析p 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要求。以金山教育“金质10”落实为契机,将全科质量教学纳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中,引导全体老师上好每一门课,并关注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实在进步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科素养。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落实好每月一次的知识技能评估工作,通过阶段分析p 及时理解教学现状。在全面落实“等第制”评估的根底上,通过“答题正确率”评价指标跟踪评估各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及时作好分析p 反响工作,对教学质量下滑的班级进展跟踪随访,落实改良措施。加强听课评课力度。教诲处、教研组长加强对老师的理解性、普及性和指导性的听课,使老师能不断进

12、步自己的教学程度,进步教学质量。不断完善立体式的教学管理网络。班子人员每人蹲点一至二个教研组备课组,参与活动,加强指导。各年级组与教研组、备课组加强联络与协调,互相监视,共同做好教学流程管理工作。本学期以教学考评小组建立为契机,对一五年级进展教学视导活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指导,并注重视导后的反响与措施跟进。结合市级工程研究,引导老师关注学科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关注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设计评价方案,表达单元学习的完好性、层次性。五、立足校本研修,完善教研方式,进步活动质量。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研究实体。本学

13、期,各备课组、教研组以“进步教学质量为中心,通过同伴互助,发现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开展活动,以活动质量推动教学质量的进步,力求活动收到实效。重视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培训工作,积累有价值的活动案例。每月召开一次组长例会,引导组长重视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引领办公室平时研讨工作,促使老师提升专业化程度。学期末,召开教研备课组长交流会,进展优秀、合格教研组备课组评比验收活动,促进各组追务实效,进步质量。通过建立健全校本研修制度,逐步标准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活动,引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加强对校本研修活动方法方式的探究与研究,规划好学期活动、筹划好每一次活动方案,并及时做好活动记录和相关材料的搜

14、集整理。继续开展“备课组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的校本研修工作,每次活动做到“时间落实、地点落实、内容落实、人员落实”,研修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检查、人人参与,进步活动质量。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立,促进老师专业化程度进步。发挥区、校骨干老师的作用,以理论课、研讨课形式供老师学习和研究。认真组织好老师的“全员培训”工作,完成各项任务,并把学到的相关专家教学理念、策略运用于教学理论中,不断提升专业化程度。以“小微团队”建立为抓手,加大青年老师培养力度。在青年老师中,开展“小微团队”研究工程,通过“三小二微”内容建立,提升青年老师教育教学才能,营造良好的研究气氛。通过活动,彭欲祎、陈忆馨等一批青年老

15、师茁壮成长。11月27日,校长谢元奎在“金山教苑论坛”作了题为“建小微团队,成共同愿景”的专题发言,并论坛交流,得到市相关专家的赞许,并勉励学校将这项工作进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及老师个人开展需要,配合支部制定骨干老师、青年老师培训专题方案,且在平时学校工作中得以落实。发挥区、校骨干老师的作用,以示范课、研讨课形式供老师学习和研究,对骨干老师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骨干老师成长档案。认真落实新老师校内带教制度,实在进步培训效果。学科成立以分管教诲为组长的结对学习考评小组,通过每月12次的听课会诊等渠道帮助结对老师提升学习效率。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持续进步。结实树立提升教

16、学质量需关注教学过程、进步课堂效率的意识,加强管理和引导,帮助老师从进步课堂效率、进步作业效率、加强个别辅导等主要途径入手,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要引导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关注班风、学风建立,努力营造良好的班集体学习气氛。严格做好教学质量监控。每位老师明确“教学质量是学科的生命线”,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作业习惯。以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情况为根据,开展针对性的解读和分析p ,完成学校“绿色指标”整改报告,组织老师围绕“绿色指标”开展工程研究,初步构建校本化的学业绿色指标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落实好每月一次的知识技能评估工作,通过阶段分析p 及时理解教学现状。在全面落实“等第制”评估的根底上,通过“答题正确率”评价指标跟踪评估各班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及时作好分析p 反响工作,对教学质量下滑的班级进展跟踪随访,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