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小练习:班公错(湖)(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9897345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4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小练习:班公错(湖)(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地理小练习:班公错(湖)(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小练习:班公错(湖)(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小练习:班公错(湖)(附答案解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小练习:班公错(湖)(附答案解析)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班公错(湖),藏语称错木昂拉仁波,意思是“长脖子天鹅”,由 三段狭长湖泊组成,属内陆湖泊。该湖大部分在我国西藏阿里境内喀喇昆仑山山 麓,湖面平均海拔4400米,湖泊面积约有600多平方千米,东西长约150多千 米,南北宽约2千米-5千米,最窄处仅5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 湖水清澈,能见度可深达十几米。湖水的密度因受湖水的温度、盐度、深度(压 力)等因素影响,在垂直方向上分层明显。班公湖有许多奇特之处:其一,湖盆 形态奇特,湖面一波三折类似“Z”字型;其二,该湖水质奇特,盐度东西方向 差异大,东淡西咸;其三,

2、生物分布奇特,东部在我国境内,水草丰盛,盛产鱼 类,有我国海拔最高的鸟岛,而西部水草不长,鱼虾不生。材料二:图为班公湖局部区域示意图卧E洎流界界. 撕M国省(1)推测班公湖的形成过程。(2)分析班公湖东淡西咸的形成原因。(3)试说明班公湖湖水夏季垂直分层明显的原因。(4)分析班公湖东段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受冰雪融水补给的河 流沿断裂破碎带侵蚀切割,形成河谷;夏季,冰川消融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时常 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水位上升,频繁的堰塞,决堤逐渐形成河道型湖泊。(2)该湖泊属于内流湖,水分支出以蒸发为主,盐分易积累,因而盐度较 高;东部有较

3、多河流注入,稀释作用强,盐度低;湖泊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 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3)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湖水吸收太阳辐射多,水温升高,密度减小; 夏季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及雨水汇入,使表层湖水盐度降低,密度减小;夏季 湖泊水位高,深层湖水承受压力增大而密度增大;下重上轻不利于湖水对流,垂 直分层明显。(4)我国境内的班公湖有较多河水注入,降低了湖水的盐度,利于生物生 长;河水带来了营养物质,利于水草生长;湖水清澈,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植 物光合作用,饵料充足;水草及鱼类丰富,为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解析】(1)本题考查班公湖的形成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根 据材料可知,班公湖是

4、世界上最长的河道型裂谷湖,由于该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 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受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沿断裂破碎带侵蚀切割,形 成河谷;夏季,冰川消融形成的滑坡、泥石流时常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水位上升, 频繁的堰塞,决堤逐渐形成河道型湖泊。(2)本题考查班公湖东淡西咸的形成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 能力。主要从河流的补给、蒸发量和降水量的特点、水域形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该湖泊属于内流湖,水分支出以蒸发为主,盐分易积累,因而盐度较高;东部有 较多河流注入,稀释作用强,盐度低;湖泊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 湖水交换。(3)本题考查班公湖湖水夏季垂直分层明显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 关

5、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湖水的密度因受湖水的温度、盐度、深度(压力) 等因素影响,在垂直方向上分层明显。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湖水吸收太阳辐射 多,水温升高,密度减小;夏季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及雨水汇入,使表层湖水 盐度降低,密度减小;夏季湖泊水位高,深层湖水承受压力增大而密度增大;下 重上轻不利于湖水对流,垂直分层明显。(4)本题考查班公湖东段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 知识的能力。可以从河水注入、湖水的特点、光照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境内的 班公湖有较多河水注入,降低了湖水的盐度,利于生物生长;河水带来了营养物 质,利于水草生长;湖水清澈,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饵料充足; 水草及鱼类丰富,为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知识点】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河流水文及水系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人类 的影响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实践意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板块构造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