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9894471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初探【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首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而不同的心理活动在其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既重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及个性特征的和谐。,该研究结合英语教学,把如何把心理健康应用于教学中作为探讨对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背景,及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

2、育; 英语; 渗透教育【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新课程理念下教育的重点。该研究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探讨,希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略尽勉力。【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知识,而且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养。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观之,人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科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

3、机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人本倾向,更体现出现代教学的特色,更为注重情与理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平衡,身体与心理的同步发展。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去实践语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从而灵活自如地应用语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用英语进行交际,这种口语交际不仅是一种口语的练习,也是一种情感的渗透。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典型的乡村中学,跟大多数农村中学一样,由于环境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是限于课堂的教学与课后的练习,而缺

4、少学习应有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英语成绩,尤其是他们的听说能力得不到更高的突破。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尽如人意。在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访谈调查,MHT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心理测试之后发现,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许多。但其主要表现可总结为以下几点:自卑心理、畏难心理、厌学心理、急于求成心理、放弃心理、应付和等待心理等。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支持: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提出了人的 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重视

5、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2.教育心理学指出:人的心理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能不同程 度的调节人的心态.课堂教学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师生 之间和同学之间通过相互感染会改变原来的心理状态, 达到课堂新气氛状态下 心理的新的平衡,从而使教学效果发生有利或不利的变化.这也是人的心理对外 界环境变化的一种能动的反映. 3.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 主张教育目标应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而不再象过去一样只重视学生知识内容的学习及知识结果的评判。正如罗杰斯所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

6、人、有教养的人。毕竟在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而这种变化又取决于过程而不是取决于静止的知识。”他又提出教学的重点也应当放在良好的师生关系或教师态度上。因为促进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课程设计、教学设备资源等,而是教师和学生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认为教师要无条件尊重接纳每一个学生,才能使学生自由、健康成长。 4.情商理论 国际有关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IQ(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指数并不大,而学生的EQ(非智力)因素却与学习成绩有较大的相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绪正是EQ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情绪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取得显著的教育

7、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5.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的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1)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2)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3)讨论。(4)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5)自测。根据

8、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6)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三、研究过程 (一)探索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在对不

9、同年级的学生访谈调查、MHT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使用手册)心理测试之后发现,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许多。但其主要表现可总结为以下几点:自卑心理、畏难心理、厌学心理、急于求成心理、放弃心理、应付和等待心理等。 1急于求成心理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说明多数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困难性、复杂性、长期性有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急于求成,希望只花很少的力气就能很快收到成效。 2自卑心理 在本次调查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水平越低的学生自卑心理越强。由于学习基础差,加之个人智力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即使努力也收效甚微

10、,成绩不能提高,有时甚至还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于是形成自卑心理。 3畏难心理 在本次调查中,很多学生普遍感觉外语学习难度较大。 4厌学心理 在本次调查中,厌学心理平均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与自卑心理所占比例持平。但在高水平学习者中不存在厌学心理,低水平学习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厌学情绪最为强烈,加之由于教师的自身素乓,最容易对这部分学生缺乏了解和关心,不尊重学生自尊心,或者由于教师不能公正地处理某些事造成学生心理创伤,使学生对老师有恐惧、厌恶感,并在心理和行为上采取反抗态度,由此转而对外语产生反感、厌学的心理,最终自暴自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这部分学生最需要关心、帮助。5放弃心理

11、: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基础不好,与考大学无缘,毕业后还是回乡 务农, 学外语没用。 所以不用心学习, 考试不及格。 出于无奈转而产生放弃心理。(产生此种心理一般差生较多) 6应付和等待心理:为了躲开老师的批评,作业马马虎虎,随便画上几笔; 回答问题时,随意应付几句;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 (二)、探索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其分析采用初中英语学习中心理问题的成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48份,其中七年级25份,有效收回24份;八年级23份,有效收回23份。根据这些问卷建立了专门的数据库。经分析后得出中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心理问题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

12、方面的原因。 学习动力包括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意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自信、厌学、学习困难、意志薄弱、胆小怕事、感情脆弱等。学习方法主要是学不得法、效率低等。大部分学生课后不抓紧时间复习巩固消化,往往临考才紧张才复习,作业时,没有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碰到难题缺乏顽强意志,有的干脆拿同学的作业来抄。 2不良性格与不良行为方面的原因。依赖、固执任性、自控力差、怯懦、自我为中心、自卑、自闭、不合群、不善于合作、骂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和考试作弊等特点在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3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父母和祖辈溺爱、家长期望过高、要求太严、打

13、骂教育或者家长期望太低、漠不关心、放任自流或者家庭缺乏民主、代沟严重等。学生家庭背景差异很大,对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产生也有很大影响。 4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升学的激烈竞争引起过度焦虑。那么,造成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在哪里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科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的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缺乏了解,甚至一无所知,有的把心理问题看成是道德品质问题,所以,课堂教学纯粹是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学生本已有的一些心理障碍在课堂上得不到解决,又加上应试教育下激烈的学业竞争和枯燥的学习生

14、活方式造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学习上的困难。 5社会教育环境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变化,而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发展滞后,加上中学生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少,使得他们的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或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很不足,这些缺陷使得他们难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难以承受现代社会日益增多的各种压力,难以应付各种生活事件的发生,因此产生心理问题在所难免。 (三)、 通过实践探索在中学英语课堂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教育要充分尊重人性,才能达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作为教育机构中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健康的人性关,因为他的人性关会深刻影响其教育行为,进而影响整个教育工程的成败。

15、目前,有这样一些不尊重人性的教育行为;一些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不顾及学生的自尊心,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单方面强调学生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对于不服从者则施以警告、强制、威胁,甚至以体罚的方式迫其就范。教师要求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内必须一直保持端正的坐姿,不允许有丝毫的“越轨”,诸如左顾右盼、身体扭动、说话等。作业考试如不得满分,便辱骂、拧脸、敲头、拳打脚踢等等。这些行为小则不符合教育规律,大则摧残本待健康成长的灵魂,几近于犯罪。在这种教育下,后果不堪设想。究其本质,这些都是教师素质低下,不尊重学生基本人性权利的表现。反面的教材启示我们: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教育观念,积极的人性观,从而能够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够容忍学生的缺点、错误;理智、科学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那么,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1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心理健康的营养剂。英语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版面设计方面,它呈现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更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材的选编方面更加注重科学性、趣味性,而且也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心理需求,多角度地选取语言素材。因此在平时教师要以教材为载体,充分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