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9894466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可行性实施计划书(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可行性报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类别:电子信息产业开展项目项目名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业主单位:政府机关申报单位:负 责 人:联系方式:电子:申报日期:2016年4月12日目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1第一章总论51.1 项目背景与概况51.1.1 项目的根本情况51.1.2 项目业主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概况61.1.3 项目提出的依据81.1.4 项目预期目标9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1.2.1 项目建设内容101.2.2 投资规模与资金来源111.3 问题与建议121.3.1 项目实施的关键121.3.2 建议12第二章项目建设的意

2、义与必要性132.1 公共文化服务政策132.2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开展现状14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构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是推动全省文化服务信息化的需要17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努力把建成全国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示X城市17政府科学决策的需要18公众生活的需要18区域文化、经济开展的需要19第三章项目建设内容19网络体系建设203.2 对已有根底文化信息数据进展改造20专题数据收集、采集、处理与整合203.4 根底数据库的建设213.5 目录数据生产与建库213.6 文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213.7 示X工程建设213.8 保障体系建设22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22文化开

3、展根底条件22文化系统开展现状23技术条件23数据条件24第五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方案25概述25系统环境26系统架构26根底硬件层26根底软件层27数据层27支持层285.3.5 应用层28系统应用支持环境28数据整合交换平台28数据挖掘分析系统29数据库管理系统29数据备份与恢复软件30系统监控管理软件31第六章 示X工程建设方案326.1 政府机关电子政务系统326.2 政府机关办公系统356.3 文化信息服务系统416.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456.5 文化产业信息化系统47第七章系统建成后运行与维护方案48系统维护组织机构设立48系统维护经费来源48第八章建设进度48第一阶

4、段立项与申报阶段48第二阶段项目数据库整理分析48第三阶段完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一阶段建设49第四阶段完成示X应用工程项目49第九章工程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49工程预算依据49工程投资预算509.3 资金来源52第十章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210.1 预期的经济效益5210.2 预期的社会效益53第十一章研究结论和建议5411.1 研究结论5411.2 存在的问题5411.3 建议55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与概况1.1.1 项目的根本情况201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明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

5、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根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根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根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根本公共文化服务。在这样的形式下,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迫在眉睫,也是最能快速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群众提供文化精神食粮的最优途径。项目名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业主单位:政府机关技术指导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技术支持单位:建设内容: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在公

6、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这三大工程的数字文化建设成果和根底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网络能力。通过整合公共文化内容数据,建设公共文化信息数据库,构建公共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将政府机关电子政府系统、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系统、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文化产业投融资交易系统作为本项目的示X应用工程。建设周期:3年;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人民币。1.1.2 项目业主单位与技术支持单位概况政府机关的职责:一贯彻实施党和国家有关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拟订全省文化艺术事业开展规划,起草相关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

7、。二指导、管理文学艺术事业,指导艺术创作与生产,推动各门类艺术的开展,管理全省性重大文化艺术活动;推进文化艺术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引导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指导省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三拟订文化艺术产业开展规划,指导、协调文化艺术产业开展,推进对外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指导、管理全省对外与对港澳台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宣传工作,代表省政府签订中外文化合作协定,组织实施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四指导、管理社会文化事业,指导、管理图书馆、文化馆站事业和基层文化建设;拟订文化文物科技开展规划并监视实施,推进文化文物科技信息建设。五拟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组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民族

8、文化的传承普与工作。六拟订文化市场开展规划,指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负责对文化艺术经营活动进展行业监管,指导对从事演艺活动民办机构的监管工作。七负责文艺类产品网上传播的前置审批工作,负责对网吧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行经营许可证管理,对网络游戏服务进展监管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批;拟订全省动漫和游戏产业开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推进动漫、游戏产业开展。八协调和指导文物保护工作,拟订文物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开展规划、法规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履行文物行政执法督察职责,依法组织查处文物某某的重大案件,协同有关部门查处文物犯罪的重大案件。九负责管理、指导全省考古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文物保护和考古项

9、目的实施,承当审核、审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关工作。十负责文物和博物馆有关审核、审批事务与相关资质资格认定的管理工作;指导全省文物和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协调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协作;负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协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申报评定、保护和监视管理工作。负责文化和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一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近年来,文化系统在文化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政府机关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开展势头。省直文化系统现有直属事业单位20个,包括1校某某艺术职业学院、6院团省龙江剧院、省歌舞剧院、省杂技团

10、、省京剧院、省评剧院、省曲艺团、6馆省图书馆、省群众艺术馆、省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省民族博物馆、革命领袖纪念馆、4个研究机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方文物杂志社、省艺术研究所、省戏剧工作室和省文化市场管理站、省文化艺术开展中心、北方剧场。在岗职工1965人,离退休人员1017人。全省共有文化文物单位1761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75个,艺术表演场所47个,公共图书馆101个,群艺馆、文化馆146个,博物馆56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3个,文化研究机构32个,文化市场管理稽查机构131个。有从业人员15038人。:由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于2015年成立对外承揽信息化工程项目与开

11、发网络信息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通过审核认定的软件企业,拥有多项软件产品登记。主要从事自动化系统工程、电子信息产品、计算机系统集成与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网络工程的设计、施工;同时经销:自动控制设备、计算机软件、电子产品、计算机外围设备、安防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公司在短短的时间里,由最初的几个人开展到现在的一家颇具规模业绩的公司,现有高级工程师35名,各管理部门健全。良好的开展理念,稳固的团队结构,独到的市场战略以与人特有的创业精神使公司始终保持高昂的开展势头。公司配合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完成新博会官方和办公系统的设计开发、推广维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公司设计开发、推广维护工

12、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和工信委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材料网。公司配合市供销合作社联合建设市供销信息中心,开发设计十大管理系统。建设市再生资源网络信息中心,开发的再生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取得软件产品登记,并投入使用。公司开发的应用于科研院所的办公信息化系统已经在科学院正常使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已经在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测试运行。公司为物联网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设计维护物联网系统。公司为信息化推进联盟设计开发信息支持系统。公司为两化融合促进中心提供全套信息化支持。公司联合对俄工业技术合作中心共同打造中俄经贸科技共享平台项目。公司已经完成或正在完成多个网络信息化系统、平台建设项目,

13、具备较成熟技术支持经验。1.1.3 项目提出的依据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开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局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一系列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蓬勃开展的良好态势,文化事业投入大幅增长,公共文化根底设施开展迅速,一批重点文化工程取得丰硕成果,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形成。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进入整体推进、科学开展、全面提升的新时期新阶段,面临重要的

14、战略开展机遇。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开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阵地,是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传播X围的重要途径,对于消除数字鸿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信息化是推动文化开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开展水平和文化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加快文化

15、信息化建设是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和特点,构建现代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文化部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此,政府机关把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确定为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 政府机关是成果接收单位,负责平台维护推广。为项目建设技术支持单位。1.1.4 项目预期目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包括数字化平台、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服务等根本内容,以制度体系、网络体系、资源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着力点,构建海量分级分布式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群,建成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城乡、传播快捷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为广阔群众提供丰富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根本性、均等性、便利性。重点实施文化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在此根底上,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逐步拓展X围,带动数字美术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