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989446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概论考试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答: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援物比类和司外揣内。2.说出中医四大经典、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名称?答: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金元四大家:“寒凉派”刘完素以火立论用药寒凉,“攻下派”张子和认为病由邪生以汗,吐,下治病;“补土派”李杲认为内伤脾脏百病由生,补益脾胃;“养阴派”朱丹溪认为阳长有余阴常不足。温病四大家:吴鞠通、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王清任:重视解剖,发展淤血致病理论,认为脑主神明。3.什么是整体观念?什么是辨证论治?答:整体观念: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即强调在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2、时,必须注重事物本身所存在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社会不可分割,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辩清其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终概括、判断出某种性质的“证”。所谓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4.什么是同病异治?什么是异病同治?答:指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可采用不同治法;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的过程

3、中如果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可采用相同的治法。6、什么是阴阳、五行?答: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着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相对属性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与阴阳转化。阴阳治疗原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和性质的事物及现象。火:具有温热、升腾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和现象。金: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或性质的事物。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相克(乘侮:相克太厉害。

4、相侮:反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制化:7、什么是气机?基本形式是什么?答:气:是极其细微、活力很强、不断运动变化着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基本形式有四种:升、降、出、入。气的生理功能:推动,温煦,防御,气化。气的分类:元气(最基本,重要)、宗气(食物运化,司呼吸)、营气(有营养)、卫气(防御)。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养气、血能载气。8、五脏的生理功能分别是什么?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藏精,实而不满。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5、六腑化物,实而不满。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其华在面。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一 主气、司呼吸、主声音。二 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三 朝百脉,主治节。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其华在毛。脾:位于中焦。主要功能是主运化(运化水谷,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运化水液,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主升清和主统血。脾在体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其华在唇。肝:位于肋部。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情志,促进消化,疏通水道,调理冲

6、任)和主藏血。肝在体合筋,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肾:位于腰部。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和主纳气。肾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和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其华在发(发为血之余)。9、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生殖繁衍基本物质。精化气,称为肾气。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概括为肾阴肾阳,肾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滋润作用的成为肾阴;肾

7、中精气对机体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称为肾阳。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六腑阴阳都离不开肾阴、肾阳的供养,肾阴、肾阳又是肾先天之精气生理功能的概括,所以称“肾为人体先天之本”。10.肝肾有什么关系?脾肾有什么关系?答: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互生和阴液互养两个方面。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需要肝血所化之精填充,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两方面。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化生精微有赖于肾阳的温煦,肾藏精,精其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充养。11、什么是病因?答:病因: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

8、简称为“邪”。常见的病邪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风邪的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区域性、相兼性和转化性。)、疠气、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一直接伤及内脏。二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三影响病情变化。)、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外伤、药毒、先天因素、痰饮、瘀血、结石等。12、什么是正气邪气?什么是实证虚证?阴阳失调哪几种?答:正气:泛指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总称。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实证:是指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正气未衰的一种病理变

9、化。实则泻之。虚证:是指以正气虚亏为矛盾主要方面,邪不亢盛的一种病理变化。虚则补之。阴阳失调的5种表现: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13、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答: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的病因、部位额、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诊断为不同病证的辨证方法。14、何谓“治未病”?其内容包括那些内容?何为正治反治?答:“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即重视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个方面的工作。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后应早期诊

10、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向纵深方向发展和转变。正治(逆治):逆疾病的证候性质而治。反治:顺从疾病的证候表面假象而治。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进行治疗,只不过顺从其外在假象。15、中医治则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答:治则:是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对临床治法、处方、遣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内容: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16、试述中药的概念与内容?答: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包括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主要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发散行气活血。甘: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调

11、和药味。酸:收敛固涩。苦:降泄通泄清泻,苦寒燥湿。咸:软坚散结。淡:利水渗湿)、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道地药材: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中药材。 四川:黄连、川穹、附子、川贝母;江苏:薄荷、苍术;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甘肃:当归,河南:地黄,山东:阿胶,山西:党参,宁夏:枸杞子,广西:肉桂:广东:砂仁,云南茯苓。四大淮药:地黄、山药、菊花、牛膝;四大南药:砂仁、槟榔、巴戟、薏苡仁。17、中药用药禁忌有哪些?叙述十八反和十九畏歌诀和内容?答:单行 相须 相使 相畏 相杀 相恶 相反。中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禁

12、忌、服药禁忌、病证用药禁忌。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18、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异同点?答:相同点:均能发散风寒,治疗寒表证及风湿痹症。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惟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又长于平喘、利尿,治肺寒喘咳、风水水肿等。桂枝,发汗力缓和,治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皆宜,又善温通血脉、通阳化气。19、比较荆芥与防风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药性和

13、缓,表寒表热皆宜,均能消散疮疡。不同点:荆芥,清透力强,并能宣透疹毒,治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防风,辛散祛风力强,善祛风而胜湿,止痛、止痉、为治风通用之品,也是风药之润剂,能胜湿止痛,炒用具止泻作用。20、比较薄荷,蝉蜕和牛蒡子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不同点:薄荷,发散力强,能疏肝理气下疏肝气,上述诸症无汗者用之为宜。牛蒡子,发汗力弱,但清热解毒,治热毒疮痈。蝉蜕又能清肝明目,息风止痉。21、比较桑叶与菊花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不同点:桑叶,作用偏于肺,疏散风热之力较强,还能凉血解毒。菊花,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之力较

14、强,长于清肝热、平肝阳,故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疗疔疮肿毒。22、什么是清热药?清热药分为哪几类?各小类举出两味药?答:清热药:指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清热药分为五类:清热泻火药,如:石膏、知母、栀子;清热燥湿药,如:黄芩、黄连、黄柏。清热解毒药:如:金银花、连翘、白头翁。清热凉血药,如: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清虚热药:如:青蒿、地骨皮。23、比较黄芩、黄连、黄柏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不同点:黄芩,清上焦肺热,清热安胎。黄连,清中焦胃热,清心火、止痛。黄柏,清下焦湿热,即清实热,又清虚热。24、泻下药可分为哪几类?各类的适应证和代表药物是

15、?答:泻下药分为3类:攻下药:里实便秘,如:大黄、芒硝、潘泻叶;润下药:肠燥便秘,如:火麻仁;峻下逐水药:水饮停聚,如:京大戟、芫花、巴豆。25、大黄的药用部位和主要功效是什么?答:大黄的药用部位: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的功效:泻下攻积,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清利湿热。26、独活与羌活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不同点:羌活:解表力强,善治上半生疼痛、太阳头痛。独活:解表力缓,善治下半身疼痛。27、半夏与天南星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燥湿化痰,治湿痰、寒痰证,外用消肿散结。不同点:半夏:湿痰咳嗽,呕吐之要药。天南星:善祛风痰,祛风止痉常用。28、川贝母与浙贝母的功效异同点?答:相同点:清肺化痰、止咳、消痰散结。不同点:川贝母:甘寒清润,多用于治阴虚久咳、肺痨,肺燥咳嗽。浙贝母:苦寒开泄,多用于风热或痰热咳嗽,瘰疬痈肿等证。29消食药的区别山楂 油腻肉食积滞,并可行气;神曲 解表,食积而兼外感发热;麦芽 淀粉类食积,可回乳;莱菔子 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可降气化痰30退热,升阳药(柴胡 葛根 升麻)的区别三药均能发表退热,柴胡治邪在半表半里的寒热往来证。三者又能升阳,柴胡和升麻能升脾胃阳气以举陷。柴胡可疏肝解郁,升麻能清热解毒。葛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还善治项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