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990568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1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开展“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工作的通知(商秩发2009273 号)要求,特制定屠宰监管技 术系统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用 1 年左右时间,在试点省、市建立统一的屠宰监管工作平 台(简称监管平台),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加工关键环 节安装监控终端,并与监管平台加以连通,形成从省、市、县到 企业纵向贯通的监管系统,实现对生猪屠宰行业的信息化监管, 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肉品生产安全。二、建设内容和要求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是推进生猪屠宰行业监管信息化建 设的重要举措,由商务主管部门监管平台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 监控终端两

2、部分组成。(一)监管平台。这是商务主管部门开展生猪屠宰行业监管 工作的电子化载体,也是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窗口,应 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平台架构。采取集中式的建设办法,原则上由省级商务主 管部门统一建设监管平台,并预留与全国屠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 的接口,省、市、县三级主体按照相应权限使用。监管平台应包 括前台主页面和后台操作页面。2. 模块化管理。设置定点资格审查、日常监管、证章管理、 人员资质认证、分等定级、无害化处理和质量安全责任追溯等常 态模块,并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模块,对屠宰监管相 关内容进行信息化管理。3. 信息的报送、汇总、分析和查询。具备信息的接收和存储 功能

3、,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屠宰企业可以根据权限登陆监管平 台,报送相关信息;可按照特定要求对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自 动生成相应的报表;为商务主管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 和信息的查询服务。4. 在线办公。通过后台操作页面,进行定点设置、企业分级、 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等项目的申请和初审;发布行业管理有关信 息,开展宣传和培训等。5平台衔接。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建设试点城市, 其屠宰监管平台建设应与可追溯系统建设统筹安排。(二)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监控终端。监控终端是商务主 管部门对定点屠宰企业进行远程监控的依托,应达到以下基本要 求。1. 覆盖范围。监控终端应覆盖试点省、市所有生猪定点屠宰

4、厂(场)。企业监控设备应安装在生猪进厂(场)查验、宰前停 食静养、同步检疫检验、无害化处理和肉品出厂(场)等关键环 节;生猪定点屠宰厂(场)所在地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应安装视 频资料接收和查看设备。2. 实时监控。市、县商务主管部门可通过网络和监控设备, 对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关键环节进行远程实时监控。3. 视频监控资料的保存和查阅。视频监控资料保存在企业监 控端。商务主管部门在保存期内,可根据监管工作需要调出相应 资料进行查看。三、责任分工(一)商务部负责制定监管系统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附 后),以便将来与全国屠宰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联通。负责制定 信息报送规范,对信息内容、报送程序和格式要求进

5、行统一规定。(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统筹本省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 设。组织开发相关的软件系统,建设统一监管平台(市、县单独 建设监管平台的,应与统一监管平台相连接),设置各级使用主 体的使用权限;建设数控机房,配备必要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设备, 对所有后台数据进行集中处理;统一招标确定监控设备提供商, 以及与屠宰厂联网所需的网络信息服务运营商;制定规范平台运 行的管理制度,组织开展系统使用人员的培训。(三)市、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监管平台市、县级页面的运 行和维护;在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安装和调适监控设备,与监 管平台联通;培训企业信息报送和监控终端维护人员。(四)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应配合市、县商

6、务主管部门安 装监控设备,并负责日常运转和维护;负责建立存储视频监控资 料的数据库。所有生猪屠宰企业按照信息报送规范,报送有关信 息。四、资金支持方向中央财政对试点省、市建设屠宰监管技术系统的奖励资金, 由试点省、市统筹使用。重点支持开发监管平台应用系统,购置 专用硬盘、管理机、数据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和数 据库系统等软件设备,购买摄像机、云台等视频设备,数据传输 专网租赁,开展系统使用的培训等方面的支出。屠宰监管技术系统建设任务重,技术含量高,各级商务主管 部门一定要按照本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要注重将建设 监管系统与协助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相结合,充分调动企业的积 极性;要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和措施,配备专人负责系统运行和 维护,确保监管系统运转流畅,发挥实效;要加强对技术标准的 总结和研究,为监管系统在全国的推广积累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