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产融结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9897816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极推进产融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推进产融结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极推进产融结合一、产融结合的涵义、模式及实现方式(一)产融结合的涵义通俗地讲,产融结合就是产业和金融的结合,表现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的一 种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和大家公认的产融结合是指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通过股权关系相互 渗透,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相互转化和直接融合。它是众多国内外大型企业发展的有 效模式。从全社会角度出发和更广义的理解,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 和资本市场)资源需要考虑,特别是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现实着眼,我们可以把产融 结合涵义延伸为:产业部门和金融部门的内在联系和有机结合,以实现双赢的协同效应。具 体地讲,包括产融结合和产融合作,主要有

2、三种类型:一是以股权为纽带的股权型产融结合; 二是以信用为纽带,通过债权债券关系相联系的信用型产融结合;三是产业和金融业之间以 提供咨询、服务而彼此联系的咨询服务型产融结合。(二)产融结合的模式传统意义的产融结合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金融资本向产业渗透模式(亦称银行主导型模式)。这是国外大财团发展的主要模 式之一。我国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及分业经营限制,很少采用这种模式,中信集团、光大集 团等少数金融企业在稳固发展金融主业的情况下,向资源类、地产类产业发展应属个例。但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和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后,不排除今后有金融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或间 接控股产业公司的模式出现。二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

3、渗透模式(亦称企业主导型模式)。这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财富500强中80%以上的企业集团都在开展金融业务,以GE、西门子、沃尔沃为代表的大型国际化产业集团充分利用金融业务对其实业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持;国家电 网、中海油、招商局、宝钢、中石化、华能、海尔、联想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都积极搭建金 融业务发展平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三)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产融结合的实现方式主要有:金融资本控股、参股产业公司;产业公司控股、参股金融 机构;产业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联合设立金融机构;由产业资本或 金融资本设立控股公司,形成金融控股集团;人事派遣,密切合作和管理;战略合作。从金融行业

4、划分,我国由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渗透采取的方式有:一是设立财务公司。 自 1987 年东风汽车财务公司成立至今,全国已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91 家,外资企业集团财 务公司4 家,对促进集团公司发展和产融结合初见成效。二是入主银行业。目前我国已有中 信、光大、招商、华夏四家企业集团控股商业银行,在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制及上市 融资过程中,也有大量产业资本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地方性及区域性商业银行更有大量 产业资本融入。三是入主证券、期货业。四是入主投资基金业。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 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三种。五是入主保险业。六是入主信托业。七是入主融资租赁。八是 入主担保及保险经纪业。九是

5、入主汽车金融服务业。此外,象国外UPS的存货融资业务、沃尔玛的信用卡业务和马里奥特酒店管理集团(万 豪)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也非常有特点。二、走产融结合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集团公司提出“建设高科技国际化兵器事业,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兵器团队”的 奋斗目标,在战略措施上,要走“军民结合、产研结合、产融结合”的发展新路,这是总结集 团公司成立以来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集团公司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需要提出的,是非 常正确的选择。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走产融结合之路,是发达国家经济发 展和世界500 强成长发展的成功战略和有效方式。(一)产融结合的本质 产融结合,从本质上讲是由

6、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增值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来源于产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特 别是虚拟经济的出现,使得这一价值的创造和分配变得异常复杂和多变,资本在资本市场的 增值往往比在实体运行中的增值更为明显和巨大。所以,作为现代产业,其资本价值的实现 和增值不仅体现在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而且在融资、物流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和过 程实现也非常重要。作为金融资本,只有和实体产业结合,才能实现和创造价值,最终稳定 安全地实现增值。产融结合的理想结果是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双赢。(二)产融结合的现实意义产融结合对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实现投资多元化,保证获取稳

7、定的投资回报;对企业而 言,可以获取更好的金融支持,保证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资金和金融服务,并获取金融利润。 通过产融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解决金融和产业双向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成本,提 高运行效率,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三)产融结合的根本意义产融结合的根本意义在于转变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这一点对集团公司的意义非 常重大。小企业经营产品,大企业经营产业,实施产融结合,不但要求做好产品、产业经营, 更加注重资本经营;一般的经营是基于现实出发,实现日积月累式的渐进式发展,实施产融 结合,可以基于战略和目标出发,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广泛的社会资源,实现超 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一般

8、意义的产业部门同金融部门的合作,金融部门分走了部分产业部门 的利益,对产业部门是成本费用的付出,实施产融结合,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可以实现利益共享。(四)走产融结合之路正当其时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虽然是中央掌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但面对的现实是:产业结构、产 品结构极其庞杂,规模小,分布散,不同程度地存在“先天不足”和重复建设,核心竞争力不 强,面临大量艰难的并购重组、结构调整任务;由于受长期经营困难的影响,资金、资本积 累严重不足,加上产业结构、资本结构、投资结构、融资结构极为不合理,债务性融资过大, 权益性融资不足,使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方面迫于形势、任务和竞争的压力,必

9、 须努力实现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面临条件所限、能力不足和资金匮乏,单纯地依赖上级投 资和拨款会令我们极其被动。因此,广泛利用社会金融资源、走产融结合之路,是我们的不 二选择。三、集团公司产融结合现状产融结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伴随着银行业的诞生而诞生、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 展,而在国外的迅猛发展还是二战以后。在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近十几年有 了较大的发展。集团公司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产融结合的思路,最初成立财务公司的目标也是走产融结合 之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没有更大的发展,作用和效果受到局限。从集

10、团公司产融结 合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成立财务公司兵器财务公司成立12 年来,资产规模发展到240亿元,累计提供金融服务总量近1000 亿元,获取金融利润23.72 亿元。(二)进行股权投资截止 2008 年底,集团公司及成员单位向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余额为18763 万元,除集团 公司对南方、华夏、国泰君安证券的近2000 万元投资,北方公司、财务公司对证券、基金 管理公司的少量投资外,部分成员单位对地方商业银行也有少量投资。这些投资从总体上来 看,股权比例偏低,基本上没有话语权和战略层面的合作。(三)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集团化融资 集团公司近几年来,通过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集团

11、化融资,以集团名义发行企业债57亿 元,发行中期票据20 亿元,短期融资券余额40 亿元。另外,华锦集团拟发行短期融资券1 0 亿元,财务公司已经发行了金融债8 亿元。(四)获取授信额度 初步统计,截止目前,集团及成员单位从银行类金融机构获取授信额度近1300 亿元,已 使用 300 亿元。总额度不低,但多以协议框架为主,缺乏有利于长期合作并防范风险的制度 与规范,尚不能算作战略性合作,有效性不足。(五)成立上市公司目前集团公司拥有11家上市公司,IPO加增发共从资本市场融资近100亿元,利用上市 公司平台推进产融结合步伐,具备一定的基础。总体上讲,集团公司在产融结合上迈出了艰难的步伐,在保障

12、资金需求,降低财务费用 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促进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实现产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享 利益上还有更长更艰难的路要走。四、推进集团公司产融结合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有关金融领域的政策和法规在逐步完善, 为产融结合扫清了体制和法律上的障碍,但金融尚未完全开放,管制和限制仍然十分严格。 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其一,设立组建新的金融机构难度非常大,可能性小;其二,由于我国 对信托、租赁、证券业的清理整顿、并购重组早已完成,资本市场越来越发达,银行业的股 份制改造也已完成,很多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在境内外市场已完成IPO甚至增发,使我 们丧失了参股、控股金

13、融机构的最好时机,即便有机会代价也很大;其三,集团公司积累不 足,可用于投资金融机构的资金有限,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和大量参股、控股金融机构的实力 和时机尚不成熟。所以,目前可行的策略是产融结合和产融合作并进,并积极寻求参股、控 股金融机构的机会,特别是在金融机构IPO及增发时寻求以战略投资人身份进入,以密切战略合作关系并获取超额回报,寻找机会逐渐进入金融机构,时机成熟时再成立金融控股集 团,发展金融产业。我们认为,集团公司的产融结合要与总部职能转变和机构设置调整相互结合,要与产业 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要与投融资结构的优化相互结合,针对集团公司资金不足、投融资结 构不合理及金融服务手段不足的现状,

14、达到拓宽融资渠道,提供融资平台,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运行效率,促进集团公司发展的目的。通过产融结合和产融合作,要为集团公司的科技 开发、产业发展、并购重组、资金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金融促销等重大举措提供平台 和全面的金融支撑。(一)完善财务公司平台,拓宽业务范围,为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和 金融促销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撑要按照建立“资金管理、金融服务两个平台”和“内部结算、资金融通、金融理财三个中心” 的发展框架要求,适应产融结合发展的需要,在四个方面实施扩展。一是加快IT系统升级改造步伐,尽快完善集团两级结算体系和网络建设,提高资金集中 度,尽可能多地集中资金,并由财务公司统筹运

15、作外部金融资源,迅速做大财务公司规模, 以提高财务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快向银监会、外管局申报融资租赁、消费信贷、买方信贷、汽车金融服务和结售 汇业务进度,争取得到金融监管部门的支持,迅速拓展业务范围,在资金安排上,划出一定 比例和额度的资金专项用于集团公司的重型车辆、装备和机械及其他适宜产品的金融促销工 作。近期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尽快组织实施。三是安排专项资金支持物资集中采购工作,并打通人行和商业银行的票据再贴现、转贴 现通道和网上电子承兑系统,扩大商票、银票的使用范围和额度,全力保障物资集中采购的 需要。四是财务公司的投资业务部按基金管理公司模式发展,并与证券、信托、基金管理公司

16、合作,开发出更多有效安全的金融理财产品,以全面满足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委托理财和投 资资本市场、获取高额回报的需要。(二)尽快设立兵器工业产业发展基金,组建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为集团公司的科技开 发、产业发展创造新的融资平台,提供全面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产业发展基金以集团为主发起,吸引有实力的成员单位及内外资、民营战略投资者参加, 最好引进信托公司参加,注册资本不高,但可以发挥杠杆撬动效应,并通过信托公司合作开 发出更多针对性的信托产品,使我们的资金渠道更广更畅通。产业发展基金要起到科技开发、 创投和促进产业发展三方面作用,必要时也参与证券类战略投资、资本运作,以弥补我们产 业发展过于依赖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的被动局面。(三)依托上市公司平台,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金融市场资源,为集团公司并购重 组、结构调整和做强做大起到支柱作用目前,集团公司已经拥有境内外11 家上市公司,并且仍有一些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