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教学大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989427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化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化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化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化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化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化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化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化教学大纲 江南.小楼等级:论坛版主来自:江苏注册时间:2003-7-23总发贴数:1429经 验 值:8125体 力 值:在线状态:No.1这门课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与癌基因、基因重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细胞间信息传递;钙、磷、微量元素的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内容,使医学学生为深入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程乃至

2、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医学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中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不断发展与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的实际考虑,根据国家教委对医学生物化学教学要求的精神,为密切结合教学需要,本课程参考现行学时数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1)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酶及核酸等)的分子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物质代谢(包括糖类、脂类及蛋白质)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减少逐步化学反应的讲解)、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

3、复制、RNA转录、翻译及基因表达调控;(4)概要地介绍重组DNA和基因工程技术及其与医学应用的联系;与临床教学及应用密切有关的内容,包括血液生化、肝胆生化等几章,为避免与后期课程重复,主要提供基础理论知识供自学。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按内容的重要性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第一章绪论 了解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科学。了解生物化学的任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使学生对生物化学全貌有所认识并了解生物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其特点,熟练运用含氮量计算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2、掌握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结构特

4、点、分类、理化性质。3、掌握肽、肽键、氨基酸残基、氨基末端、羧基末端等概念。掌握肽的组成及结构特点。4、熟悉谷胱甘肽的分子结构及生物学作用,了解多肽类激素及神经肽的分子组成和生物学作用。5、了解蛋白质的分类6、掌握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四级结构)的概念,各种结构的组成方式、特点;掌握结构域、模序的结构特点。7、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8、掌握蛋白质的两性电离、胶体、变性、沉淀、凝固、紫外吸收的性质,掌握蛋白质的茚三酮和双缩脲反应原理。9、熟悉有机试剂沉淀、盐析、电泳、透析、层析、分子筛、超速离心等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原理。10、了解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

5、分析方法、原理。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分类、命名。2、掌握核酸的一级结构。3、掌握DNA的空间结构各种形式,掌握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掌握DNA的功能。4、掌握RNA的分类、结构及各类RNA的功能。熟悉核酶与核酸酶的概念与作用。5、熟悉核酸的一般理化性质;掌握DNA的变性、复性的概念,变性、复性DNA的特点;分子杂交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第四章酶1、熟悉酶、底物、产物的概念。2、熟悉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催化特点;了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异同点。3、掌握酶的结构与功能:包括酶的分子组成(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多功能酶、单纯酶、结合酶),酶的活性中心,

6、必需基团,辅酶及辅酶与维生素的对应关系,辅酶在酶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方式和功能。4、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及生物化学作用。5、掌握酶促反应的特点,酶促反应的机制。6、掌握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和结果,掌握最适温度、最适pH、抑制剂、激活剂的概念。掌握不可逆抑制作用的作用方式与作用结果。掌握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类型、作用原理及作用结果。7、掌握酶的别构调节,酶的共价修饰调节,酶量的调节,酶原与酶原激活及其生理意义,同工酶。8、熟悉酶活性的测定与酶单位。9、了解酶的命名与分类,了解酶与疾病的关系。第五章 糖代谢(6学时)1、了解糖的生理功能、消化吸收、代谢概况。2、掌握糖酵解和糖酵解途径概念的反应过程

7、、限速酶、限速步骤、能量计算、糖酵解的调节和生理意义。3、掌握糖有氧氧化各阶段的反应过程、特点、限速酶、限速步骤、ATP的生成、调节。4、熟悉巴斯德效应。5、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特点、关键酶、调节、生理意义。6、掌握糖原合成与分解反应过程、限速酶、限速步骤、调节方式。7、了解糖原积累症。8、掌握糖异生途径反应过程、限速步骤、限速酶;熟悉糖异生的调节、生理意义。9、掌握乳酸循环。10、熟悉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掌握血糖调节因素与调节机制。了解血糖异常相关疾病。第六章脂类代谢1、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2、掌握甘油三酯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的基本过程。3、掌握脂肪动员的概念、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极其调节。

8、4、掌握脂酸的氧化反应过程、限速步骤、限速酶、能量的生成。5、熟悉脂酸的其他氧化方式。6、掌握酮体生成、利用、酮体生成利用的生理意义;熟悉酮体生成的调节。7、掌握软脂酸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8、了解脂酸碳链加长的方式;不饱和脂酸的合成。9、了解脂酸合成的调节。10、了解前列腺素、血栓素及白三烯的化学结构、命名、合成、生理功能。11、掌握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及结构,掌握甘油磷脂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及辅因子、合成基本过程。12、熟悉甘油磷脂的降解。13、熟悉鞘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鞘氨醇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过程。14、熟悉神经鞘磷脂的合成和降解。15、了解胆固醇的分布;熟悉

9、胆固醇的结构。16、掌握胆固醇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合成的基本过程及限速酶和限速步骤;熟悉胆固醇合成的调节因素。17、掌握胆固醇的转化方式。18、熟悉血脂的概念、组成。19、掌握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组成、性质、合成部位、生理功能。20、熟悉载脂蛋白;熟悉血浆脂蛋白的代谢。21、了解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疾病。第七章生物氧化1、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了解生物氧化与体外有机物氧化(燃烧)的异同点。2、熟悉生物氧化的方式、生物氧化的酶类、生物氧化中CO2的生成方式。3、掌握ATP的结构、ATP的生成方式、ATP的生理作用、ATP的利用与储备。4、熟悉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及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相互转换。5、

10、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呼吸链的主要组成成分、功能作用,掌握NAD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顺序、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6、掌握胞液中NADH的氧化(-磷酸甘油穿梭作用和苹果酸穿梭作用)。熟悉腺苷酸载体和线粒体蛋白质的跨膜转运。7、熟悉P/O比值、氧化磷酸化机制、ATP合酶的组成结构及功能。8、掌握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9、了解微粒体加氧酶类、微粒体加单氧酶作用机制、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熟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机制。第八章氨基酸代谢1、了解蛋白质生理需要量和营养价值、氮平衡;了解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作用。2、熟悉氨基酸代谢概况。3、掌握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方式及作用机制。4、掌握酮酸

11、的代谢方式。5、掌握体内氨的来源和氨的转运。6、掌握尿素的合成部位、合成反应过程、限速酶、限速步骤、合成的调节。7、掌握氨基酸脱羧基产生的重要胺类物质的生成和生理作用。8、掌握一碳单位的概念、构成及其与四氢叶酸的关系;熟悉一碳单位与氨基酸代谢、一碳单位的相互转变、一碳单位的的生理功能。9、掌握含硫氨基酸的代谢;熟悉芳香族氨基酸与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第九章核苷酸代谢1、熟悉核酸的消化吸收,熟悉核苷酸在体内的分布和生物学功能。2、掌握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进行的器官和亚细胞部位、原料的来源、反应的基本过程、特点、调节因素。3、掌握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及其生理意义。4、掌握嘌呤核苷酸的相互转变;掌握

12、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及其作用机制。5、熟悉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和痛风症病因机制。6、掌握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原料来源、部位、基本过程、调节因素。7、掌握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生成。8、掌握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抗代谢物的种类及作用机制。9、熟悉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第十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掌握物质代谢的特点、相互关系;熟悉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第十一章DNA的生物合成(复制)1、掌握生物学中心法则。2、掌握半保留复制的特点、意义。3、掌握复制的化学反应、DNA聚合酶的种类和作用;熟悉解螺旋酶、DNA拓扑异构酶、单链DNA结合蛋白、DNA连接酶、引物酶、引发体的

13、作用。(4)掌握DNA生物合成过程。(5)熟悉基因突变的意义、引发突变的因素、突变分子改变的类型、DNA损伤的修复方式。(6)掌握逆转录的概念、过程、逆转录酶的功能。第十二章RNA的生物合成(转录)1、掌握转录模板的特点、转录特性;掌握RNA聚合酶的分类、组成、作用及其与模板的辨认。2、掌握转录过程;熟悉真核生物转录后的加工修饰。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1、掌握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及其作用。2、掌握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熟悉蛋白质生物合成后的加工修饰。3、熟悉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和抑制物及其作用机理。第十四章基因表达调控1、掌握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概念、时间性特异及空间特异性的意义、基

14、因表达的方式、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2、掌握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及乳糖操纵子调节机制。3、熟悉转录衰减、基因重组、SOS反应调节机制。4、熟悉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表达调控特点和转录激活调节机制。第十五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1、熟悉自然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的作用方式。2、掌握重组DNA技术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3、熟悉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第十六章细胞信息传递1、掌握信息物质的类型和特点;受体的分类、一般结构特点及功能;作用特点。2、掌握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掌握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方式。3、熟悉信息传递途径的交互联系及信息传递与疾病的相关性。自学部分第十九章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第二十章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细胞外基质第二十一章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第二十二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二十三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