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在硅中的系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989716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磷在硅中的系数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磷在硅中的系数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磷在硅中的系数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磷在硅中的系数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磷在硅中的系数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磷在硅中的系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磷在硅中的系数(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硅中的杂质世界上最纯的物质:硅硅,是人类在世界上提得最纯的物质,目前人类能够得到的最纯的 硅,纯度是 99.99999999999999%,估计读者们数不过来, 告诉您吧, 是 16 个 9。但是,纯硅虽然也有半导体的性质, 却是一种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的 半导体。真正要制作能够使用的半导体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就要在 其中添加一些杂质, 常见的是磷和硼。 也有镓、 砷、铝和其它一些元素。杂质的作用,总体上来说,是调节硅原子的能级,学过半导体或固 体物理的人知道, 由于晶体结构的原因, 固体中的全部原子的各能级形 成了能带,硅通常可以分为三个能带,最上面是导带,中间是禁带,下 面是价带。如果以火车

2、为比喻的话,那么,导带是火车,价带是站台, 禁带则是站台与火车之间的间隙。如果所有的自由电子都在价带上,那么,这个固体就是绝缘体, 这就好比人站在站台上,是到不了别处的; 如果所有的自由电子都在导带 上,那么这个固体就是导体,这就好象人上了火车,可以周游全国了。半导体的自由电子平时在价带上,但受到一些激发的时候,如热、 光照、电激发等, 部分自由电子可以跑到导带上去, 显示出导电的性质, 所以称为半导体。硅就是这样一种半导体, 但由于纯硅的导带和价带的距离过大 (也 称为禁带过宽,),这就好像是就是站台离火车太远,一般的人很难从 站台跳到火车上去一样, 通常只有很少量的电子能够被从价带激发到导

3、 带上,所以纯硅的半导体性质比较微弱,不能直接应用。硅中的杂质(一):有用且必需的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科学家们想出了添加杂质的方法, 这些杂质在 导带和禁带之间形成杂质能级,这些杂质能级要么距离导带很近(如 磷),是提供电子的,称为施主能级;要么距离价带很近(如硼),是 接受电子的,称为受主能级。这样,一些很小的激发就可以使硅具有导 电的性质。这就好比在车站和站台之间,加一些垫脚的石凳,离站台近 的,就是受主能级,离火车近的,是施主能级。能够提供施主能级或受主能级的杂质, 分别称为施主杂质和受主杂 质,这些,当然是有用的杂质。施主杂质的典型代表是磷,受主杂质的典型代表是硼。这两种杂质 之所

4、以成为最常用的半导体杂质, 我的看法是因为它们在硅中的分凝系 数是最接近于 1 的,也就是说,在掺杂后,拉单晶生长的时候,容易形 成均匀的浓度分布。而他们在硅中的分凝系数之所以能够最接近于 1,是因为他们的性 质与硅最接近。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了在物理法提纯的过程中,硼 和磷成为了最难去除的元素。有用的杂质,其数量也有一个适中的范围,过小,效果不明显,过 多,使得导电性太强,不容易控制,反而成为废物。通常,不同的半导体的应用对杂质的要求有不同的范围。 而对于太阳能电池应用来说,对 应的电子或空穴的体密度,应该在 1017 / CM3 左右,大家可以自己计 算对应的杂质浓度。掺杂了受主杂质的硅

5、成为 P 型,常见的是掺硼的硅。掺杂了施主杂 质的硅称为 N 型,常见的是掺磷的硅。对于太阳能电池来说, P 型硅比 较常见,因为前面所说的, 硼的分凝系数是 0.8, 在单晶中, 硼比较容 易掺杂均匀的缘故。太阳能电池要发电,就要有 PN结,这样才能在光照的情况下,形 成正负极。对于 P 型半导体来说, N 型结,是通过在硅片的表面通过扩 散的工艺形成一层磷的薄层。纯硅的杂质浓度与电阻率的关系在半导体电子级的硅材料中, 由于通常都是先将硅提纯到很高的纯 度,比如11N或者10N左右,之后再进行掺杂,所以,材料中的杂质比 较单纯。例如,用来进行生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多晶硅材料,硅的 纯度通常

6、可以达到9N的纯度,然后对硼掺杂到大约 Ippma的量级,而 这时,其它的杂质都会小于1ppb,(除了 C、O N之外,为什么要除去 这三种,我在后面会交代)。这种情况下, 如果硼的杂质浓度有变化, 比如万一掺杂的比例弄错 了,或者结晶的情况不理想导致各个部分有差异, 其实并不需要对单晶 硅棒的各个部位进行取样也能知道硼的浓度分布如何。 方法很简单,就 是测量电阻率的分布,就可以知道各个部位的硼的含量了。因为,硼的浓度就代表了载流子的浓度,直接与电导率呈正比关系,所以,在各个 部位的硼的浓度是与电阻率呈倒数关系的。同样,对于纯粹的 N 型半导体,用电阻率的分布,也可以知道磷的 浓度分布。杂质补

7、偿与PN转型但是,如果是材料里,又有磷、又有硼,比如,在已经制作了 PN 结的硅片中(近年,由于硅材料紧张,许多公司进口回收的硅料,就大 量地遇到这种情况),在 PN结附近,就有这样硼磷同时存在的情形。 如果这种材料又曾经经过了一些退火之类的高温处理的话,PN结附近的材料会向对方的深处扩散,导致 P型的部分含有磷,N型的部分含有硼 得情况。这时,会出现所谓的“补偿”现象。什么叫补偿?用比喻来说, P 型材料的硼原子是带正电 (空穴) 的, 而 N 型材料的磷原子是带负电的, 如果这两种杂质在硅中共存的话, 电 子与空穴会互相填充,均失去了导电性,所以,在宏观上,会表现出电 阻率升高的情况。这就

8、是施主杂质与受主杂质的“补偿”现象。举例来说,如果原来是 P型材料,硼的浓度为Ippma电阻率假如 是 5ohm-cm, 这时,如果有 0.5ppma 的磷掺杂了进来,那么,将抵消掉 0.5ppma 的硼的导电性,整个硅材料的导电性表现得好像只有 0.5ppma 的硼一样,电阻率可能会升高到 10ohm-cm 。磷的浓度越高,抵消得越多,当磷的浓度也达到Ippma的时候,硅材料的表现将像没有杂质的纯硅一样, 电阻率将达到数百甚至上千欧姆厘米但是,如果磷的浓度继续增加,则电子的导电性将压过空穴的导电 性,N型特征开始显现。此时, 材料从P型转为N型,电阻率又开始 下降,随着磷的浓度的增加,导电性

9、也增加,电阻率则越来越低。这就 是所谓的单晶硅拉制时的“转型”现象。将纯硅里掺硼的P型料,和纯硅掺杂磷的N型料共同放在一个坩埚 里进行熔化并拉单晶,假设P型料中的硼与N型料中的磷的原子密度相 近,由于硼的分凝系数为 0.8 ,接近于 1,因而硼的分布在单晶棒的头 部和尾部会比较均匀, 而磷的分凝系数为 0.36 ,所以,在单晶棒的头部 会较少,而尾部浓度较大,因此,就整个单晶棒来说,头部由于硼多于 磷,将呈P型,尾部由于磷多于硼,呈 N型;而电阻率从头部开始,会 表现出由小到大,到很大,再逐步减小的“人”字形分布。假如用 PN 型号测试仪测试,会发现电阻率最大的地方, 就是发生从P型到N型的

10、“转型”的地方。以上是纯硅里,只掺杂了硼和磷,而没有其它杂质存在的情况。UMG勺情况对于物理法提纯的多晶硅来说,由于除了硼和磷会同时存在外,还 有铁、铝、钙等金属杂质,所以,情况会复杂得多。即便对于化学法的 多晶硅,由于在加工和拉单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场合难免混入杂质, 也会出现同样的复杂情况。而对于一些采用电子级回收料(次级料、重掺料)、单晶头尾料、 锅底料, 单晶及多晶的边角料与原生多晶硅(现在社会上对西门子法生 产的9N级以上多晶硅的称呼)混掺拉晶的情况,杂质的成分则更为复 杂。由于现在多晶硅价格高企, 我曾经买了国内几大公司生产电池用的 单晶硅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现在的中国,好像没有

11、哪个太阳能公司 用纯的原生多晶硅来制作太阳能电池了, 全部是用的掺料之后才拉单晶 制成的硅片。这样看来,硅中杂质的分析,似乎不仅仅只对物理法多晶 硅有意义了。目前,采用物理法提纯得较好的多晶硅, 通常硅材料中所剩余的金 属杂质,量在 0.1ppm 以上的,只有铁、铝、钙三种,而提纯得不好的 多晶硅,里面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钛、锰、钨、钴、钒、铬等。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相比,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尺寸比较大。一个125x 125mm勺电池片,面积接近150平方厘米,就是一个大的PN结 这在集成电路里是不可想象的。目前,在 ULSI上,PN结的尺寸已经小 到了 50nm 的程度, nm, 纳米也!其实

12、应该说,后者才是难以想象的。所以说大有大的难处。PN结大了,对材料的均匀性就开始有要求了。 这么大一张片子,只要有一个小小的裂缝,导致两面导通的话,这张片 子就不好用了。多晶硅的硅片,现在越切越薄,最薄的听说是 180微米, (前两天 有人说有 120 微米的,我想应该是单晶片吧 ) ,多晶硅的晶粒之间有间 隙,如果间隙里金属杂质多了一些, 那么在清洗、 扩散、烧结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硅片两面的导通,俗称“烧穿”,所以,金属杂质是很有害 的。但是,杂质的害处远远不止这些。后面,将讨论物理法多晶硅中的金属杂质对硅的性质的影响。硅中的杂质(二):金属杂质与深能级 本来,生产太阳能电池, 也应当采用

13、纯硅, 加上硼或磷进行掺杂来制作。 但现在, 因为硅材料太紧张, 所以先是有许多公司采用回收料和边角料 进行混合, 一方面降低成本, 一方面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 细粮不够吃, 就只能吃些粗粮了。 随着物理法多晶硅的厂家的增多, 物理法生产的多 晶硅也逐渐成为了太阳能电池用的单晶拉制的主要原料之一。物理法多晶硅,又称 UMG里面的杂质相对多一些。目前,国际上 一些能够做到5N以上的厂家,里面的杂质除了磷硼外,主要是铁、铝、 钙等金属杂质。杨德仁教授在他的太阳电池材料一书中,曾对单晶硅和多晶硅 中的金属杂质进行过分析。分析得很是透彻。 但该书中的分析有一个前 提,就是认为, 硅中的金属杂质的原子浓

14、度在每立方厘米 10 的 15 次方 个左右, 也就是说小于 0.1 ppma. 所以, 尽管书中的归纳和分析也是十 分有价值的, 但多少还是不太适应物理法多晶硅的金属杂质问题。 因为, UMG勺金属杂质含量通常在几个 ppm以上,以原子浓度来说,都在每立 方厘米 10 的 16 次方、甚至 10 的 17 次方以上。其实,经过调查,针对UMG勺金属杂质的表现,目前还没有一个统 一的认识。中山大学沈辉教授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徐华毕在 2008 年 9 月 20 日的常州会议上, 对国际上关于物理法多晶硅中的杂质问题的学术研 究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汇总,可以说明这一点。笔者认为,金属杂质的存在, 才是

15、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池会衰减的必 要条件。目前国际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因为硼氧复合体的存在, 但笔者对 此不能苟同, 个中理由将在与有关专家详尽分析后,另外撰文进行深入 一点的分析。金属杂质在硅中会形成深能级,就是,距离导带和价带都很远的能 级。还是拿火车来比喻,站台是价带,火车是导带,站台与火车之间的 间隙时禁带。如果禁带很宽,一个人跳不过去,那么,就在中间垫一些 “梅花桩”,大家应当可以踩着跳过去了,但假如间隙太大,只在火车 与站台中间垫一个桩,而这个桩离两边还是很远,那么,加入有一个人 站到了这个桩上,可能进退两难,既无法跳上火车,也无法跳回站台。硅中金属杂质的情形与此相似,金属杂质会在硅中形成

16、深能级,这 些深能级距离导带和禁带都很远, 所以不但这些杂质本身的能级对提高 导电性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一旦其它的浅能级(如磷或硼)载流子遇 到这类深能级的杂质,反而会被“陷住”,更加不易发生跃迁,既难以 跳到导带,也难以跳回价带,失去了载流子的作用。这就是所谓深能级对载流子的复合作用,这些深能级杂质所在的位置,称为“深能级复合 中心”。复合中心的存在会降低少数载流子的寿命,从而降低太阳能电 池的效率。如果这种复合作用是在光照之下慢慢发生的, 就会形成所谓的太阳 能电池的光致衰减现象。除了光致衰减外,金属杂质如果过多,还会造成漏电流的增加。在 太阳能电池的PN结附近,有一个空间电荷区,这个电荷区的电流正常 情况下,应当是光生电流,即受光照后,载流子跃迁产生的电流,但金 属杂质过多时,因为金属杂质的原子外围的电子是自由电子,因此,会 产生漏电流,这些漏电流过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