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989598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178-197 ) 第八章德意志意识形态 八.人的解放与阶级斗争从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对于人类解放的观点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在手 稿和早期著作中,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共产主义意味着阶级制度的消灭,而不仅仅是统 治阶级的更替,并且这一观点是与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完全吻合的。后期,因 为马克思越来越熟悉政治现实,他的兴趣就越是转向组织革命而不是描述理想社会,虽然 他的思想中一直存在着对未来大同社会的期望,但是与他阶级斗争的观点并不矛盾,与无 产阶级通过保卫自己的阶级利益而成为整个人类解放者的信念也是一致的。九关于虚假意识理论的认识论意义马克思认为,世界在思想中得到反

2、映是一定的。离开了人类世界利益所谈的意识都是无意 义的。虚假意识与被解放的意识的差别不在于真理与谬误的区别,而在于思维服务于人类 集体生活的目的有关作用上的差别。意识能确定事物,但不能使事物对象化(指劳动的实现、劳动物化在对象之中看不懂对象化)。如果脱离人的自我确证的职能,知识便毫无认 识论的价值。劳动异化(马克思的异化观。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之前,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上 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马克思则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或 劳动异化)。第九章概述一. 马克思的出发点是来自黑格尔的末世论问题。二.

3、 像黑格尔那样,马克思期望着与人类世界,于自身和他人的最终和解。三异化劳动是源于技术进步的分工的结果,因而他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特征。四.异化意味着人被自己已经以独立形象出现的创造物所征服。五因而,消除异化不是依靠对它的思考,而是要消除引起异化的原因。六.超越异化-人的存在彻底改变,人使人的类本质得以复归-是共产主义的别名七共产主义并不是剥夺人的个性,而是让人意识到个人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把自己放在 社会中。八.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共产主义不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理想,它本身就是当代社会的 趋势。九无产阶级不仅仅是非个人的历史过程的工具,而且它对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的自觉而实 现这一目标。十.尽管共产

4、主义是生活的所有领域和人的意识的最终变革,但实现共产主义革命的动力只能是受到阶级利益的剥削和一无所有是无产阶级。第十章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比较一、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社会主义(socialism )一词源于拉丁文。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 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 社会主义”一词, 并作了科学解释,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过渡。二、巴贝夫主义其学说核心是 平等论”。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类本是平等的,私有制是造成人间不平等的 总根源;主张通过密谋暴力方式推翻剥削制度,建立革命专政步消灭私有制;最终形成财 产公有、共同劳动和平均分配的平等共和国”。其思想带有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特征。三、圣西门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圣西门在他的最后一本著作新基督教中,直接作为 工人阶级的代言人出现,宣告他的最终目的是无产阶级的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