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9893207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雁池乡完全小学 四年级 教者:黄玮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第51页内容。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这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础上,揭示积与因数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变与不变”中,受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中,我注重开发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第一组算式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先进行自主探究去经历观察发现大胆猜想举例验证

2、得出结论这四个层次的学习。在这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将会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归纳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然后运用所学方法合作探究积的另一条变化规律,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2.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事物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使学生体会到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多样性的训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

3、重点: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思考,归纳出积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PPT、学习单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一)激趣导入1、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时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请大家开动自己的小脑筋,猜猜这是什么?(谜底:青蛙)2、 适时进行德育教育: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青蛙!3、 提问:你能把青蛙的外貌给大家描述一下吗?(请生描述)4、 下面我们就以“青蛙”为题做一个游戏“对对子”。老师说前半句(一只青蛙一张嘴),大家说后半句(两只眼睛四条腿)。课件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张嘴,()只

4、眼睛()条腿。 .5、 提问:为什么两只青蛙是八条腿?那20只青蛙几条腿?200只呢?(请生列式,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板书:42=8 420=80 4200=800(二) 揭示课题1、 提问:这是一组什么算式?(乘法算式)2、 你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因数因数=积3、 仔细观察,这组乘法算式中,什么在变?什么没在变?4、 揭示课题: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发现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在变,积也在变,那么积的变化和因数的变化有关系吗?这个变化有规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猜谜和对对子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时

5、渗入德育教育,使教学更深入生活。二、 自主学习(提前下发学习单)为了便于观察,老师给每道算式编上序号:(1)式(2)式(3)式。(一)观察发现1、 请大家根据自探提示,完成学习单内容。出示自主学习目标:(1)从上往下仔细观察这组算式,独立完成学习单中的问题。 (2)根据你的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生独立完成学习单内容,师巡视:(1)42=8 (2)式与(1)式比较,第一个因数不变,第(2)420=80 二个因数乘( ),积也乘( )。 (3)4200=800 (3)式与(1)式比较,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 因数( ),积( )。2、 希沃白板投屏学生学习单,请生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3

6、、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二)大胆猜想这组算式中隐藏了一条数学规律,你能大胆的猜想一下吗?(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成几,积也乘几。)(三)举例验证 除了乘10、乘100,还可以乘其他的数吗,乘了别的数还满足我们发现的规律吗?请在草稿本上写出一组类似的算式来验证刚刚的猜想,写完之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四)得出结论看来,我们刚刚猜想的规律具有普遍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五)总结研究方法观察发现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归纳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

7、三、 合作探究 1、 出示第二组算式:(1)204=80 (2)104=40 (3)54=202、 出示合作探究目标:(1)每小组选定一个记录员,发言人。 (2)按照刚刚所学的研究方法,合作探究积的另一条变化规律。3、 投屏学生学习单,请生汇报(师适时板书):一、 观察发现:(1)204=80 (2)式与(1)式比较,第二个因数( ),(2)104=40 第一个因数除以( ),积( )。(3)54=20 (3)式与(1)式比较,第二个因数( ),第一个因数( ),积( )。二、 大胆猜想:三、 举例验证:四、 得出结论: 提示:0可不可以?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

8、积也除以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合作探究积的另一条变化规律,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4、 概括规律:同学们,我们学习数学也要像学习语文一样,讲究文字的精简美,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上面两个规律概括为一个规律呢?同桌互相说一说。汇报交流后教师板书: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四、 巩固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P51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2、 拓展练习:两个因数都变,积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充足时间可进行拓展)五、 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这节课的收获!1、学会了积的两条变化规律。(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9、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2、学会了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观察发现大胆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42 = 8 204=8010 102 2420= 80 104=40 100100 4 44200=800 54=10 (后附学习单)学习单一、 自主学习 (1)42=8 (2)式与(1)式比较,第一个因数不变,第(2)420=80 二个因数乘( ),积也乘( )。 (3)4200=800 (3)式与(1)式比较,第一个因数( ),第二个 因数( ),积( )。思考: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二、 合作探究(一) 观察发现:(1)204=80 (2)式与(1)式比较,第二个因数( ),(2)104=40 第一个因数除以( ),积( )。(3)54=20 (3)式与(1)式比较,第二个因数( ),第一个因数( ),积( )。(二)大胆猜想:(三)举例验证:(四)得出结论: 三、 巩固练习1、 先算出每道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123= 485= 850=1203= 4850= 825=12030= 48500= 450=2.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