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栽培技术详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902115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胆栽培技术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龙胆栽培技术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龙胆栽培技术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龙胆栽培技术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龙胆栽培技术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胆栽培技术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胆栽培技术详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胆栽培技术文章来源: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一、概述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Kitag.、龙胆G. scabra Bge.、 三花龙胆G. triflora pall.或坚龙胆G. rigescens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 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2005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其 中条叶龙胆、龙胆和三花龙胆三种龙胆在药材市场上统称为“关龙胆”或“北龙胆”, 为东北道地药材;坚龙胆又称为“南龙胆”或“滇龙胆”,为云南道地药材。龙胆性味苦、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 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

2、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龙胆始载于神农 本草经,是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片、龙胆泻肝颗粒、龙胆注射液、苦胆草片、小儿 清热片、十味龙胆花颗粒、泻肝安神胶囊等180 多种中成药的原料。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国内外医药市场上所需要的北龙胆完全是野生品,1983 年黑 龙江省科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人工驯化和引种试验,成功后在1990 年开始在东北 三省进行推广种植,种植区域由黑龙江的安达、大庆、龙江、富裕扩展到吉林的白城、 长岭、大安、通榆、松原及辽宁省的扶顺、新宾、清源、西丰、宽甸等40 多个县市, 种植面积约为1200015000亩。但自2003年以后,由于收购价格的下降、种

3、植成本的 提高以及粮棉油提价,农民种药材得不偿失,便纷纷放弃了种植。 2004 年国家号召东北 三省农民多种粮食作物,并给予补贴、免税、提高粮价等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的 积极性,相应地减少了北龙胆的种植面积。据三省农村经济调查队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 2003 年2005 年东北三省北龙胆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3 年降至 60006500 亩, 2004年再降至30003500亩, 2005年又降至2000亩左右,仅为 2002年的 16。目前,云南省坚龙胆药材的市场需求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供给,在临沧云县、保山地 区有人工种植。在 1998 年,临沧云县开始了滇龙胆资源的收集(主要采

4、取野外植株整 株采挖和成熟种子收集的方式),于2001 年建立了第一代母本繁育基地约13亩,到了 2003年建立了第二代的母本繁育基地,并把其规模发展至300亩,基本解决了滇龙胆人 工种植的种苗问题。目前,云县种植滇龙胆的规模已经达到3-4 万亩。从目前云县卡房 乡的滇龙胆种植来看,其主要种植方式为半野生栽培方式,或称之为仿野生栽培,也有 和茶树或山川子套种的方式。龙胆的主要成分为含龙胆苦貳(Gentiopicrin)、獐牙菜苦貳(Swertiamarin)、 当药貳(Sweroside)、三叶貳(Trifloroside)、苦龙貳(Amarogentin)、四乙酰龙 胆苦貳(Gen ti o

5、picroside tet raace tate)、苦樟貳(Amaroswerin ); 龙胆黄碱(Gen tioflavine)、龙胆碱(Gentianine)、秦艽乙素(Gentianidine)、秦艽丙素(Gent ianol)、龙胆三糖(Gentianose)、|3 -谷甾醇(B -Sitosterol)等。药典规定本品 含龙胆苦苷不得少于 1.0%。龙胆的主要药理作用:1、对肝脏的作用龙胆水提液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龙胆水提液对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迟发型变态 反应所致小鼠肝损伤,有降低SGPT (谷丙转氨酶)和SGOT (麸草酸转氨脢)的作用。能 显著增加小鼠碳粒廓清速率,表明龙胆水提

6、液有明显的保肝作用。龙胆注射液能对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细胞合成障碍而起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所 致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能减轻肝坏死和肝细胞病变程度。龙胆苦苷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伤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 糖胺(GALN)所致化学性肝损伤的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研究发现,龙胆苦苷保护肝细胞 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成正比,说明龙胆苦苷有直接保肝作用。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龙胆能直接促进胃液分泌。龙胆苦苷可直接促进胃液分泌使游离酸增加。龙胆能显 著的增加胆汁分泌量。健康及肝损伤的大鼠十二指肠给予50g/ kg龙胆注射液能显著地 增加胆汁流量3、抗菌作用龙胆草水浸剂(1 : 4)在试管内

7、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 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也有抑制作用。4、抗炎作用 龙胆苦甙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水肿有抑制作用。口服龙胆碱可使大鼠甲醛性 “关节炎”肿胀减轻。对小鼠的抗炎作用较水杨酸强。抗炎原理可能与神经-垂体-肾上 腺系统有关。5、其他作用 龙胆碱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但较大剂量时则出现麻醉作用。龙胆苦苷对苯巴比 妥钠所致正常小鼠的睡眠有协同作用,但对四氯化碳中毒小鼠则显著缩短苯巴比妥钠睡 眠时间及延长反射消失的时间。大剂量龙胆酊对动物有降压作用,并能抑制心脏,减慢 心率。龙胆尚有抑制抗体生成的作用。二、分类及形态特征(一)条

8、叶龙胆多年生草本,高 20-30厘米,全株平滑无毛,常带紫红色。根茎较粗短,节间甚短, 每节通常生1-3条绳索状根,黄褐色,具明显皱纹。茎直立,单一,稀2 茎丛生。不分 枝。叶对生,茎中部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革质,长5-10 厘米,宽3-7 厘米。先端渐 尖,边缘反卷。花单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苞片2 枚,线形。花萼钟形或筒状钟形;花 冠筒状钟形至钟形,蓝紫色,先端5 裂,裂片三角形至卵状三角形,先端尖。裂片间褶 卵状三角形,先端锐尖。雄蕊5,雌蕊2。子房上位,花柱短,柱头2 裂,反卷。蒴果 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种子细小,椭圆形,红褐色。生于山坡、路旁、灌丛间,海拔 200-1700 米处多见

9、。条叶龙胆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 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也有分布。(二)龙胆全株通常绿色稍带紫色。根茎短,密生多数黄白色具横皱纹的根。茎直立,单生。 叶对生,无柄;中部叶较大,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7 厘米,宽1-3 厘米。边缘及 叶脉粗糙,具3条明显的主脉。花丛生于茎端或叶腋,花鲜蓝色或深蓝色,先端5 裂, 裂片卵形,顶端尖,裂片间褶三角形,渐尖;雄蕊5,花柱短,柱头2 裂。蒴果长圆形, 具短柄;种子多数。生于草甸、灌丛中。龙胆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浙江、湖南、江西、福建、江苏、 广东、新疆也有分布。(三)三花龙胆 本种与条

10、叶龙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本种全株高3580 厘米;叶长5-10厘米,宽0.40.7厘米,先端钝,边缘不反卷;花束生于茎端3-5 朵,腋生花多为1-3朵,基部 有 3-5 片叶状苞所包围,较花为长,花冠裂片先端钝或圆,裂片间褶甚短,三角形,先 端有细齿。生于湿草甸、灌丛中。三花龙胆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四)坚龙胆 本种与上述三种不同之处为:根近棕黄色,茎常带紫棕色;叶小,革质,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 1.5-4.5 厘米,宽 0.7-2.2厘米,主脉三出;花顶生或腋生,蓝紫色,花 冠裂片先端急尖,裂片间褶不等边三角形。生于向阳山坡。坚龙胆主要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

11、。 坚龙胆为彝族药,收载于滇南本草,是云南道地药材,下文以坚龙胆为例对其 栽培技术进行概述。三、生物学特性 坚龙胆主要分布于云南临沧、楚雄、迪庆、昆明、普洱、昆明、红河等地,多生于 海拔 1600-2500m 的向阳荒地、疏林和草坡。喜阳光充足、冷凉气候,耐寒冷,忌夏季 高温多雨,适宜生长温度20-25C,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土层深厚疏松,保水力好的 腐殖土或砂壤土较适宜。一年生幼苗多为根生叶,很少长出地上茎,二年生株高10-20 ,多数开花,但结实数量较少。种子细小,千粒重24-27 mg,发芽适温为18-23C, 光对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无光照条件下子叶不能伸展。自然条件下种子寿命约1 年

12、。 四、栽培管理1.选地、整地龙胆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多的壤土 或砂壤土为好,有水源,平地、坡地及摞荒地均可。适宜海拔为1750-2100m, 土壤PH6. 5-6.7 较适。选地的基本原则为:潮湿,肥沃,排水性好,日照时间短。选地后于晚秋 或早春将土地深翻30-40 cm,打碎土块,清除杂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每亩2000-3000 kg,尽量不施用化肥及人粪尿。用50 %的多菌灵每平方米8克进行土壤处理。然后 耙平作畦,畦面宽1-1.2m,高15-25 cm,作业道宽30-40 cm,畦面要求平整细致,无杂 物。2. 繁殖繁殖方法主要用种子繁殖,育苗移

13、栽,也可以用分根繁殖和扦插繁殖。(1)育苗在11 月中旬种子成熟时,采集籽粒饱满或成熟的种子作备用。龙胆种子细小,直 播因种子出苗率低,不便于管理,目前生产上采用育苗移栽方法。育苗地选择平坦、背 风向阳、湿润、富含腐殖质、离水源较近的壤土或砂质壤土。育苗的播种期为 4月中上旬。播种前先将种子作催芽处理,方法是在播种前5-10 天将种子用100畔/L赤霉素浸泡24h,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几次,用种子量3-5倍的细沙 混拌均匀,装入小木箱内,放在室内向阳处,上面用湿纱布盖好进行催芽,温度稳定在 22-25, 5-7天种子表面刚露出白色胚根时即可播种。或者播种前15天将新鲜种子用 清水浸泡24小时,使种

14、子充分吸水膨胀后沙藏2 周,湿度保持60%70%后即可播种。 种子使用量按每千克种子播300 计算,播种前先用木板将畦面刮平、拍实,用细孔喷 壶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在拌入10-20 倍的过筛细沙,均匀地撒在畦面 上,播完之后上面用细筛筛细的锯末或腐殖土盖1-2価,上面盖一层松毛保湿,最后再 少量浇 1 次水。总之,播种应作到“浇透水、浅盖土、高覆盖”。整个育苗期约需5 个月,当幼苗长至4-5 对真叶,植株健壮、无病虫害,在9-10 月份即可进行移栽。( 2)移栽春秋季均可移栽。当年生苗秋栽较好,时间在9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春季移栽时 间为 4 月上、中旬,在芽尚未萌动之前进行。

15、移栽时选健壮、无病、无伤的植株,按种 苗大小分别移植。行距15-20 cm,株距10 cm,沿畦面横向开沟、深度因苗而定,然后 将苗摆入沟内倾斜 45 度角,以便于小苗的位置稳定,能较好的舒展根系。每穴栽苗1 -2株,盖土厚度以盖过芽苞2-3 cm为宜,土壤过于干旱时栽后应适当浇水。移栽要求:株行距整齐均匀,覆土深度松紧适宜,不露根茎及苗芽,不窝 根伤根,倾斜度要适宜,不烈日晒苗,保持栽后畦面平整。 (3)分根和扦插繁殖龙胆生长3 年后根茎生长旺盛,可以结合采收同时进行分根繁殖,方法是选生长健 壮植株根据长势情况将其剪成几个根茎段,再按移栽项进行分栽。二、三年生龙胆于 6 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生

16、长旺季,将地上茎剪下,每3-4 节为一个插条,除去下部叶片, 用ABT生根粉处理后扌千插于插床内,深度3-4 cm,插床基质一般是用1/2壤土加1/2量 过筛细沙,扦插后每天用细喷壶浇水2-3 次,保持床上湿润,插床上部应搭棚遮荫, 20 天左右生根,待根系全部形成之后再移栽到田间。由于龙胆在栽培中结种子量很多,繁 殖系数大,在生产中分根和扌插繁殖很少应用。3. 田间管理(1)苗期管理播后至出苗前可用遮阳网搭成棚进行遮荫。合理遮荫又可减少水分蒸发,减少浇水 次数,待40天左右苗出土后再逐渐撤去遮荫物,保持50光照即可。播种后应保持床面湿润,发现缺水,用细孔喷壶喷床面。喷水宜在晴天早晚进行。 浇水次数依据床面湿度而定。种子萌发至第一对真叶长出之前,土壤湿度应控制在 70% 以上,一对真叶至二对真叶期间,土壤湿度控制在 60%左右。苗出全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